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对淝水之战前后前秦战略指导的几点新思索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对淝水之战前后前秦战略指导的几点新思索
lbft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5
编号
314837
注册
2009-3-16
#1
发表于 2009-3-23 23: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淝水之战前后前秦战略指导的几点新思索
淝水之战前秦以绝对优势之兵力败于东晋之手,并直接导致了前秦政权的迅速崩溃,对于此战得失,胜败因果,古今论述甚多。
事实上,传统的把秦败晋胜的原因归于“有道胜无道”,是经不起推敲的。
前秦虽是氐族政权,但汉化之深,在某些程度上甚至超过后来的北魏。军事上,苻坚敢于破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五胡旧识,任用汉人王猛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这一例由血亲近族担任的要职,而东晋对世家大族的信用倚赖则已达到了病态的程度;文化上,前秦立太学,重教化,设国学以教氐人子弟乃至各国降人诗书,而东晋则重玄学轻儒学,空谈风气甚胜,较诸前秦,偏离儒家传统更远;政治上,雄才大略、宽仁沉毅的苻坚,显然远胜于“惠帝流亚,清谈差胜”(谢安语)的司马昱;前秦虽有五公并反的窘境和诸胡隐忧,而东晋号称“江左伟人”的谢安和桓冲也并不和睦,谢安对桓氏掌握大权始终心怀疑忌,采用各种手法将其势力从淮扬排挤到荆襄,而桓冲虽忠于晋朝,却对谢安颇有不满,得到其抗秦部署后啧有微辞,说出“吾属其左衽矣”的愤懑之语,淝水胜报传来,竟羞愤而死。荆襄、淮扬两战场配合殊少,基本各自为战,可见,综合各方面因素,前秦都大多处于有利的地位。
把晋军的胜利归功于北府兵善战也失之片面。北府兵固然精锐,但毕竟人数有限,从谢石北上者八万人,其中还包括显非北府兵建制的西中郎将桓伊等部,与号称八十七万、至少也有四十万上下的秦兵轻重不论,且荡平中夏、平灭漠北的秦军主力,其善战也不在北府精兵下,单以战斗力计,秦军的胜面依然更大。
但事实是晋胜秦败,除去一些偶然因素的作用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民族成分复杂、各怀心思的秦军,可以同胜而不堪同败,洛涧之败,军心已散,淝水一退,遂至一哄而散,不可收拾。
指挥这样堪胜不堪败的庞大军队作战,慎重初战是关键,初战胜则军队凝聚力上升,各怀心思的各族将佐看到做王朝新贵的光明前途在即,则异端野心自会消戢,后来置苻坚于死地的羌族首领姚苌之父姚弋仲,身为异族降将,处在著名的猜暴之朝——羯族人石虎的后赵——麾下,却能以忠义相始终,无非慑于石季龙战无不胜的威势和后赵蓬勃向上的国势而已,而一旦胜负难料,则“惜身以俟时”的想法自然会成为许多异族人的主流思想,可是洛涧一战,原本兵力数倍于晋的秦军竟以号称五万实则未必实数且系偏师的粱成部,迎战刘牢之的五千选锋,兵力上构不成绝对优势,又被对方抢了战术先机,结果一败之后,士气大损。淝水一战,秦军与劣势的晋人隔淮水对阵,兵力的优势无以发挥,又不能审时度势主动后退以寻找有利战场,反而敌前变阵,终于为敌所乘。
而且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倾国而出、“旗鼓相望,前后千里”的秦军在两淮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集中,当时秦的名将,号称万人敌的张蚝远在斜谷,吕光更远征西域,徐成、窦冲等均不在军中,军中有威名者,除了阳平公苻融,只有心思难料的鲜卑降将慕容垂,其主力之没能完全投入主战场,可见一斑,加上把善于骑战、野战的秦军投入丘陵水网地带,同器械精利、善于弓弩,且有精锐水师掩护策应的晋军争利,实在并非上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的。五年前的襄阳之战,苻丕的精锐之众经过一年苦战方克复襄阳,而作为“征南棋劫”的彭超部七万之众却在泗口、盱眙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令苻坚一直耿耿于怀,且得淮窥江,可以直接威胁东晋都城建康,这一切使得苻坚很难拒绝把主力投入两淮得诱惑,而桓冲反攻襄阳的积极态势和西北动荡不臣的局面,又使得他必须将相当一部分兵力投入这些次要方面,且军悬千里,非方面之才不足用,于是这些相对不重要的战场上反倒集中了许多名将。加之,秦军多骑兵(号称廿七万之多),粮秣消耗,远远大于步卒,且水师弱于晋,无舟楫之利,转饷艰难,在狭小的两淮前线集中大量的兵力甚是困难,而一旦集中了,又因为巨大的消耗和艰难的补给而很难做出持久与敌对峙的战略抉择,而不得不急于与对方尽快展开决战,这就很容易被迫卷入一场在不利的战场态势和时机下的决战。
为前秦计,上策当如王猛遗计,养威待时,不急于南征,待北方人心初定,民族归属感加强,政权感召力进一步提高后,或战或胁之以兵,胜算都会大得多;若执意南征,当把主要战场放在荆襄,盖当时蜀中已入秦版图,襄阳重镇亦已易手,掠取荆襄,据上游高屋建瓴之势以破全吴,其胜算要远高于直接进攻两淮,这也是此前晋灭吴、此后元灭宋的经典战法,更何况谢安对桓冲始终报疑忌之心,北府兵负拱卫京畿重任,未必能够积极应援,纵是能援,逆江数千里,也是缓不应急,失之后着了。
其实即使前秦选择了后来的下策,战场倏忽,也并非全无胜机,但历史无情,而倘当初选择了更稳健的上、中两策,则这种遭到失败的概率,势必会大大减少,中国南北的统一,也会因之提前一个多世纪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1-19 06: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83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