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女-离线 瑶姬小公主
(小公主)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1
功绩 9
帖子 370
编号 31416
注册 2005-1-29
来自 湖北武汉


发表于 2005-7-10 10: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引用 (布雷 @ 2004-11-12, 21:50:57)
无论世民有怎样的才干,无论贞观之治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辉煌

很难原谅他削瓜切菜般处死自己众多侄儿的行为~~中国人谈论下一代喜欢称呼“子侄”----侄儿和儿子处于平等地位~~削职为民充军发配有的是手段,完全可以不必这么血腥

如果是昏君还有理由说他脑袋有毛病,可惜阿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君主之所忧,政治家所担心,往往是破天慌的大难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瑶姬小公主
(小公主)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1
功绩 9
帖子 370
编号 31416
注册 2005-1-29
来自 湖北武汉


发表于 2005-7-10 10: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引用 (王佐之才 @ 2004-11-10, 19:51:19)
酿成玄武门之变的根源在于李渊。唐高祖李渊宦海沉浮多年,善于韬光养晦,为人稳健而有心计,但毕竟是靠儿子打江山,必然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秦王多有军功,掌握着唐王朝精兵猛将。不仅对太子建成的继承权构成了威胁,而且连最高统治者李渊本人也感到锋芒在背。在玄武门之变之前的一段时间,李渊就已经对秦王不满了,曾经愤愤的与亲信大臣裴寂说:这都是底下人挑唆坏了,已经不是我从前的儿子了。所以李渊更倾向于在三个儿子之间搞平衡,利用东宫与齐王对秦王有所制衡。这实际上是火上浇油,使兄弟之间斗争更加白热化,以至于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所以,我们在研究玄武门之变这段历史时,不能忽视李渊这个很重要的因素。  


完全同意,李渊虽然数次想解双方之争,但越减越烈,世民的才华和他的功劳早已对建成,元吉造成压力,而面对种种,而解不开,断不了了却是李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瑶姬小公主
(小公主)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1
功绩 9
帖子 370
编号 31416
注册 2005-1-29
来自 湖北武汉


发表于 2005-7-10 10: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baumchen于2005-07-08, 13:38:53发表
这个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

酿成玄武门之变的根源,一半是高祖,一半是太宗。高祖我不觉得是在三个儿子
之间搞平衡 -- 没有人会这么做的。高祖杀刘文静而太宗不能救,李靖等人说走
就走,可见高祖的权力还是很牢固的。高祖的问题在于有妇人之仁,当断不断。
因为秦王功高,所以置天策上将,这个名号本身就过分。同时还让王府拥有大批
甲士,更是不当。

秦王本身野心勃勃,留杜如晦早在武德元年,收买常何(记得有人提过,忘了那
位牛牛了)更非朝夕之功。玄武门一发,实在是蓄势久矣。


更正:

不是 李靖等人说走就走,应该是李靖等人并不党于秦王。例如“世民犹豫未决,问于灵州大都督李靖,靖辞;问于行军总管李世勣,世勣辞”。

十分之七同意,十分之三不同意
虽然造成玄武门的是李渊与秦王,但对其“伤害”
的是元吉,他欲得皇位,而无法,只有谗言与建成,使他与自己合作,最后借建成之手,除去秦王,再谋建成,后得皇位矣……

(一本书上看过的,历史教授也讲过,不知正确与否?)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2 12: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5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