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何李靖李勣的名气不如卫霍岳飞戚继光响?同是击外, 中学教科书无二李,老百姓提李靖都以为哪吒爹,李勣更无人知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和汉代比,唐代抗异族军事人物是集团化而不曾突出一个某青某去病,所以反而个人的面目模糊起来。而且汉代是转弱变强,唐代则是一开始就能相持。
唐代乃华夏鼎盛时期,纵然发生过安史之乱,最终也内部消化。相比宋、明,盛世英雄更会被“势”抢了“人”的风光。同时,人们被初唐那些内战中的英雄、女皇帝武则天等人物事件吸引了眼球,外族入侵纵然被历史记载,却没有疼到后代的百姓的心坎上。只要总体上、相比其他朝代上老百姓生活还算安定(尽管中后期方镇军阀混战也很讨厌,但比起其他朝代,那三百年总算过的去),那么武则天吃顿板子,五十年后老百姓怎么也疼不了,而宋钦宗、明英宗吃顿板子,老百姓跟着疼上千年。所以唐代的外战英雄不受重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回复 #104 中庸 的帖子

谢节度指教,看来我用词不当。但是唐曾多受突厥之助,双方多曾保持着实质上的臣属关系,甚至之前隋末几个北方割据实力都曾有这个问题。那么太原起兵后,也许并不能把当时阶段唐与突厥完全对立起来,上升到汉与匈奴、宋与女真的程度。
那个突厥颉利可汗多次扶割据边缘军阀,什么李轨、刘武周,苑君璋、梁师都的,所谓的“自此频致突厥之寇,边州略无宁岁”,不好全算东突厥的战功。当时唐朝对西北各郡,仍处于彻底征服的过程中,自己还曾请人家帮忙,所以,当时的唐朝还不是后世老百姓心目中那个应该是建国后威服四方并进入稳定状态、代表着国家尊严的唐朝。而且,唐朝建国十几年后,就起码把东突厥给料理了(虽然有人家内乱的成分)。渭桥之辱发生四年后,东突厥就报销了。
那段时期,唐朝并不很怕东突厥,给人轰到老窝门口,也有偶然性成分。对中原百姓的心理影响也不如汉代匈奴的。悲剧色彩、悲壮成色不浓,形不成“古来征战几人还”的社会文化认可。
汉代从邦哥到赵破虏纵兵横行二千里,经历了多少年……
二李对外的最精彩表现,应该是李世民627年上台之后。而仅3、4年就取得阶段性胜利,接着基本上能够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所以,可以说是比较顺利的。
同时到了唐朝时,多年来人们对西北大漠的神秘感逐步消失,那块地方汉、藩统治交替频仍,再山高路远坑深,将军大纵深大迂回再精彩,在人民心目中,却也比不上汉代在具有神秘感条件下的跃马祁连山、纵横阴山的那份壮丽与气魄。
这大概也造成了我们也挺敬仰的二李缺乏别人的知名度吧。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6-11-4 23:2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02: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21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