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水浒传》三桩女人命案之我见, 作者: 李延祜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QUOTE:
原帖由 弓骑步 于 2003-12-27 14:21 发表

找到了啊,张文远、西门庆、裴如海。

找到的这三个人很会讨女人喜,不过这哥仨对女人,得手之后最终怎样,却好像还是得报悲观态度。

所以说,水浒对女性之刻薄,比我们通常认为的似乎更上一个台阶:
有些小说只不过让女性接受不合理的婚姻,但婚外找到的人,不仅是表面会体贴女人,而且是真心爱护,只死不渝的深情挚爱。
而水浒之中,让女人接受不幸的婚配的同时,红杏出墙,遇到的也是那种货色。

当然,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在现在也许有一点道理,但这只能作为个人私情上的一种愉悦:找到了一个尽欢一时的人。
但从我们对这类问题正式讨论时所涉及的“幸福”话题上讨论的话,那么即使宋江、武大、杨雄绿帽兵团不仅宋江没有婚姻之外的那个缘故,而且武大的好弟弟和杨雄的好兄弟都开明之至的话,她们姐妹仨恐怕也得不到幸福。

所以水浒中的女人真是四面楚歌,后面是铁包的木偶,前面是迷乱的花蜂。好点儿的林冲、徐宁(此人好像颇有海派特色),也都已经婚娶,而且前者最终境况凄凉,后者最终“瓦罐不离井上破”,自己也保不住。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6-9-10 11:3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QUOTE:
原帖由 风三 于 2004-4-6 08:57 发表

狂赞弓兄,哈。
      



依我看:
阎婆惜纯粹死在贪心上,不足惜。再说宋江也难得雄起一回。
潘金莲勾引西门庆还是有情可原的,只是害死武大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虽然那个时代里面她除了这么做没有别的办法跟西门 ...

概括地讲:
阎婆惜为寂寞和爱而贪婪。
潘金莲为寂寞和爱而盲目。
潘巧云为寂寞而愚笨:被欢愉冲昏了头脑,低估了江湖好汉的手段。女人对感情敏感,对危险却迟钝。

试想,如果潘巧云不要弄巧成拙的反诬石秀一口,那么先前石秀在第一次告状时的论调也只不过是“休”,真等休了,恐怕杨雄的好处又要想起来了:这个男人虽然属于耳根子软、死要脸面的,但毕竟是允许她祭奠前夫;而且作为外乡人,却能和本地知府混得不错,会有前途,将来也算是老来有靠,以后金兵打过来,还可以保护自己一家子。
真休了,到时候就不是身在杨边心在裴了,要倒过来,身在裴边心在杨了。
年龄一变,想法也会变。女人乃性情之精,十六清纯,二十高傲,廿五锋芒,三十招摇,卅五摇摆,四十思定,四五开始更年;五十既知天命,已阅沧桑,常日不会为小事哭泣过滤感情,只会应突变而偶尔大放嚎啕集中宣泄情感,到了六十,则更渴望善终,惟求和谐,心平气和,享尽天伦,颐养天年。
可惜礼教和施耐庵都不会在笔锋上给女人这个机会。
石秀嘛,其实更大范围里是命运决定性格。如果一直让他干着铺面管理职业,以后分给他个小业主,稳定下来娶妻生子,那么他的心态也会变化的。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6-9-10 12:0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QUOTE:
原帖由 煮酒正熟 于 2006-9-11 11:24 发表

俺倒... 老兄后来又添了许多文字啊~
咱们看法没有差别。我也认为作者是喜欢石秀的,但其喜欢程度是否如鲁武那样呢?
恐怕不是。作者笔下的鲁智深一生基本没有滥杀一人(拳毙镇关西属事故,战场杀戮
也 ...

和煮公相似,偶对石秀性格中不可忽视的刻薄狭隘的一面,也颇为厌恶,尽管推测这种性格的成因必有其令人同情之处。
不过补充一些,对于杨雄杀妻一事,除了怂恿者石秀的性格之外,是否还可以增加考虑整个故事情节所在的情势的影响因素。
杨、石结拜之前,戴宗、杨林已经先到一步与石秀相互结识,表示了惜才、拉拢之意,还送了银子。石秀性格精细谨慎,对上梁山尚存犹豫。
而后和杨雄拜了把子,自己的生活也算是稳定下来,直到首次向杨雄告发嫂嫂的奸情时,他一有地方住、活干,比过去落魄流浪、四处迁徙的日子好过多了,而且不曾犯过命案,严重的争端都没有,也就是说,此时的石秀仍打算过着安稳的日子。所以,石秀此时的论调只是“休”而已,哪怕杨雄本人此时为了面子嘴上咋咋呼呼要杀要砍。
可经历了被陷害、被驱逐,怒气在心,为讨清白杀了胡头陀、裴如海之后,他自己已经是重犯,此刻对于他而言,先前得悉过引荐门路的梁山才是个唯一的好去处时,他的血勇之气、残忍之心、绿林手段、江湖标准才毫无牵挂地表露出来,只顾义气尊严,漠视生命人情,那么,此刻的石秀,方才能彻底地表现自己的压抑的心态,爆发出来,冷笑着引导杨雄完成了一次惨绝人寰的杀戮。因为他心中已经没有平常生活的记挂,却有梁山大寨的认同感。
作为上门女婿的杨雄同样也会有类似的心态,只是位置不同、性格不同,起更大作用的是他那种耳根软、面子薄的性格,那么,同样残酷的武者心态也被激发出来。

做点儿假设,
如果石秀被迫离开潘家后,有其他因素迫使裴如海、潘巧云承认奸情,石秀没有杀过人,那么,石秀可能不至于彻底暴露内心的那份残忍刻薄。
如果杨雄不是上门女婿的话,可能他也不会那么没主见。
总之,他们一个是无根的人,一个有根却不是同承载体完全连为一体,在连环的血腥面前,殊途同归地选择了犯禁、逃往,遁入他们除了平常生活外同样也可适应的环境,步入他们在小说中必然的归宿。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6-9-11 16:3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QUOTE:
原帖由 武之圣者 于 2006-9-15 02:06 发表
我如果是宋江,我如果是杨雄,我如果也碰上这码事(假设而已),我绝对会比他们杀得干脆利落。
     我印象中的古代中国,男人最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戴绿帽子当乌龟,宋江他们倒好,戴了绿帽不说,还要被欺骗,被勒 ...

楼主的本意是希望大家撇开作者在文字上给三个女性的定罪,结合时代特征,分析一下水浒一书对女性的态度,即使这三个人罪大恶极,可她们也只是杜撰的人物,作者或者民间为什么要这么编排她们,才是楼主想探究的问题之一。
老兄如果拿自己对于淫妇是什么态度、甚至自己的男女观来回复楼主,是否略有喧宾夺主之嫌了?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6-9-15 13: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QUOTE:
原帖由 武之圣者 于 2006-9-15 02:13 发表
相比起石秀这种快意恩仇的豪侠,我更讨厌红楼梦中那个整天在胭脂堆里打滚的娘娘腔,那个根本就不算是男人。
   对于红楼梦对女人的极力褒扬的态度,我是极为不屑的。什么女人是水做的骨头,什么须眉浊物,我呸。 ...

兄台息怒红楼梦本意不是赞扬女性、抨击男性,否则作者竟然胆敢把“母亲、儿媳妇”王夫人塑造得大家看了倒胃口,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地描写了什么姨娘啦,或者女孩间的争斗啦,图个啥子哟?

石秀的确受到了伤害,潘巧云是个荡妇,但包括她,包括裴如海,罪不至死,哪怕是在宋代。休了不就行了吗?反正上门女婿杨雄终归是要被石老三拉上梁山的。
阎婆惜被杀,主要原因更不是她的荡性,而是贪婪+巧合。就算她不和张文远私通,但如果她贪得无厌、还有非要当正室,并恰巧得知宋江秘密的话,她一样被杀。
宋江对于女色,倒不是懦弱的问题,是兴趣不大,不太在乎,是水浒中的好汉豪杰的通性,同时阎婆惜是外养的,那么宋江不扩大麻烦少表态,也是他的正常反应。
尽管宋江遇到武艺高强、杀人不眨眼的好汉常常只有逃跑或者等死的份(他倒并不苦苦哀求饶命),但本来作为副科级主办检察官,在地方上,他还是很有男人气魄的。
男子汉气概本来就有各种表达方式。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6-9-15 13:38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9 02: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84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