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张郃追击的遇伏地点与战斗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发表于 2006-10-10 23:5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每读兰祺侯的帖子,总是获益匪浅。
在此拜谢了!

经公这般一分析,小弟也觉得如果将盐官东北的罗家堡范围内山谷作为木门道古战场,有可疑之处。
小弟附和着提点门外汉的看法,怕推测太多,公莫见笑:
今兴隆镇——罗家堡——今盐官——祁山堡——礼县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道路(再往西南无大路,过去是岷、宕线),和西汉水大致平行而且十分接近,相互距离在西南段最宽处10公里,最窄处不过2公里,而西汉水又在山谷间通过,这条道路要么在山腰、山脊,要么在山坳内的河边,总之无论地势多么险峻,四周却不见得隐蔽。就算沿途有隐蔽之处,这样一条傍水的要道,只怕其地况、路况,早该在无论哪方的军事指挥人员的掌握之中。
急着逃跑,必然走现成的道路,不可能自己临时开路修道。
也就是说,走这条路,哪里适合搞埋伏,追击者(何况是张郃!)一定心知肚明,而且更关键的是,从盐官到罗家堡那么近的距离,更容易掌握,诸葛亮不会在那里设伏,而张郃同样也清楚情况,不会轻易中伏。

何况还是朝着魏方的东北方向,如果之前对峙点在盐官附近范围里,张郃更没理由不熟悉路况。

而从盐官到南面的西和县,好像没有大路,没有河流,是群峦起伏间的小路,这样的路况倒正合适逃跑中埋伏,而张郃也毕竟因此对追击产生犹豫。

也就是说,张郃这么员货真价实的名将为何中箭,而部队却不曾有溃败纪录,只怕张郃显著地走在了部队前沿,容易被认出。

这一切之一切都似乎表明了,张郃踏上的是一条自己从未下功夫研究过的、非常陌生的道路。

所以,尽管西和县东南的青封的木门山虽然尚不得权威论证,却如燕京公所言,更为合理。


但是,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所谓“亮还保祁山”指的是撤退的一个中途站,而不一定是起点。如果诸葛亮撤退的起点在罗家堡的西北方向某处,这个地方在上邽县之南,与罗家堡、盐官呈犄角之势,那么诸葛亮从西北方向撤到罗家堡,然后从所谓阴平古道往祁山堡逃跑,也不为过。

无论木门道在礼县东北,还是西和县东,离开盐官都在50公里以内,前后时间长不了。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6-10-11 20:18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发表于 2007-12-22 22:5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46 phoenixdaizy 的帖子

年龄、大腿内侧中伤,都可能是中箭之后最终致死的原因。而导致其赶巧中箭的原因——因为有朋友提出了对高级将领中箭的某种疑惑,假如不能用凑巧二字来解释的话,看来想去倒还是觉得,老张站在了一个比较显著的、靠前位置。而他站在显著的、靠前的位置,又似乎表明了,他和他的部下对当时所在的那条本帖里产生争议的路有一种陌生感,而他们对于罗家堡~祁山堡的古道不该有强烈的陌生感——对于不太陌生的道路,老张又本对追击存在抵触心理,那他可以把路况观察放心大胆地放手给同样熟悉的部下,自己躲在保护人丛内,不必担心部下会失去方向感。只有陌生心理,才会使得老张担心部下不能探明路情,得自己亲自观察,以防部队在方向感上失控。当然,臆测居多,诸位见笑,不是断定,而只是想提供一个思考角度。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12-22 23:01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04: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27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