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说上海静安寺已有1750年历史是吹大牛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说上海静安寺已有1750年历史是吹大牛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1
发表于 2014-7-17 16:2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5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周浦、北蔡都位于浦东地区;月浦在宝山,但如果把整个上海市辖境大致看作北宋华亭县辖境的话,宝山只是华亭县的东北片,所以你前面说“1700年前,上海还是海洋吧”这个不够准确,我觉得应该说上海的浦东地区(含南汇)、东北部地区以及奉贤东半部地区在1700年前还是近海未成陆更确切。同时,你所说的“浦西成陆未久”这也不确切,因为位于上海辖境西部的松江区发现了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崧泽晚期),青浦区发现了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史前和崧泽时期),闵行区发现了马桥古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和唐宋元明清),西半部这片土地的历史还是比较久远的。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4-7-18 13:31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2
发表于 2014-7-18 12:5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9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三红,可能你我的分歧在于:
一则你说的浦西仅指如今上海中心城区的浦西地区,而我从历史角度回望,若以唐代建制的华亭县的辖境为版底来看黄歇浦以西地带,把如今的松江区、青浦区、闵行区(小上海)自然都包括在“大浦西”的概念里了。
二则,请允许我对近海陆地把“宜居行陆地”和“泥滩”两个概念分开。江河入海口附近,就上海历史为例,新生陆地都是滩圩、沼泽、洼地、淤泥,附近也是荒僻之地,谁去定居开垦呢?能发现文明遗迹的,是成熟的宜居行陆地。而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宜居行陆地外缘,不会马上就是近海,得有一段新生陆地,也就是泥滩过渡一下。
三则,或许我仅从历史角度,不懂地质学,必然狭窄一些,不过有一点,基于上述,请设想一下,你和考证者也认可,3000年前嘉定地区、松江地区和闵行西部地区属于陆地,而我认为是成熟陆地,因为毕竟发现过不少古代文明遗址,广富林是崧泽晚期,福泉山一带有崧泽时期的、有最近发现史前的,马桥的除了唐宋元明清的、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那么当时,成熟陆地以东,虽然你觉得因为没有发现过出土文物所以还是海洋,但另一种可能,会不会是人类难以居行的沼泽大淖呢?你提供的图中,如果3000年前岸线至1700年前岸线这一带,其实在3000年前是近海海滩和沼泽大淖的话,许多分歧可以一致,比如为什么没有古代遗迹,为什么会有莫衷一是的2300至2400年前“春申君治水”传说。
当然,我个人对“春申君开黄歇浦”和“封地吴”是这么看的。春秋战国时,太湖水系向东外排入海的三条河道是娄江(东西向)、吴淞江(当时名曰松江,东西向)、东江(南北向,在今黄浦江以西)。黄浦江原名大黄浦、黄歇浦,有人认为东江淤塞湮没后余下的一条东西向支流横潦泾,是黄浦江的前身,我觉得不正确,因为大黄浦之名南宋即见于史载,而且流向是自南向北汇入吴淞江,横潦泾却是自西向东注入东海;并且夏元吉疏浚大黄浦形成“黄浦夺淞”在前、海瑞修闸改引横潦泾之水在后。所以我认为黄浦江的前身应该是横潦泾的一条东西向的汊流,逐渐疏浚联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吴淞江的支流;后经明代永乐二年夏元吉治水“黄浦夺淞”,成为干流。如三红兄所言,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是吴,但吴地范围很广,是把如今的嘉定、松江、青浦、闵行或者说上海市西半部一带也包含进去的,只不过行政中心不在这里而已。当时的上海一带,敢情当然不像现在,那确实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应该一半是闹着内河涝灾的低洼地,一半是沼泽大淖和海滩。所以黄歇作为组织者、巡视者,带头治水,把断头河、内河疏通起来、排入大河直至长江,但是他们这些人,当时治理的河道有许多,反正都是太湖流域东面的,并不是针对黄浦江的前身,或许就没把黄浦江的前身当主要矛盾,因为这条江,直到宋代,尽管流量已经不小,但当时倒是吴淞江流量更大,那时候黄浦江过了陆家嘴后转经现在的虹口港河床向北汇入吴淞江(现在是虹口港向南注入黄浦江),当时它反而是吴淞江的支流呢。
我觉得3000至1700年前,黄浦江两岸10公里地带,是沼泽淤泥海滩的可能性更大,特点是不宜居住。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4-8-27 12:36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3
发表于 2014-7-18 13:4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 颖颖 的帖子
你所列的郡辖县表,后面括号内标注的是这个县的
治所
在当今某个县(或县级市)、某地级市中心区域、某个镇境内大致定位,
而不是这个县的辖境
。其中娄县的辖境,相当于如今的昆山(县级)市、太仓(县级)市、上海市西半部(嘉定、青浦、松江、闵行、奉贤西、金山北)。换句话说,娄县的治所在如今昆山(县级)市中心街道的东北面,但娄县的辖境就大了。
昆山的东北面,差不多是现在的嘉定区。那么,东汉至三国时,娄县的治所,在如今的嘉定区境内。
又以其“海盐(东汉治所在今平湖东南)”条为例,意思是,东汉至三国时海盐县的治所在今平湖(县级)市东南部境内,而三国时海盐的辖境,那是包括如今的海盐县、平湖(县级)市和金山区西部,历史上,海盐县曾经长期是南北狭长状,陆地东扩使它丰满了些。小可曾看到过一些嘉兴辖地的地方志,所以略知一星半点。
再以其“富春(今富阳)”为例,意思是,东汉至三国早期富春县的治所在今富阳(县级)市境内,而当时富春县的辖境,那是包括如今的富阳(县级)市、新城县、桐庐县、建德(县级)市,辖境很广。到了吴国黄武四年,析地分置建德、桐庐、新昌三个新县;次年又析出新登县;但这几个县并未出现在你列的郡辖县表里,那么这个列表统计截止时间应当是在吴国黄武四年(公元225年)之前了。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4-7-18 19:42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4
发表于 2014-7-19 09:4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外三红兄,我想可能楼主也认可,大流量下的长江三角洲是冲击平原,这和富春江入海口大喇叭两岸不一样,和一些流量较小的河流入海口两岸也不尽然。所以,从上海的北缘到东缘,也就是宝山石洞口一直到南汇嘴(现在的临港新城)、芦潮港一带,特点是几乎没有沙滩,都是泥滩泽荡;相比之下,地傍富春江入海口的奉贤、金山南缘海岸线倒有零星小沙滩。上海宝山、川沙、南汇的江海岸泥滩地貌,这与浙江沿海的沙滩地貌,是形成对比的。三红兄、楼主与天宫公主都是博学强记、见多识广,想必对全球各地,陆地近海地带哪里泥滩多而哪里沙滩多有一个大致印象吧。我看法是:
1,长江三角洲口,海平面以上的近海陆地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是地下是粘性、粉性土的陆地,是硬地;外层是於泥质土的滩圩,相对是软地。
2,三红引用的图片里,无论3000年前岸线、1700年前岸线等等,都是地下是粘性、粉性土硬陆地的外缘界线,它们的外侧还有一定范围的泥滩软地。软地是硬地与近海之间的缓冲。
3,硬地上,地貌相对适宜人类居行。软地上,地貌则不宜人类居行,但先民们还是在先贤、最早的可能是黄歇、也可能是其他人的带领下,把大石块压入沼泽泥淖里铺路,把容易泛滥内涝的内河水网联通起来,不过只是为内侧的硬地区域防灾,不是为了在软地区域定居,软地依然是缓冲。
关于对天宫公主提供郡县表的统计截止日期的估计、治所与辖境的分别,我已在上一楼谈了,不再赘述。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4-7-22 19:30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8: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