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朱仝算是梁山比较清白的好汉吧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回复 #12 坚硬的稀粥 的帖子

征腊段无论简、繁本,在文字风格、铺陈情节方式等方面与前七十回相似程度很高,犹如一人所为,不同于其他。不能断言“根本不是”。版本沿革中,明初“罗编一百回”和郭本一百回是两个性质的版本,但征腊段和招安段都是有的,只不过被后人改动程度的大小有别。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1-9-4 10:2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回复 #16 菜刀 的帖子

你下半句提到的那些“四斗五方、九宫八卦、混天、玄女梦授”都不是征方腊中的内容,而是招安和破辽部分的,文风各不相同,与征腊也都不同。招安、破辽、征腊三部分一直是被区别看待与分析的,征腊段文字特点和前七十是颇为相似;招安段则是部分相似,内部复杂、拼装感强;而破辽段则是大为不同。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1-9-6 11:1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回复 #17 坚硬的稀粥 的帖子

出现不出现王进、栾廷玉,与有没有征腊之间并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吧。你之前仅仅针对征腊,那我觉得,前七十和征腊都是施耐庵的手笔;但前七十和征腊之间,必然会有“招安段”。现行的招安十回是一个其内部都文风不一致的粘合体,明显被后人重新排列增补组合过,王进、栾廷玉说不定出现在施耐庵原创的招安段里。
另,我个人觉得,王进不一定要出现。他和扈成在退场时,去向都很明确,尽管人生结局交代得不如扈成清楚,但既然写明王教头去了延安府,可看作他有了归宿。
栾廷玉和闻达、李成倒是很可能有下文的。梅寄鹤的托名作也使用了这个思路。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1-9-6 10:0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回复 #21 妖仙 的帖子

施耐庵水浒本身作为一部含有原创与集大成双重性质的小说,总体上和宋、元话本,元杂剧的渊源很深,出现杂剧情节不为过。现行的从聚义后到完成招安这十回,内部文风也不一致,貌似明代有人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增补、改换、拼装、重排,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相对比较简明的那十回。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1-9-6 11:2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回复 #28 吴元叹 的帖子

招安十回中有些改编自元杂剧的,未必不是施耐庵的手笔,从李逵坐衙、燕青打擂过渡到偷酒扯诏,行文铺陈上也是流畅的。总之这十回,个人倾向于施原作与明代改编增插相混同。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8 07: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0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