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宋末期宋朝兵将真的那么弱?, 重装步兵真的那么差?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回复 #16 伟君子 的帖子

那是高宗的权谋,他在那样的特殊情况下,需要武将为他一对外抵敌、二对内平叛,然而遑论皇族,即便是文官集团,记得是早在绍兴二年就由汪藻放了南宋建后抑制武将的第一炮。后来多年来,几大将的权力说收就能收,全然是高宗的道场。

某还是赞同老虎兄过去所分析的一些观点,赵构就是自己想偏安了,怕打了,而不是什么怕迎回二圣之类的。绍兴五年赵佶已挂,两个只剩下了一个。赵构和赵桓的情况又不同于明代英宗景宗,赵构的绍兴年间那时候,先前赵桓擢升重用的那批人差不多已经全被洗牌了,仅仅留下了李回、陈公傅这样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其他的都是他赵构的人。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11-4 14:0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宋代基本上以步兵对人家骑兵,就单支军队的战斗力而言,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还得在大环境所造成的参战各军协同调度不力的局面上作战。
至于他们所处于的社会内部,一则那种把揭竿或反叛的潜流尽量消化进兵役系统内的做法,尽管使两宋内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只有局部的,但那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内部消耗频仍的同时吸纳了“暴民”的兵役系统庞杂负担加重,都使王朝整体的内伤不断加剧。二则王安石理想主义的变法,尽管有他的道理、有他的无奈、有他的短期效果,可惜最终在后几代的扭曲下形成一种财富向少数群体集中的趋势,然后摊上个徽宗-蔡京……就在这一社会局势下,这样的决策下,宋代军队自身对外作战已经做得很好。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11-4 21:3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建议此帖可分割一下,析出关于历朝历代统一方面的问题。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8 06:2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98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