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延德怀旧]看球琐忆, 2009.12.28更新,31楼,闲侃09中超二“大牌”外援,首推安贞焕,托马西稍后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大师的佳作勾起了小弟的回忆!
向兄献礼!
偶是中立,不越俎代庖,全兴队由大师怀旧,小弟来怀念一下老八一……
川汉彭晓方可是个“八一杀手”,呵呵。
依稀记得八一队当年生龙活虎的将士们。
94年起,后防五小“牛”,肖坚,刘欣,赵家林,马庆,王锁龙;中场五小“豹”,王海波技术秀丽,潘毅组织思路清晰,孙新铭灵巧,程宗健迅捷,徐阳稳健;前场有郝海东这头虎,还有尚青、王政这些好手。
95年看中场一看彭伟国曹限东,然后就看大王涛。
96年77后一代登上堂前,郭辉、陶鹏……
97年郝海东去了大连,胡云峰从此成为孤独而不寂寞的杀手,顾闯、姜坤、臧海利、贾文鹏、李蕾蕾踏上前线。
98年的胡云峰甚至在国家队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98年的深秋,彭晓方这个94年就出现在屏幕上却总是红火不了的小个子就此“名气小有”。
能理解八一人恨得咬牙,要晓得95年深秋最后一轮,四川队似乎欠人家点什么。
据说四年后,转投他队的彭晓方在次级赛场上又一次在最后一轮轰进八一队一个,使得八一队失去了升格归来的机会……
再一年后,就在报纸上看到他们“最后的军礼”……
呵呵,后来的记不太清楚,00年后小弟不像过去那样场场不落,02年后我就几乎不看国内联赛了,04年后嘛,只在报纸上时不时看看中国足球。
至于军旅,也许现在只有一个转投他队的国脚姜坤,还在维护着当年“八一造”的品牌。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8-9-19 21:23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QUOTE:
原帖由 lyonbeck 于 2007-2-26 02:45 发表
我对81印象最深刻的是和北京队的一场比赛,81的一个资深队员在对方边线附近控球,北京一后卫上来铲球没铲到,这个家伙就直接对北京后卫的dd踩了一脚,当时就被罚下了,要我说对丫终身禁赛都不为过,可是后来没后文了

81的动作、火气平心而论的确大,确实该批评,不过他们和北京队的比赛历来火爆,北京队也曾肘击得81球员满嘴流血。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99年和00年四川队的表现就好比当年帕尔马在亚平宁的表现。
99年底,听说一年多没有参加国际A级比赛的国家队重新集结,当时高三的我们苦中寻趣,猜测新一届的国家队人员的变迁。因为大李明负伤,我当时认为,黄衫边路双刀姚夏、邹侑根会双双入选并占据主力位置,中场还有个马明宇,而上海的前腰申思会成为左前卫和前腰的双替补,邵延杰、李小鹏也会是中场替补。结果却是,邹、邵没入选,小鹏也暂仍不得青眼。金志扬指导提拔了自己99年在天津的嫡系孙建军,而且还是主力左前卫。
后来米卢扶正,孙建军渐渐淡出了。姚夏也渐不得重用,邹则始终没有出现在米家军。
偶们上海的朱琪99年脚风不顺,国脚位置丢了,00年去了四川踢球,结果养伤时间比踢球时间更长。可惜咯。
有一个小问题小弟记忆断路了,请教大师可曾有印象,当年广州松日的苏耀坚是否在00、01左右的年份来过四川踢球?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7-2-26 10:05 发表
看过先生很多有关甲A的回帖,球迷境界大大地超过我。很多在我心中已经模糊的名字,先生却如数家珍,可见当年的痴心

孙建军、姚夏不入米卢法眼,主要就是初上任第一场在东京0∶0平日本,两人的表现 ...

承教,大师真是客气。
四川在“走出去、引进来”上干得较早,马儿南下,赵磊、陶伟、翟飚入川,后来吸收冯峰、苏耀坚、朱琪、王安治、马荃等人。
黄衫的川军倒真像帕尔马,兴盛一时,却因为“经济危机”遭遇不利境地。
大师欣赏的宿茂臻小弟也是欣赏滴~~在国内的“轰炸机”中,也许他不是最高的、最壮的、技术最全面的,但却是最有“中锋气质”的,这种气质足以使对方的后卫产生被震慑的心理暗示。这一点就连小王涛也不如他。黎兵成就不逊色,可“气质”上似乎还略欠,他往往在别人寄予厚望时稀里糊涂,别人认为他是昨日黄花了他倒突然冒出来给一下子。
翟飙有192公分的身高,脚下还算不错不过偏软。不过早年轻狂的他更好向两边扯动,北京的中路有郭维维。95年到了四川,飚哥才安然扮演着他该扮演的高中锋角色。后来辽宁的庞利、八一的王磊比较像他。
要论最喜欢,却属蔡晟,也许是他的一种“忧郁气质”。
不知道天津的朋友介意否,偶觉得孙建军是一位优秀中场,但在国家队的表现不算令人满意,而且关键在于,他似乎不是一个边路通道型的球员,为何在国家队总打左边前卫。
申思在国家队也差强人意,尤其是他的意志作风,但毕竟在左路还有个申、吴配合优势,吴承瑛敢最大限度地发挥边路助攻特长。同时申思的定位球优势也更明显些。
从韩金铭到孙建军,再到迟荣亮,感觉都是水平高却特点不鲜明。
孙、申二人在国家队都没有找到最优位置,申思多参加了次大赛,对卡塔尔那场在体力透支前的表现还是发挥了顶峰水平。
觉得姚夏的问题是在边路突破手和得分手之间没有权衡好,
原本一直对苏耀坚很有好感,这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前卫,后腰之前、前腰之后,技术扎实精良,传接组织意识好。但一直处于没有打上一线层次的境地。
上海的朱琪在安杰伊及墨里西时代,在平行中场的体系中发挥了自己最高水平,但可惜99年到,拉扎罗尼的菱形或双前腰单后腰中场战术不太适合他。朱琪是一个技术全面、意识清晰但位置感偏弱的球员,担当单后腰就限制了他。最终还被伤病消耗了活力。
不知兄意如何。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2-27 21:48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回复 #24 棍僧释延德 的帖子

大师才是好记性,小弟只是记得感兴趣的那部分。
蔡晟在俱乐部的比赛小弟也看得不太多,因为他多半在甲B,又因为体测问题停过两年,主要还是92年初开始的国奥队、国家队。93年夏开始他曾短期租借到当时的上海队,参加过第三届万宝路杯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和全运会。感觉他在高中锋的行列中属于走柔性路子的。当时曾风传他将是国内转会第一人,将以28万元价格转到上海,但由于“体制变革”(上海成立申花俱乐部,湖北队、武汉队合并),没有成行。
对于申思,小弟的看法和大师大同小异:他是有对抗力问题,但小弟认为其中不仅是技能上的,更有意志作风上的,因为93年秋就曾看他踢球了,也许是年轻,当时他的对抗还是不错的,也喜欢相机从人堆里快速突破成功、动作不算走形——在我国,搞个人盘带突破这个对于对抗力的要求还是有的,除非你快得让人家连衣服都拽不住。只是年纪轻轻就经历了一些宠辱后,这个人变得世故、保身价。曹限东也有类似的情况。
安杰依和墨里西的战术本质上相似,细节上只有一个安老头在进攻上好分球绕身后之后下底,而墨里西好起45度之后打身后。
大师对于拉扎罗尼的评论甚恰。的确,他老先生的战术不是说不适合用在中国,而是适合用于巴西队对阵中国队时,巴西人可以慢腾腾玩儿,然后突然加快节奏破防。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3-1 17:07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回复 #27 庞桶 的帖子

桶爷:

申思这人的确比较世故、保身价————年轻时看他对抗能力还是有的,而后也只是多年养成速率慢了些而已,可就是意志品质上过于“自保”——于是能对抗他也不肯去对抗。
93-94也曾看到过特殊情况下人堆里硬突出来然后奋力铲传给队友的勇猛版申思,可惜之后起,申思某个方面太“早熟”了。

据说朱琪00年秋曾回沪开过蟹楼————敢情26岁时就想到后路了。他曾经是徐根宝、戚务生们又爱又怨的好苗子,霍顿也曾很欣赏他。

和桶爷一样,偶也怀念朱炯,一个比陈伟更有位置感的矮脚虎,而且为人处世的口碑也不错,还是个模范D员。

从张勇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徐根宝并非一味喜好“高大猛”,他需要的是能在挤压撞扯、高速高对抗下仍保持动作不变形的人——张勇当年就是,身高175不算很好,速度也不快,但小技术还是不错的,他虽然属于拼命三郎,但并非属于技术粗糙之辈,他下盘扎实、动作即娴熟又简洁、吸得住球、结合球速度减得少,所以94年初徐根宝最终确定申花24人名单时,舍弃了周毅、张佳平这样的身高185、186左右速度也不慢的而用了张勇。————但问题是,张勇作为前锋,在射门这个环节上始终没什么改观,同时位置感弱了些,视野不开阔一拿球就不注意观察,常常不动脑子,所以终没成大器。还有两个和张勇特点类似不过位置是边路通的球员:武明、孔智立,身材、技术特点和张勇都半斤八两,也都是75年生的,94年也是申花正式名单上的,可惜都没打出来,给后来的祁宏抢足了风光。

还有个张毅,也是个小场能手,到了大场则常不知所措————机会太少了啊。我更喜欢陆炜、程海峰、张春浩和金怡。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7-9-9 13:38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3 06: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62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