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水浒传》人物结局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飞天大圣”李衮、“八臂哪咤”项充两个中埋伏而死,地点在睦州城外,应该在乌龙岭地区。
书上乌龙岭宋江兵团阵亡将佐:解珍,解宝,项充,李衮,马麟,燕顺,吕方,郭顺。
如果还包括死在增援的郑彪一军手上的王英,扈三娘的话,乌龙岭地区宋江折损了10个头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广义地,阮小二和孟康也可以算阵亡在那个地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是的。书中金节只是为了降宋,佯败,结果反而造成了韩滔被高可立射死。
记得在哪本书里面看到过,有过征讨方腊的记载,金节本是宋将,也没有投降方腊,兵败逃到了刘延庆部。刘在童贯等的安排下,主讨方腊。委派辛兴宗、杨惟忠为先锋。一路打到浙江后救了一直没有投降方腊的秀州,其守将王子武就是小说里面段恺的原型吧。但是被阻杭州很长时间。朝廷又调来刘镇、王禀等部,包括刚刚被张叔夜击败而投降的宋江等人,想要复仇的金节、詹孝廷(其兄长詹良臣被方腊军所败杀)等宋将。一同克服杭州。但是他们来了还没起什么作用倒却真的是损兵折将。可是突然杭州城里的方腊部下方七佛兵团因为自己内部出现分裂,杭州城破,根本没有蔡东蕃的宋史演义中的“计出智多星”的样子!而后宋江、金、詹等随辛、杨、二刘、王禀等几路南进出击,其中包括部将韩世忠,当时也比蔡版宋史演义里的“仅为一小校”地位要高一些。睦州地方志里面有“二月末,辛兴宗、宋江等破上苑峒……”,而后辛兴宗排挤宋江,把功劳占为己有,引起宋江等人的不满(估计那一役宋江部的损失就像小说里面的乌龙岭那样,上苑的山岭会不会是乌龙岭的原型?),宋江想必怀恨在心,还有他的部下勇将史斌,此人不在流传甚广的“三十六人”之列,估计是后来因为武艺高强作战有功提拔的。说不定是史进的弟弟?反正他在宋江死后、北宋也陷入重大外患后,在汉中一代称王去了,有点个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在水浒传里面成为梁山对立面的王禀,在历史上倒算条汉子。
宋史演义里(虽然此书不可全信)同情宋江,反感辛兴宗苛刻对待降部。
历史上好像还反对屠杀对方腊军有好感的平民。
后来在河东一路抗金,是主战的良将,河东(山西)一路的防御明显比河北要好,最后和种师中(师道的弟弟)先后牺牲在战场。
哎,历史上关胜是抗金英雄呢,施耐庵干吗安排个醉酒落马身死?搞不懂。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11: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72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