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伤云 于 2010-3-19 13:23 发表
古龙的小说读的是那一时的畅快淋漓,那一时的汗毛倒竖。众多人物在他笔下只是一种性格、一类遭遇的符号代表。
印象里的这三个人,都是翩翩风采不让主角,却又偏偏为了一些相对于他们的风采已经无关紧要的事情 ...
我觉得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少年时令人唏嘘的境遇。
无花的少年时期可以说是最悲惨的,石观音在他与弟弟很小的时候就消失了(母爱没有了),在他懂事的时候父亲又死了(俗话说父爱如山)
而自己的弟弟又被硬生生的拆散,我觉得这是他人生无法弥补的阴影,也造成了他心灵的扭曲。
王怜花自小不被父亲承认,没有父爱,他恨。可内心又希望被自己的父亲重视与承认,所以他矛盾、放荡、不羁。
连城壁儿时应该是幸福的,可却是他们三人中压力最重的人。如果一个人自小就要被赋予维系家族的兴盛、维护武林的正义,那么他的心灵永远是脆弱的。
而且连城壁也没有无花和王怜花的那种洒脱。
这三个人儿时的境遇,恰恰反映现在的社会现象。孤儿、单亲、望子成龙的压力。
我觉得孟子与荀子对人之初性的善恶论调只是一个铺垫,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培养与环境的重要性!
[ 本帖最后由 莫愁 于 2010-3-19 16:4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