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离线 东献武王李承年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1
编号 3107
注册 2003-12-9
来自 青岛市


发表于 2003-12-13 15:1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我也感觉这“窗前风欺雪,簌簌落残枝”中的一个欺字用的到。
另外,我感觉“独酌悲影瘦,欲饮数停杯”中的“停”字,若改为“举”字是否更能衬托出“落花人独立,铉断有谁听”的孑立之心。




冒昧进言,还请海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献武王李承年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1
编号 3107
注册 2003-12-9
来自 青岛市


发表于 2003-12-15 11: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浅谈“欲、停、举”三字  谨奉精卫之石,攻君蒹葭之玉。内恐不安,敬请海涵。

一个欲字,想做而未做,意已尽然。
例:欲渡黄河冰塞川 我们看到“欲渡黄河……”四字,可知作者未渡黄河。
        我欲乘风归去,但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们看到“我欲乘风归去”可知并未归去。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忽闻水上琵琶声……添酒回灯重开宴。可知,作者欲饮时,确实未饮,且作者意欲之饮不同“醉不成欢”之饮,而是其后之饮。不然,尚在席间,何来重开之宴。

一个停字,是肢体动作,一个欲字,是内心独白,两字相列,见的是言行不一,并非内心矛盾。例: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所展示给我们的是作者内心的矛盾,但从外而看,不见作者对所欲说之言的休(即未有言,何知其欲),即不见蒹葭君欲饮之停。从外而看,君即停杯,必是不想喝,虽口言欲喝,使人无信:既无冰塞川之因,为何不渡;二非不胜寒之高处,未能乘风归去,想必就是不想去。言行不一,并非内心矛盾,恐由他因。

一个举字,举只是一个完成饮之心愿的过程动作,饮与未饮,尚未可知,但行为已表现出愿饮、想饮、欲饮,而且一个欲字的确已表明想饮但未饮。请试看“欲饮数■杯”,无论中间何字,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作者想饮未饮,可见后面这个字,必须是与作者内心的主流意愿相辅相成的动作表述,即是这个举字,使得读者、观者均认为作者言行一致,但所愿未成,诱人深思,体味作者内心矛盾。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可见,倘若王之涣按蒹葭君的用法写诗,则应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未上一层楼。”

谨奉精卫之石,攻君蒹葭之玉。内恐不安,敬请海涵。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7 17: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97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