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湘江水逝楚云飞
性别:女-离线 黛菲狄奥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30989
注册 2005-1-24


发表于 2005-1-24 18: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读过《红楼梦》的人,很少会有不喜欢史湘云的。因为她的天真、她的爽朗,迷倒了众多的读者。在读者们的眼中,湘云是一个单纯得没有机心的人,甚至有点幼稚。因为她的割腥啖膻、醉眠芍药裀、打趣颦儿等事件纯出自然,浑似一个孩子般天真无邪。

      湘云与宝钗、黛玉都能形成两个极端。

      宝钗生日,大家在看戏,当贾母赏钱给一个戏子的时候,一向喜欢嘲弄人的凤姐笑道:“这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凤姐是个机心重的人,当然不会直接说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她不想得罪人,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忌着黛玉的小性子,亦不敢说。惟有湘云却没顾虑这么多,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这就是史湘云。宝钗说话总是小心翼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湘云则是口没遮拦,从不考虑后果。这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湘云的身世比黛玉的更为不幸。黛玉幼年时尚能得到父母的疼爱,父母过身后,来到贾府。虽然是寄人篱下,但身边不乏贾母、凤姐、探春、宝玉等一干人的疼爱。针线女红等工作也只不过是闲时的消遣,可以说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湘云则不同,尚在襁褓中父母已双亡,从小由叔叔抚养长大,婶婶对她不算好,每天都得进行大量的针线工作,而且常常做到夜晚三更天。对于一位侯门千金来说,这确是一件十分委屈的事情。但湘云只是把这些生活的压力埋藏在心底,过着高笑谈笑的乐观生活,从不怨天尤人,就算告诉宝钗,也是因为宝钗不会告诉其他人。这与黛玉的多愁多感、动辄哭鼻子的处世方式又是一个鲜明对比。

       这样的行止见识,是不是说明了湘云的头脑简单呢?并不是的。我们先来看看大观园里几个女孩子对宝玉前途的看法。袭人和宝钗是最现实的,都巴望着宝玉能好好读书,将来为官作宰,因此经常不厌其烦的在宝玉跟前叨唠。当然,这样做也与她们的切身利益有关——这两个贤良淑女是有着长远打算的。结果是,宝玉对此不屑一顾。黛玉可以算是宝玉的知己了,从不曾劝他读书——因为这两个都是不顾现实,喜欢活在梦想中的诗人。湘云劝宝玉读书,乃是因为她知道,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先学会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她看出了宝玉整天在女孩子中间消磨时间,长久不是办法,作为一个男子将来必定被社会淘汰。于是才会劝宝玉:“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贾雨村)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而当宝玉对她的劝谏表示反感后,她也就再不劝谏宝玉了。湘云也是个能洞识时务的人。

      第四十九回,我们看到了湘云告诫宝琴:“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到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会无妨;若太太 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说得众人都笑了,宝钗对此作出了评价:“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我想,这句话评价史湘云是最适合的。

     虽然湘云的本性天真无邪,但从小受到的生活压力,让她对这个世界得到了充分认识。中秋佳节,人们都在赏月热闹之际,黛玉、湘云两个失去父母的孤儿走在了一起,她们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联诗。可见这两个女孩子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是渴望超脱现实的束缚,向往着理想的伊甸园。她们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湘云这样劝黛玉:“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湘云的年纪应该是比黛玉少一岁,但从现实角度来看,思维却比黛玉成熟。

      湘云是智慧的,她懂得活着就该快乐地生活;湘云是坚强的,她能把一切困苦艰难埋在心底;湘云是豪爽的,她大快吃肉,大口喝酒,醉了在大凉石上一躺,睡着了;湘云是洒脱的,她说:“我是真名士自风流”。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史湘云。  
2004年7月28日原创
2005年1月21日修改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30 08: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1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