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一马当先于2005-05-21, 21:12:27发表
原帖由奉孝于2005-05-21, 15:08:30发表
首先,樓主說諸葛亮在劉備手下是“不得志”。沒錯,武侯的“志”是復興漢室,而他最後的確是做不到,但我斗膽問句:難道他在曹操手下就能“得志”了嗎?在曹操手下,他就能復興漢室了嗎?
“劉備與曹操不能相比”,這話我不作評論了,但我想說:至少曹操就認同了劉備本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若樓主自問識人眼光能在曹公之上,我倒是沒話說了,請罵我吧。
諸葛亮“只因爲看見曹操殺害了自己的親人就不想投靠曹操”?這真的只是“唯一”的原因嗎?曹操手下人才濟濟,諸葛亮若在其手下能盡展所長嗎?能迅速上位嗎?若單論“盡展抱負”一點,投靠劉備絕對比投靠曹操來得容易吧?
“有抱負的人是不會只記仇的”,這根本也是一家之言喇!
沒錯,諸葛亮是看到魏國的國力比蜀強,甚至是強得多。但為何他還要五次北伐?這個問題連未看過《三國志》,單在此論壇內閑晃的我都可以明白了,樓主還要問嗎?
對!曹操至死都是漢朝的臣,但這不過是名義上的事,實際上,他有盡忠於漢室嗎?他不篡漢,是因為他明白這樣做壞處大於好處而已。
劉備的哭的確是拉攏人心,但這樣做有錯嗎?這樣做也值得被貶嗎?拉攏人心之事,那個統治者沒做過?請看曹操在官渡前夕見許攸時的事,請看曹操哭典韋哭奉孝的事。若照樓主的觀點來說的話,原來我一直佩服的曹孟德公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曹操行刺董卓,是在他年輕時的事(大概二十多歲吧),年青人生性衝動,再加上曹公膽色過人的性格,這樣做正常不過。至於劉備,我倒想問問樓主,你希望他去刺殺誰呢?難道要他在許都時行刺曹操?況且,劉備立足於亂世的基本條件時什麼?是仁義(或許是假仁假義)。要他去行刺別人,不就等於拆自己招牌了嗎?
劉備沒有軍事才能?你知道蜀國跟曹軍爭奪漢中時是誰作統帥的嗎?是諸葛亮?是法正?是張飛?你不會認為是黃忠吧?
從販席織履到三分天下而有其一,這也不算歷史功績啊?
劉備敗於夷陵,只能說明他的軍事才能不比陸伯言,但絕不能說他“沒有”軍事才能。
獻帝求救一段,我想問問:那究竟是劉備心裏想的,還是樓主閣下心裏想的?
在下很少發帖,言語間或有過分之辭,萬望見諒,恕罪則個。且在下也非精通史學,很多也不過道聽途說,再加個人意見胡謅而已,如有錯漏,請不吝賜教。
昏,刘备有军事才能?照你这样说蒋琬这种人也有军事才能了。
刘备的哭是虚伪的,他一生奸诈、狡猾、虚伪,脸皮极厚,为人所不取。
刘备建立蜀国,法正和诸葛亮有莫大之功,如果没有他们,刘备说不定早已丧命了。
你却不谈他们的功绩,把这些功绩都强加到刘备身上,窃为不取也。刘备在夺取汉中时确实为统率,但是只是名义上的统率而已,在打仗的时候没有什么决策,真正决策的是法正和诸葛亮
说刘备没有军事才能绝对是受了三国演义的毒害,很可惜,这里是历史区,别的不说,刘备亲自导演的火烧新野绝对可见他是有一定军事才能的,要是你要说火烧新野是诸葛亮搞的,那建议你到演义区一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