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心湖一笔斋于2005-01-18, 8:54:39发表
原帖由老人七十杰于2005-01-18, 2:07:07发表
[quote]原帖由心湖一笔斋于2005-01-17, 11:32:03发表
你知道安彦良和是何许人也嘛?
他的《大国主》 《王道之狗》改编的话 那个不能叫做历史正剧?
与正史基本没有出入?………………级完全可以对下级说“诺” 但是恰恰下级对上级不能随便使用“诺” 这样表示对上级的一种不尊敬 而要使用“谨诺”或者连声言“诺” 语法我说的够清楚了 您还有什么语文方面的问题 我再帮您补习补习?
随便你啦,横山光辉三国志,三国演义你都可以说成正剧。在什么是正剧这点上我不想在和你嚼舌了。反正就是鸡同鸭讲。就是有点想不明白,按你的标准,汉武怎么就不能是正剧。
请问小姐读过史记等书吗?有兴趣的话你可以找找书里记载的和戏里有什么地方不同。我认识的人里看了这剧的都说基本是照史记等演的。你若是不同意,就请指出来吧。我洗耳恭听(不过希望说详细点,因为我这几天都没看电视)。还有九品中正,马镫等是硬伤,我没否认,希望你不要硬往我头上套套子。另说一下,有时间去查查
基本的意思。像这种
你法螺里面的“严谨”?这就叫没有硬伤乱下套子的话我以后不打算回答。
观兵细柳营,鸣镝这两件事我有时间会和马忠讨教的。和你说估计后来要演变成垃圾贴。在这也希望你去查查
改编,创作等词的意思。至于封禅等词的读音错误应归于毛病,算不上是硬伤。
日史我说了,只停留在知道人名的层次上。别乱给我下套子。至于天与地的硬伤,前面的网友就说了不少,自己看看就知道了,其中
真田信凡 的帖子里说了
你去看看日本nhk历史的揭示板竟怎莫说!那里说得有違歷史的地方多得是,令我发笑!你若是有兴趣也可以去日本nhk历史的揭示板看看。
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
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汉/司马迁/史记/乐书第二)
楚有士曰申鸣,治园以养父母,孝闻于楚,王召之,申鸣辞不往。其父曰:“王欲用汝,何为辞之?”申鸣曰:“何舍为子,乃为臣乎?”其父曰:“使汝有禄于国,有位于廷,汝乐,而我不忧矣。我欲汝之仕也。”申鸣曰:“
诺。”遂之朝受命,楚王以为左司马。(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十)
又见太室与大隗等列领群峰而来,屹不得进,蹭蹬却倚,三十六峤若立指焉。而近比左手,烟云草树,浓淡覆露,各尽其态。平视之,令人意远,超超然若万里之鹤也。予曰:‘可树亭哉!’遂召匠氏,授以程度。匠氏曰:“
诺。”退而有言曰:“假吾令不德,主未闻惠... (唐/陈宽/颍亭记)
上面三条有臣对王、子对父、民对臣三种情况,不知道算不算是下级对上级呢?当然了,书我是列出来了,爱信不信还是随便你。至于语文方面你觉的我有地方不行想帮我补习,我也是欢迎的很。
你大可以把前面网友的帖子列出来
我一条一条地反驳啊
为什么武田和上杉就没有纵列长柄队?长柄队又不是织田的专利?有本论述足轻的文章专门写道 武田制式长柄长度是三间半 上杉是三间 信长做的只是将长柄加长而已
为什么信玄和谦信不能单挑?《妙法寺记》和《甲阳军鉴》都记载着景虎和信玄“一骑讨” 民间的《川中岛弹词》才记载着谦信突入信玄本阵 砍三刀绝尘而去
为什么战国没有姬上阵 《九州风土记》记载着百武贤兼的妻子就曾经骑着劣马 亲自守城的逸话 信忠在攻打高远城的时候 守城武田军有一诹访氏女子 身披火红大铠 手持雉刀 连砍五六名织田兵后自戕 至于大名鼎鼎的巴御前我就不说了
所以不怕不懂 就怕一知半解还自以为得以的人
“诺”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在此剧里面完全被胡导硬性地规定为下级对上级地“遵命” 这无论如何不能不说是对古代语法地阉割 简单一点地就是该文言化地不文言化 没有必要文言化地地方偏偏文言化 说得难听就是自己不懂还硬要拽文
没有什么演变为垃圾贴不垃圾贴地
我想“硬性给人套套子”地美誉应该归于阁下才是 虽然阁下有类似受迫害妄想症地症状一厢情愿地反认为是别人给你“下套子”
我认为自己一直在摆事实说道理 当然辩论时候难免有对网友不冷静的语气 所以先道歉
至于您认为“基本符合史记”也好 “基本符合史实”也好 不是您和您朋友说了算 也不是我们说了算 我想稍微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有自己的认识 只不过看各自的宽容程度而已 看来我们还是不够宽容啊 啧啧
我想马镫的问题就不用说了 有些没有大问题或者显示条件不允许的地方我们自然不会吹毛求疵的 但是有些地方胡导既然做了出来 就不要妄想防悠悠之口 [/quote]
[QUOTE]
我说MM啊~~~~~你怎么这么说呢~~~~~老鬼他还小不懂事,你该让着点他啊~~~~不过话说回来,你看过说文解字没有?里面诺的解释头一句就是,诺即是应的说~~~~与唯字同意,只是语气快慢上的区别罢了~~~~不知道这说文解字的资格够不够得到您这美人儿的法眼亲睐的说?????
说到日本的姬武将战国时最出名的应该是高桥统虎(我这么叫MM你应该知道是谁吧,似乎你是日史达人的说)的老婆吧?她不止一次代夫出征和守城。可是甲阳军鉴里好像没说到武田家有姬武将的说?????再说了你好像不是很卖高坂的帐嘛,因为老高的甲阳军鉴可是说了武田家有那么一个叫啥米山本晴幸的家伙~~~~~你以前说那家伙是个假货的说。呵呵~~~~~偶跟老鬼其实是俩草包,没啥文化~~~~打顶了算俩半文盲~~~~以后还请MM你多关照关照~~~~~给偶们多补习补习历史啦~~~~~~嘿嘿~~~~~
对了还有马镫,那东东不带的话~~~~现在人能骑马吗?恐怕连驴都骑不了~~~~~这是演戏啊~~~~~不是复古~~~~~秦汉的骑兵主要以弓作为主要武器的原因就是没有马镫在马上没有着力点,用刀砍砍还行,用枪就不可能了~~~~~你看看里面有没哥们在马上用枪的,好像没有吧~~~~~这也算是尊重历史了吧?如果按你说的不用马镫的话恐怕得请杂技演员来演这部戏咯~~~~你想想现在国家经费这么紧张,怎么能铺张浪费呢?就算有铺张浪费的本钱,也没那么多杂技演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