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家说说,廉颇长平战术是不是被近年不少人说的有问题?
性别:男-离线 卫天龙
(废话的迪乌斯)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18
帖子 8830
编号 304608
注册 2009-1-6
来自 石家庄


发表于 2013-12-29 17: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3 大将文钦 的帖子

等没粮和杀敌一万自损八百这两者有关系么?况且秦要觉得这边兵力用得过多,估计就不会开战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卫天龙
(废话的迪乌斯)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18
帖子 8830
编号 304608
注册 2009-1-6
来自 石家庄


发表于 2013-12-29 17: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 大将文钦 的帖子

秦军赢得不轻松?大哥,坑杀43万好么,阵斩2万能损失多少兵力,46天灭了赵国主力45万人,这还不轻松?

赵括要是合格的将领,根本就不会等到人吃人的时候再突围,最后3天粮食带好,出不去就是死,背水一战怎么也比没力气打仗后再出去胜算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卫天龙
(废话的迪乌斯)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18
帖子 8830
编号 304608
注册 2009-1-6
来自 石家庄


发表于 2013-12-29 17: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6 大将文钦 的帖子

拖死反而是最节约有生力量的好么,秦要是这战胜了,赵国土地尽归秦土,要不秦国开战干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卫天龙
(废话的迪乌斯)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18
帖子 8830
编号 304608
注册 2009-1-6
来自 石家庄


发表于 2013-12-29 17: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4 大将文钦 的帖子

合着你打仗敌人累了你还在家里呆着,开什么玩笑

“不一定战术”真是坑兵家的神技啊

赵括死守未必学的好,像廉颇挖坑蓄水我都想不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卫天龙
(废话的迪乌斯)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18
帖子 8830
编号 304608
注册 2009-1-6
来自 石家庄


发表于 2013-12-29 18: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0 大将文钦 的帖子

不可能,秦军是从秦国百姓中抽出来的,当年达到了正常的粮食产量,秦国的地就肯定能保证秦国所有人吃,跟打不打仗无关,前提是战争中不丢粮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卫天龙
(废话的迪乌斯)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18
帖子 8830
编号 304608
注册 2009-1-6
来自 石家庄


发表于 2013-12-29 18: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1 大将文钦 的帖子

谁说必败,战争中就没有一定的事,你刚才还拿“不一定战法”忽悠人呢不是?

战中要做的是尽可能提高胜率并尽可能减少伤亡,合格将领的基本标准就是做到让不可能变为可能,鼓舞士气、占领地利这些个都是以少胜多的事例中的因素对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卫天龙
(废话的迪乌斯)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18
帖子 8830
编号 304608
注册 2009-1-6
来自 石家庄


发表于 2013-12-31 18: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史学家们就说了下秦国的战略,而没分析出廉颇可选的更好的战略么?那似乎无权说廉将军决策错误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卫天龙
(废话的迪乌斯)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18
帖子 8830
编号 304608
注册 2009-1-6
来自 石家庄


发表于 2013-12-31 18: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8 密林繁星 的帖子

可是在某些方面是战场上的人才有权利说话的地方吧,局外人支持“廉颇不对”无法证明廉颇决断错误。个人认为这点不能作为论据。

能不能给点史料,说说赵王的疑问是否切实传达到了廉颇的耳中。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02: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8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