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沉甸甸的武则天现象, 原创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2-6 12: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武则天当政时期,对农业生产比较重视。她曾下令禁止买卖“世业口分田”,并清查了豪门贵族的一些非法占田,仅洛州一地就查出3000顷。通过清查,取消和削减了一些贵族的封邑和食封田;通过搜刮“隐户”,减少了部分豪门贵族所控制的劳动力。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曾大兴水利,在今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南、四川、浙江、江苏、甘肃、青海和内蒙古等地区,都兴修了大小不等的水利工程。大的水利工程有的流经几省,有的能灌田9万亩之多。为了鼓励农业生产,武则天提出要“重农桑,薄赋徭”的主张,规定地方官吏做到使所辖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升官,“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受罚。并用减免赋税的办法,吸引逃亡人口到长安和洛阳周围的州县落户,以减轻群众生活的困难。686年,武则天还曾经叫人编辑了一本农书《兆人本业》,下令颁发全国各地,要求地方官吏注意农时。以上这些,对当时农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武则天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她把原来的《氏族志》改编为《姓氏录》,规定以后族为第一等,其余一律以官职高下为标准,分为9等。这样,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立有军功,即使是士兵也可以跟世家大族列在同一个等级里。官职比门第优越,显然,这种做法也是应该肯定的。

  为了网罗人才,武则天第一个设立了自己可以申请做官的“自举”制度,制度规定内外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自己举荐请求升官或做官。690年,即她正式当皇帝的那一年,她又是第一个设立了皇帝考试的“殿试”制度,亲自在洛城殿上考试贡生。702年,又增设“武举”。过去各州选送举人,往往排在贡物之后,她改为先人后物,以表示自己重视人才。通过这些制度,把从实际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地主阶级人才大批提拔上来,而把不称职的官吏加以罢免和淘汰。

  武则天选拔人才来为自己的政权服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长处。如当时著名的宰相狄仁杰,就是由地方官吏提升上来的。狄仁杰不畏权势,直言不讳,多次劝阻武则天不要奢侈浪费。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劝阻,对他十分器重,亲自给他袍子上题字,以示勉励。当时,据史载,朝廷上下,可谓人才济济。

  武后当发觉自己埋没了人才,常常感到惋惜。骆宾王写《讨武氏檄》,把她骂得“狗血喷头”,她却赞赏他的文才,说不用此人是宰相的过错。

  户口和田地的数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寒暑表。武则天时期,人口增加很快,到她执政末年,已由高宗时的380万户增加到615万户,几乎增加了1倍。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在高山深谷中,也有耕种的人群。米价便宜的地方,一斗只有5钱,出现了“海内富庶”的局面。旧史家赞武则天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这样的评价看来是比较公允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3 15: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4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