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老人七十杰于2005-01-16, 0:45:47发表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15, 11:44:09发表
正剧的定义就是重大的历史人物、时间、事件不能改变,作为铺垫的次要人物和事件允许改编。
军臣单于的弟弟伊稚斜单于做了他的儿子,………………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出过一本正剧,戏说剧倒是不少,估计大多数人都不想看古装偶像剧了吧?
早说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出过一本正剧嘛,我和你拉扯了那么多帖,无非也是想知道你是不是在想这一点。结合以上你的言论,不难看出你只是人为的把历史正剧提高到一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高度,然后在把汉武大帝批的一塌糊涂。这种作风常见的很,像是先把诸葛亮提高到能撒豆成兵的高度后在去批他……
至于动机是什么倒难说的很,可能是想炫耀,可能是恨铁不成钢,也可能是因为一开始就说错话后下不了台,为了面子而战……
还有啊,按你的要求,别说现在了,哪怕在可以遇见的未来,都不可能出现能符合你历史正剧这个要求的戏剧。
好了,既然解决了一些疑问,那么可以来说你所说的“硬伤”了。既然要挑嘛,那就不要玩弄双重标准。应该把目光放大点,西汉时期的人能说话时是用北京话说的?这个BUG要怎么解决?宫里各地的人都有,除了正式场合外,总不可能总是用官话而不用家乡话吧?这些要怎么解决?好了,这些大的地方不说了,反正我是知道别说你了,就是整个考古界也不能解决。
就说几个你能帮我解惑的吧。“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卧薪尝胆”按你的标准,在当时应该怎么说?
总结的好 我一直问他们那一小撮人 汉武帝根本不可能跟陈宝国长的一模一样 问他们怎么解决 以后拍历史剧碰到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他们总是不愿正面回答 哈哈
所以我为他们想了两招 1 电视屏幕砸了镶本史书进去看 2 直接拿摄像机对着书一页一页的拍摄
其他人我不敢说 就说这个帖子里那些所谓“挑错”的人 有且只有一个动机 那就是炫耀 提意见可以 那些只挑错而没有拿出任何修改意见的人只是为挑错而挑错 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