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 交流贴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 00: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1-31 23:22 发表
偶都写的这么清楚了,乃还素不明白么?

空是我,我是空。何来我的见解?这些本就是有的,有疑问的只是因为无法理解而已。这些本也是无的,如不想看也就看不到。既然你认为不成立,就不成立好了,那又如 ...

当然不成立 因为这句不是佛经里说的 具体叫你解释你又解释不出来 佛教的根本理论就是因果律 因果实有 所以佛教让人向善种善因 因缘所生之我也实有 人有八苦 既然都是空我拿刀砍你一刀也不该有感觉 可见我是空空是我云云与佛理相悖 大乘中观般若系的理论复杂的很 要想搞明白就得看大般若经(600卷) 〈中论〉、〈十二门论〉、〈百论〉 都是讲中观理论 只看心经、金刚经这些经根本不可能弄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 13: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1 10:32 发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色受想行识为五蕴,色之为其首所指者,风水地火也,遍指万物。受想行识所指者乃精神,从色而生,故曰“亦复如是”。

再有,佛学的根本 ...

我让你解释的是这句话的意思 不是让你名词解释什么叫色受想行识 所谓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也不是什么从色而生 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以此类推的五句话的省略 无色界既无色 只有四蕴 照你的说法无色界四天众生因没色相就也没其他四蕴喽?就这么简单两句话你一句都没搞清楚 何论其他 佛教的基本理论就是因果律和六道轮回思想 其他都是建立在此两点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2 00: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2 00:24 发表
不要混淆概念,色受想行识的解释自己好好的再去读过,然后再去看无色界的东西也不迟,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看的,如果能看懂哪怕一言半句,也就不会不知道佛学的根本既非因果也非什么六道轮回……

“色不异空,空 ...

那句话已经解释过了 是你理解不了而已 就是说受想行识 也跟色一样 后面省略四句 用亦复如是概括以免行文拖沓 即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不异空 空不异受 受即是空 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 空不异想 想即是空 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 空不异行 行即是空 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 空不异识 识即是空 空即是识

从原文也能看出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后省)

红字部分可以看出在那段话之后 就开始解释 是把五蕴一起解释 并非只有色之一义 受想行识也不能另起意义解释 五蕴也没有从属关系 无色界即无色 但有受想行识

中观般若学系也是建立在因果和轮回上的 佛教所有理论都建立在此两点上 如瑜伽理论、数论、胜论、因明学说等等都依此而建 且这两点也非佛教原创 而是更早的婆罗门教的学说 释迦牟尼也是学了这些才建立的佛教  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真法界、一实相、真如实相这些概念都是佛教理论中的终极概念 不是基础理论 不用因果论和轮回论是解释不了这些名词的 因为大乘的基础就是小乘 释迦牟尼讲法先讲小乘之四谛 再讲大乘 即是此理 无佛之世的缘觉弟子 修十二因缘 观落叶飞花即可成辟支佛 佛教修习次第共分五十二个阶位 要先得阿罗汉果才能最终成佛 也是这个道理 所谓回小向大就是让你要先学小乘之理论 可见因果是为佛教之基础理论 可惜现在很多人也不愿意深入经藏 似乎看个金刚经之类就不得了了 佛经里的原话摆在那谁都知道 那是佛的境界说的话 我也说这是空那是空 大家一起来念叨这些三字经多好 反正佛教就这几句话  那成佛岂不是当儿戏?佛还有神通呢 我也跟着说我会飞 我就会飞了?

看来你连一些基本佛理都很模糊 也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 不从一加一学起 一来就要研究微积分 更可惜的是也不好好研究微积分原理 只背几个公式就以为全学会了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2 04:0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2 13: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2 11:44 发表
照着这么个说法,如果这些就是根本,那还要佛教作什么?
道家与道教不同,而包括道教,儒家在内所有诸子百家皆源于道家,他们的根本理论又都是些什么呢?

再有,色即是空后面的语句并非前一句的解释,起到的是辅助说明的作用,如下
1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2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3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这些都是一一对应的,而且注意最后一句,“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中“乃至”二字在前两句里是缺剩语。这也就直接证明了“从色而生”这四个字……

所谓根本,就是要原创的,没有原创,何来根本?既然要说因果,没有因,这个果从何而来?

佛教的根本就是成佛 脱离轮回 轮回即两大根本要素之一 其他宗教的事不在此贴说

佛经中没有从色而生这句话 而且也与佛理相悖 (因为如果从色而生 即肯定物质世界 但佛教理论认为物质世界皆由心造 是诸法无我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跟亦复如是用法一样 也是简写 说六根六尘所生之十八界也是空 分别为

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也即心经中所谓“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后面就是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从第一个眼界到最后一个意识界也都是无 这里写做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用乃至这个词便能包括中间那些界 就比较简洁

复次此名色法以何为缘。所谓识法为缘。由识法故即有名色。识法若无名色何有。此识法者。最初受生居母胎藏依羯逻蓝。识法具已无所增减。识因缘故而生诸蕴。如是名色圆满具足。当知此识与彼名色。互相为缘而得生起复次。当知此识缘者即是名色。是故识为名色缘名色为识缘。由如是故苦果生起。苦果既生即有老死相续而转由此集此因此生此缘。是故苦果是虚妄法而不究竟。如是因缘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佛说大生义经)

这段经红字部分便否定了你所谓的从色而生 不但不是从色 应该是从识而生
蓝字部分是在解释名相 要解释你的空就必须用因果论的概念 因果论和轮回是佛教的基础 这是个很简单的命题 你却不能理解 这就是现在很多人学佛学了一辈子啥也没学到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11 19:2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3 00:5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3 00:41 发表
色与名色是不同的概念,早就跟乃说过了,表混淆……

“也即心经中所谓“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后面就是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从第一个眼界到最后一个意识界也都是无 这里写做无眼界乃至无意识 ...

共有十八界 省略了中间的十六界 上文已说 心经为大般若经的提纲 本没有〈心经〉这个经 是玄奘截取大般若经中一段译成 目的为方便了解大般若经的核心思想 因该经太过繁杂共六百卷 四百八十万字 所以越简越好 如亦复如是、乃至等词即为简写 你如果说不是因果论和轮回 就用你认为的佛学基本理论解释一下空这个字吧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3 00: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3 04: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3 03:06 发表
依旧在混淆概念啊

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识空。非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不离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以下省略一百余字,是说明原因,然后结论就是“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

白纸黑字,难道说经文写错了不成?

第一句就是色自性空 不由空故 说的是自性本空、缘起性空的道理 后面的四蕴也是一样 五蕴本就由业报因缘积集而生 要解释五蕴 还得用到因果律 你一开口就错误百出 看来你要补的课还很多

前面我说亦复如是是在简写 你不信 看了染色部分还不明白的话(同一颜色的两句对应) 只能说你的智慧不适合研究佛教里太高深的理论 佛教有念佛法门 专门针对下根之人 你不妨试试

还有白纸黑字云云我前面也说了那些都是佛经原话 跟你没什么关系 既然引出来这段 不妨试着翻译解释一下 另外这段里也没说什么从色而生、根本理论之类的话哦 现在有些人还对佛法没有什么概念 佛法是什么 佛教认为佛法就是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 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当然是及其复杂的 能用几句顺口溜打油诗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理否?当然是不能 要不然释迦牟尼何必那么费劲讲法几十年 编两句顺口溜打油诗大家背了一起成佛岂不方便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3 04:1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3 13: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3 05:39 发表
“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就是这段话的结尾了,白纸黑字,除非是写错了……

几点
1 “色”不等同于“名色”
2 佛学也没有什么终极真理
3 《般若经》所述不是旁的,乃是意识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和再形成(这就是那“终极真理”的一部分了)
4 “乃至”二字在此绝非缩写,不然也就不用那么麻烦的说眼耳口鼻身舌意了,直接来个名词缩写岂非省事的多,相对应的名词不就放在那里么?
5 “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谓为菩提。此但有名谓为萨埵。此但有名谓为菩提萨埵。此但有名谓之为空。此但有名谓之为色受想行识。如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见生不见灭。不见染不见净。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假立客名。随起言说如如言说。如是如是生起执着。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就是那省略的一百多个字,这才是在说自性本空的道理……

没写错 只是让你把这段翻译解释一下 不要八股式的引用 说过很多次佛经原文是个人都知道 就是让你解释一下经义而已 你怕什么?

1 名色是五蕴的别称 受想行识四蕴为名 色为色 四蕴皆心识之法 而无形体之可见 但以名而知之 故云名 所以说你的从色而生正好说反了 应是从识法而生 (由识法故即有名色。识法若无名色何有)

2 佛教就是让人成佛 成佛就是大彻大悟 彻悟宇宙真理 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

实相就是佛法的终极真理 实相在各种经上名称不一 基本上一如,法界,如来藏,佛性,一相,无相,法身,法证,法位,涅槃,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这些都是实相的别称 法华说实相,华严说法界,解深密说真如或无为,般若说般若佛母,楞伽说如来藏,涅槃说佛性,阿含说涅槃 不要因为你不知到佛教的教义 又怕我问你佛教的真理是什么 干脆胡诌个佛学没有终极真理出来哦

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则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则是魔说

3 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若波罗蜜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大智度论》

般若摄一切,一切般若摄,诸有所作亦般若摄,故行般若一心现起能摄一切,随修一法但住无漏远离二想无作无相,即能圆满《大般若经〉

4 眼耳鼻舌身意 色声香味触法只有十二字并不用简写 而后面的十八界如果不简写就如下

无眼界 无耳界 无鼻界 无舌界 无身界 无意界 无色界 无声界 无香界 无味界 无触界 无法界 无眼识界 无耳识界 无鼻识界 无舌识界 无身识界 无意识界

这就太烦琐了 因为在大般若经中都一一把六根六尘 十八界等名相和内在逻辑联系解释了一遍 心经中就没必要再把这些烦琐的名词翻来覆去写了 能简则简 这是因心经的创作目的而决定的 就是大般若经的提纲和中心思想

5 前面先总说自性空 后面是论据

以后引经最好能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因为发现你对佛教基本概念非常混淆 错误比比皆是 说出你的认识我好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你改正过来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3 13:3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3 16: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3 14:32 发表
“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
——这是乃409楼的帖子中引用《佛说大生义经》的一句话,说的透彻点,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痛感神经,那么这个人就感觉不到疼痛,但是疼痛就因此而不存在于这个人身上了么?不是的,只是他认识不了而已,所以才有了如下
“复次此名色法以何为缘。所谓识法为缘。由识法故即有名色。识法若无名色何有。此识法者。最初受生居母胎藏依羯逻蓝。识法具已无所增减。识因缘故而生诸蕴。如是名色圆满具足。当知此识与彼名色。互相为缘而得生起复次。当知此识缘者即是名色。是故识为名色缘。名色为识缘。由如是故苦果生起。苦果既生即有老死相续而转。由此集此因此生此缘。是故苦果是虚妄法而不究竟。如是因缘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
这样一段话,也印证了“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着。”……

关于眼界的问题,他干脆就说十八界就好了,岂非精简的多,只要三个字也?……


佛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当作真理,将之当作真理的是那些一心想成佛的人,如果这些人一味的想成佛,那么他们是看不到除此以外的东西的。这样虽然也是执迷,但是不会有多大的害处……

再有,佛学也好,其他什么宗教,哲学理论也罢,共有的只有1条真理,只是解释各自不同罢了。现今说给你听也就等同于剥夺了你领会真理的机会……

大生义经该段是在总说名色由识法所生(即名和色、五蕴) 非单说疼痛 疼痛乃五蕴中之受 是以五蕴皆由识法所生 非但受也 五蕴皆由识所生 缘何五蕴之一的色不由识所生邪?

如只有眼界与意识界为空 难道你认为舌界、鼻界等十六界不空否?

本来就只有一条真理 即佛教的真如实相 但是只有佛本人能觉悟这个终极真理 其他诸如科学教、基督教、哲学虽然也研究他们自己的真如实相 但都没有全部领会 而佛自己领会了也把他说出来成为佛经 佛法遂为宇宙之真理也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平等觉经》

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观你之前所有言论 三法印一个都对不上 现在更变本加厉否定佛是觉悟者 魔子魔孙身份已现 我便不与你计较了 只是奉劝你一句 轮回路险,生死海深 真对佛教有兴趣就虚心学习 多看经论 如是而已 自己好自为之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3 17:5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4 01:4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3 23:05 发表
“大生义经该段是在总说名色由识法所生(即名和色、五蕴) 非单说疼痛 疼痛乃五蕴中之受 是以五蕴皆由识法所生 非但受也 五蕴皆由识所生 缘何五蕴之一的色不由识所生邪?”

——这里单说疼痛的只有乃一人而已 ...

石头非有情 是以无受亦无痛 无受想行识 但有色耳 若依汝从色而生之说 石头有色 也因有感 缘何此物不知疼痛乎?盖因五蕴由识所生 石头无识故 是以无四蕴 识为名色缘者 盖有识方能感名色 然以名色为体 若破名色执 即能现空相 识依名色 遂名色为识缘

科学教即现今世界普遍采用之教 哲学派与科学教认为宗教为哲学分化而来 佛教即认为哲学乃有漏有为法 是为外道之一 佛教真如实相甚深微妙义 非凡夫所能悉知 佛言“无有一法可说 亦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 度众生之心一发永发 亦无发而无不发” 释尊尝言 吾讲法数十年未说一字 然则文字本非实相 如不假文字不能诠实相也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之义

佛告贤者阿难。吾般泥洹后。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比丘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炙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时有菩萨辟支罗汉比丘。精进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何。教化平等。怜贫念老救济穷厄。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恩善。不伤害人。损身济物。不自惜已。设有是人。众魔比丘咸共憎嫉。诽谤扬恶。傧出驱遣不令得住《佛说法灭尽经》

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吉蔗、若富单那、若韦陀罗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法华经》


可见佛真乃圣人也 蓝字部分即你我现今之写照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4 12:2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4 15: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4 14:05 发表
“石头非有情 是以无受亦无痛 无受想行识 但有色耳 若依汝从色而生之说 石头有色 也因有感 缘何此物不知疼痛乎?盖因五蕴由识所生 石头无识故 是以无四蕴 识为名色缘者 盖有识方能感名色 然以名色为体 若破名色 ...

佛给有情众生、人与非人讲法 不给石头、砖头讲法 因此类物体但有色 无识也 若石头砖头也有识 也应成佛 佛应一概说之 然无此类经 明矣

科学教给宗教下的定义 科学教自己完全符合

此两段即说末法之世 正法消尽 天魔外道横行其间 有魔化为比丘坏乱正法 今即末法 有僧人但披袈裟不修戒律 开光敛财、走穴讲座 如是之类即“魔作比丘坏乱吾道”之谓也 又有是人 于末法五浊之世浑浑噩噩生死流转 欲与之开示佛法 然刚强执迷难以调服 佛法住世 不闻不问 即便万佛重生、观音现前亦奈何他不得 还有是人 为外道魔子 见正法兴 便生嗔恨 或闻佛法 义理不通 扰乱修行、言语癫狂 如是也即“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炙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之谓也 也即你我现今之谓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4 15:0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5 04:1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5 02:19 发表
“佛给有情众生、人与非人讲法 不给石头、砖头讲法 因此类物体但有色 无识也 若石头砖头也有识 也应成佛 佛应一概说之 然无此类经 明矣”
——且不说乃说佛时漏洞百出,光就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乃对佛事根本就是一 ...

有情有四生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人即胎生 鸟为卵生 虫是湿生 劫初之人为化生 山河大地以无情识故 名为无情、非情、非有情 汝意云何?可知石头泥土之属从蛋而生邪?从母胎而生?亦或突然幻化而生?

诸法空相 本无法可说 然则无人说法 众生更不能悉知宇宙之真理 以是因缘 是故佛经即真理 真理即佛法也

灵魂之谓 是外道之语 种种众生 居种种生灭海中 生此死彼 迁流不息 无非一轮回之相而已 盖众生自无始以来 展转生死于六道之中 如车轮转 无有已时 故曰轮回 以佛教之理 轮回之力在于业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十善业道经》)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汝说善恶业报差别法门。汝当谛听。善思念之。是时首迦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首迦。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若明业力之义 即明轮回之理 佛说三世因果 众生轮回悉由业力所牵 业复由因果而来 造业是因 得报是果 造善业得善报 造恶业得恶报 此业力三世相续 便生六道轮回矣 有业因在过去造 现在得果 有业因在现在造 未来得果 有业因现在造 现在得果 如是种种 不可胜数 故有轮回 然人已死 所造业力于未来世如何作用?众生有八识 或多或少 有一识 名阿赖耶识 此识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染净同源、生灭和合、体本清净 如明镜 能含万像 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之业因 大事小事、记与不记统统埋于此识中 不管轮回何道皆能随之而去 譬如种子埋于泥土 遇水土氧气光合作用便能发芽 因缘一到 便能结果 是以众生并无灵魂 有此阿赖耶识故 遂有轮回 盖轮回与灵魂无关 皆由此识而来

如汝欲学佛 我亦欲学佛 又今世有物名互联网 又有因缘某甲建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此因缘已成 你我便做现今之论 如汝不欲学佛 或我不欲学佛 复或张三欲学佛然不知此论坛 便无一因 不能相见 因缘微妙 事理繁杂 相互纠缠 上说之事仅能见因缘业力之冰山一角  因汝下根初学 故简而言之 汝当谛思

佛教之谓魔 非现今世人认为之妖怪 妖怪类物佛言饿鬼道众生也 魔可为比丘 可为人 可为畜生 凡谤佛、毁佛扰乱修行、不依法印之人 佛言为魔 如李X志是类人 即魔 如汝亦为魔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5 04: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5 15: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5 13:17 发表
“有情有四生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人即胎生 鸟为卵生 虫是湿生 劫初之人为化生 山河大地以无情识故 名为无情、非情、非有情 汝意云何?可知石头泥土之属从蛋而生邪?从母胎而生?亦或突然幻化而生?”
—— ...

从色而生之语不知出于哪部佛经 为大正藏何部之说?由识法而有名色出《大生义经》 前文已引

真如法相此词科学教谓真理 基督教谓上帝 佛教谓真如法相、真如理体、一真法界 实相本空 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存在 永远存在 此法本不可说 然佛陀慈悲 虽已解脱 亦欲让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共得解脱 是以自成道已 妙转法轮 说法不懈 众生根器不同 遂为方便说法 开示八万四千种种法门 如凡夫愚痴 佛说不了义经 如佛子 佛说了义经 如迦叶之质 佛捻花微笑 迦叶即悟 法门虽异 事理不异

佛学无灵魂 盖诸法无我故 生死迁流皆由自作之因缘业决定 无有主宰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地藏菩萨本愿经》

善男子。有诸凡夫复作是言。心亦无因贪亦无因。以时节故则生贪心。如是等辈。以不能知心因缘故。轮回六趣具受生死。《涅槃经》

再说空义 若依汝言无我 是何因缘我能看见人 人能看见我?如人本空 应不能见 又是何因缘能吃喝躺卧 行于大地?如物本空 山河大地不能触及 娑婆世界依何而住?汝能答否?

说法有四种,谓三乘及秘密乘,虽不应吝惜,然应观众生,量其根器,而后与之《大日如来经》

犹如卉木丛林及诸药草中,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有中根中茎中枝中叶,有大根大茎大枝大叶,其上中下,随树之大小而各有所受。上根者,根性伶俐,速发智解,堪忍耐难行,能证妙果;中根次之,下根最劣《法华经》

下根断惑尽,方能出假,佛于法华中,破其取涅槃心,劝发无上道,起方便慧。中根者断见惑已,生死少宽,思任运断。上根者初心闻慧即能体达见思即空《大智度论》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5 15:2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6 01: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5 23:39 发表
“从色而生之语不知出于哪部佛经 为大正藏何部之说?由识法而有名色出《大生义经》 前文已引”
——前文中就已经被偶驳斥了


“真如法相此词科学教谓真理 基督教谓上帝 佛教谓真如法相、真如理体、一真法界 ...

汝只需回答从色而生出于哪部佛经即可 大生义经明言由识生 当然信佛不信你 汝欲论佛 就得从佛经 自己编造没用 并且汝从来只有论点 没有论据 喊喊口号耳 也从来不引经 除了自己的空想外 岂能辩的过我?

科学教没有真理 盖因为其自身并没发展到能了解全部真理的程度 当然说不出真理喽 佛教则不同

当然是根本上否定灵魂 佛教轮回不用灵魂

无我是什么 如何解释?汝试解释之 物体明明能看见、能触及  何以故 如来说是空相?又因何说不见不生执着?若如是 盲瞎之人不能见色 岂非生来即不执着乎?然则成佛有八难 聋盲暗哑是为其一 汝知之否?如斯谬论 尔曹之辈能解不?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6 19: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7 01: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6 23:50 发表
“汝只需回答从色而生出于哪部佛经即可 大生义经明言由识生 当然信佛不信你 汝欲论佛 就得从佛经 自己编造没用 并且汝从来只有论点 没有论据 喊喊口号耳 也从来不引经 除了自己的空想外 岂能辩的过我?”
—— ...

大般若经谓色是空空是色 未见从色而生之句 五蕴 名(受想行识)和色(色)皆由识生 何以五蕴之一不由识生?此已第二次发问 请解释之

我于外道不生执着想 亦不知科学教如何诠释真理 如汝知之 亦请言说

六道轮回之力在于业 业埋于阿赖耶识 此二者皆因缘所生 自作自受 父作业子不代受 子作业父不代受 业尽因缘尽 即般涅槃 汝即言灵魂不灭 何又言佛教无灵魂?佛教之轮回该如何作用、依何原理? 若不从我所说 汝应解说汝之领会  不应只提论点而无论据

世尊为彼说苦、集、灭、道:汝当知色、觉、想、行、识生灭。于是,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觉、想、行、识无常者,谁活?谁受苦乐?世尊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痴凡夫不有所闻,见我是我,而著于我。但无我、无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便作是说:有生有死,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频鞞娑逻王迎佛经》

又将终时。作恶业者。于所依从上分舍。即从上分冷触随起。如此渐舍乃至心处。造善业者。于所依从下分舍。即从下分冷触随起。如此渐舍乃至心处。当知后识唯心处舍。从此冷触遍满所依。《瑜伽师地论》

我即能解释之 然我就不是佛 我今不说 稍稍试汝耳 汝之“解释”亦是癫狂语 佛教谓色 非但说颜色 即汝之言“能触及”者也 设使人全盲瞎 然有受蕴 亦可言说大小长短 高低胖瘦 软与不软 是湿或干 若以不见故 此物仍有 如有一人又盲又聋 即哑且疯 无人能教之 因聋盲故 无任能授之 因疯癫故 此人若摸火上 仍知缩手 摸于冰上 亦能发抖 是故不见非汝之所谓 也不从色而生也 若如是 盲瞎之人应无有触感 能触即非空也 当今之世有一事可以比之 有一病 名植物人 是此类人 方是真正不能见色、无有触感、不能思想、不能行动 汝可知植物人能知疼痛否?植物人能说话否?植物人能奔跑否?人拿刀剑砍其手 此植物人不能喊痛 拿火烤之 亦复如是  缘何上说种种不能?盖其无意识故 是以可知识乃觉外境之根本也 然五蕴由识生 识依五蕴存 汝名我意否?谛听谛听 善思念之 譬如夏虫不可以语冰 蝉活十日 而不知有四季 冰因夏虫不知而无不?四季因蝉不知而无不?四季本有 而蝉之识不能知 蝉、虫不知 而冰、四季有 不曰为空 蝉即“不见不生执着” 此非色见 而是识见 识不见故不生执着 如夏虫不见冰也 吾殷勤解说 汝明我意否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7 01:3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7 14: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7 13:05 发表
“大般若经谓色是空空是色 未见从色而生之句 五蕴 名(受想行识)和色(色)皆由识生 何以五蕴之一不由识生?此已第二次发问 请解释之”
——单说名为受想行识,色为色,这本是不错的,但是名色二字决不是两者 ...

名云何?答: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及虚空、择灭、非择灭,是谓名。色云何?答:四大种及所造色,是谓色《集异门论》

依汝之说 名色之色是何意?单云色是何意?缘何单云之色能生受想形识 名色之色不能生邪?汝当分说 我当听之

释迦牟尼公元前563~前485  老子约前571年至471 两者生于同时 得道相近 无释迦牟尼入中土之记载 亦无老子从学于佛之记载 明矣 佛法之轮回 始于婆罗门教‘而非道教 汝即不知 发问于我 我当解说之 佛教轮回即天、人、恶鬼、阿修罗、地狱、畜生六道 以造业故轮转六道 然言阿修罗者 是外国之语 非中土本有之词 可见佛教轮回来自道教荒谬矣 且道教谓人死投胎 修道升仙  或下地狱 然佛教之轮回 人死也可不投胎 投胎者 转世为人也 若人造恶业 堕为畜生 即不谓投胎

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

此是佛经明言 汝欲不服 可辩驳之

只引一段汝即不敢作答 何必引多

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怖,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佛说无上依经》

诸见之中,空能坏一切,一切不能坏空。当知邪僻空心,甚可怖畏。若堕此见,永沦长没。尚不能得人天涅槃,何况大般涅槃耶?空心无畏,不存规矩,恣情纵欲。破正见威仪净命,死皆当堕三恶道中《止观论》

如来何以故不惊怖有见 盖空从有来 明有即能观空 绝无不晓有相而能知空性者也 若有是人 如汝之辈 执着空执 佛不许可


汝言“如果身边的人都是盲瞎的人,没有人在这个人面前谈论他们看到事物,这个人自身也没有自己是盲瞎的概念,那么自然是不会有这方面的执我的。” 我已说之 如有一人生来盲聋疯哑 如何也有执我? 若受想行识从色而生 但说受者 因汝根性低劣 故从易而说 说之越多 汝不明越多 前问未解 后问又来 佛法大海 岂能穷尽?汝非欲问之 我当尽我所能为汝详说 是以汝当谛听 善思念之 如有一人 聋盲疯哑 完全符合汝之谓“没有人在这个人面前谈论他们看到事物”(因盲聋故 无人能教)  “这个人自身也没有自己是盲瞎的概念”(生来盲瞎 且外人不可以与语 故无有自身盲瞎的概念) 然而却是能有这方面的执我的

此人若行路上 撞于墙壁 亦知转头 眼虽不见色 然知墙壁非空 不能穿行 无色却知有物(知有色) 是以不从色而生 明矣
此人若摸火 会缩手 是故虽不能见色 又从未有人能教之何为色 无色却有受 是以不从色而生 明矣
此人亦有想 若无想 何以能知疼痛烫寒?虽不能言疼痛烫寒 然自己知之 无色却有想 是以不从色而生 明矣
此人亦能行走坐卧 若行也从色而生 此人该不能行动 无色却有行 是以不从色而生 明矣

可见名色由识而生矣

“植物人”在国际医学界通行的定义是“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us)”,简称PVS。所谓植物生存状态常常是因颅脑外伤或其他原因,如溺水、中风、窒息等大脑缺血缺氧、神经元退行性改变等导致的长期意识障碍,表现为病人对环境毫无反应,完全丧失对自身和周围的认知能力;无黑夜白天之分,不能随意移动肢体,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能保留躯体生存的基本功能,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是以皆由识也 无识即对外境无反应(无色) 完全丧失对自身和周围的认知能力(无想) 不能随意移动肢体(无行) 是故无识而无以上种种 而非由无色来 汝知之否?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7 17:1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8 00: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7 23:48 发表
名云何?答: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及虚空、择灭、非择灭,是谓名。色云何?答:四大种及所造色,是谓色《集异门论》
依汝之说 名色之色是何意?单云色是何意?缘何单云之色能生受想形识 名色之色不能生邪? ...

善哉互生 此即经中所云“名色为识缘 识是名色缘”者也 汝已知之 不负我之苦心矣

六道之说 出于婆罗门教 佛教之六道亦来源婆罗门 道教虽有 与佛教无关 道与佛教创于同时 何以汝执意言佛教六道源于道教 若我亦执意言说道教之六道源于佛教 汝又以何答之?是以他自有他 我今即说佛教之六道 可知有轮回也 似汝下根 尚能知此 也颇不易也

汝可以引 若有疑问 可求教于我 我当为汝分别解说

植物人亦有痛感神经 何以故 不知有痛?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8 03:4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8 11: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8 11:12 发表
善哉互生 此即经中所云“名色为识缘 识是名色缘”者也 汝已知之 不负我之苦心矣
——这仅仅只是部分而已,而且不完整,不要断章取义……


六道之说 出于婆罗门教 佛教之六道亦来源婆罗门 道教虽有 与佛教无 ...

若无部分 何来整体?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地藏菩萨本愿经》

善男子。有诸凡夫复作是言。心亦无因贪亦无因。以时节故则生贪心。如是等辈。以不能知心因缘故。轮回六趣具受生死。《涅槃经》

其实是道教曾派人偷入天竺窃取佛教概念 然后道教才有的六道 如是论断 岂非荒谬?如上所问 阿修罗者非中国语 何以出道教?汝为何不敢作答?

转《北京青年报》

唤醒植物人可通过大脑接受外界信息的5个感觉通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和物理通路来进行。

  视觉:通过在非常接近患者的环境中,放置明亮的图片、招贴画和熟悉的照片等,进行视觉和记忆力催醒治疗。视觉的多样化是重要的,要让患者坐在病房内的不同位置,这将加宽视觉刺激。可以考虑用电视节目来进行视觉刺激,但要考虑患者病前的喜好来选择电视节目。

  听觉:通过音乐和电视的听觉,催醒治疗的时间和内容不应该保持固定,因为大脑有关闭规则声音的能力。与患者交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完成听觉催醒和刺激记忆力。惊吓反射是听觉功能的最低水平,伴随着视觉刺激,反应的类型依赖于刺激的强度。可能引起正常清醒人惊吓的噪声,并不会刺激一个昏迷患者。

  味觉:患者面部的表情变化,是一个用于判断患者味觉刺激是否有效的指示。像其他感觉形式一样,味觉刺激的强度是重要的。专家建议用醋、柠檬汁、芥末、酱油、红辣椒和盐这样的物质,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刺激。如果患者有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插管在位时,则应该多加小心。

  嗅觉:嗅觉可以应用薄荷油、桉油、大蒜、强烈的香水等进行刺激。如果患者出现表情改变或企图避让时,表明已经获得了刺激。

  触觉:触觉催醒可以通过许多种方法完成。清洗头发和洗澡等可用来改善和增进触觉刺激。有媒体报道,一位妻子反复触摸植物人丈夫的敏感部位,最终唤醒了丈夫。

是以植物人色声香味触法皆要作用 若无 谈何唤醒?全不作用则为脑死亡矣 虽皆作用 然则何以故成为植物人?答曰:唯缺一识耳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8 11:4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9 23: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9 23:18 发表
“若无部分 何来整体?”
——这个是什么逻辑?乃的发明么?连最基本的哲学概念都没有就开始谈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了?想当然也不是这么想的……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 ...

盖整体由部分组成也

无灵魂 有阿赖耶识 汝言六道出自道教 有何证据?

即言不是一个概念 汝就分别解释之 科学教也认为造成植物人之原因在于“意识障碍”非非你的所谓“色障碍” 是以应由识而生 汝又欲如何狡辩? 似汝等只喊口号无实质内容之贴 辩亦无益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10 12:3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0 00:2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rect 于 2007-2-10 00:13 发表
那啥,学佛的都认为有前世和后世吗?
学佛必须相信有前世后世吗?
总觉得这太玄了

必须相信 科学教就不用信这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0 12: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angliang 于 2007-2-10 11:50 发表
六道、轮回、三界、诸法皆空、性相皆无、无生法忍、无我人众生寿者,并不因人的喜好、意愿、相信与否而动摇。

不信、不喜欢、不愿意水往低处流,难道水就不是往低处流吗?又好像法律一样,个人的理解可以动摇 ...

如是 实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遍今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0 12: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angliang 于 2007-2-10 11:33 发表
佛有许许多多位,每一位佛都是人来作,迷误时是人,醒悟是是佛。

众生和佛都是平等的,无论能力、智慧、慈悲都一样无二。这就是佛所说的不增不减其中一个意思。圣人不必庸人多一分智慧,庸人也不比圣人少一分 ...

佛性如摩尼珠 光照虚空 然众生自无始以来 习业深重 遮蔽自性 譬如云遮明月 而明月仍有 当发无上般若 成等正觉 一朝驱散无明 法性自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0 14: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10 12:56 发表
“盖整体由部分组成也”
——乃自己先搞清楚什么叫部分,什么叫整体再说吧。乃不知道这世上还有“羞耻”二字么?


“无灵魂 有阿赖耶识 汝言六道出自道教 有何证据?”
——乃自己好好去看看这个“阿赖 ...

部分之集合曰整体

若谈佛教汝不如我 若谈外道我不如汝 外道之六道 我没兴趣 本贴只谈佛教

若如是辩论 我亦会学
六道与道教无关 这个东西还需要解释么?拜托,乃当看这些的人都是三岁小孩么?
佛教之基本理论是轮回与因果 这个东西还需要解释么?拜托,乃当看这些的人都是三岁小孩么?
五蕴由识而生 这个东西还需要解释么?拜托,乃当看这些的人都是三岁小孩么?
佛教轮回只需阿赖耶识 这个东西还需要解释么?拜托,乃当看这些的人都是三岁小孩么?

此即汝之技俩 辩不过就转移话题 我让汝解释 汝又解释不出来 只好来个自己去看云云 这招在我身上没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0 14: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angliang 于 2007-2-10 13:14 发表
佛教最早在印度出现,与中国阻隔,释迦牟尼并未来过中国,谈不概念上的借用吧?

后世大德高僧传经译经的时候借用中国已有的意思相近的名词这不奇怪吧。

大家谈论的时候温和包容一点怎么样?


平易、和 ...

因为此人一来就全盘否定佛教的基础理论 当然什么也解释不出来 此人只看过佛经里的心经就自以为不得了了 那个心经是字数最少的一个“经” 而且也不是佛经 只是一个提纲而已 心经里只提了一些论点 什么解释也没有 他只看过这个 他现在当然捉襟见肘了 辩到现在 他自己也知道他的学问之浅薄 只是嘴上不敢承认而已 我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1 06:5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11 02:48 发表
“部分之集合曰整体”
——乃还不清楚么?部分是模糊概念,集合是具体概念,换言之,部分于集合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部分是相对概念,而集合是绝对概念,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逻辑联 ...

若互生是模糊概念 汝的从色而生也是模糊概念 缘何由识而生是部分 汝之从色而生不是哉? 汝即说得 我亦说得

六道出婆罗门 佛教沿用 如是而来

两色是一义 这个东西还需要解释么?拜托,乃当看这些的人都是三岁小孩么?”

若如此说 凡翻译过来之佛经 全是中国字 汝干脆说释迦牟尼是中国人岂不快载

佛经言以不见故不生执着 又没说以不见故所以空 不执着与空不是一个概念 汝不信?自己看书去

此招甚高 我今学之 从色而生与色受想行识的色不是一个概念 汝不信?自己看书去 今后我只负责提论点 不作答

我不需汝为我遮羞 我好怕汝哦 别为我遮羞 求你了 拿出汝的真本事来即可 我又没请汝给我遮羞 谁叫汝自做多情来?我需一个什么经论都没看过只凭世智辩聪的人来替我遮羞?笑话也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11 08:4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1 13:5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angliang 于 2007-2-11 10:58 发表
佛教不容世智聪辩,就好像个人的看法和辩论的胜负不能左右世界的规律一样

争执、愤愤之心还是止息吧

他一来就全盘否定佛教的理论体系 所以连最简单的空直到现在回了几十贴都没说个所以然出来 他只要说出《中论》中的“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的知识点 我就算他对 可惜他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他一来就否定了因果律 哈哈

现在很多人以为佛教里执着空见很时髦 其实比空更高级的还有 以等级划分的话 一曰有 二曰空 三曰中 四曰佛 空有是绳子的两端 执于哪端都不对 要处于中才能两者兼顾 是为中观 所以佛说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 说的就是中的道理 把那句色即是空挂在嘴上念只能说明他等级还太低 才第二级而已 离成佛还远 金刚经和心经都是佛经里的初级读物 启蒙用的 光看这两个而不看大般若经 看了也白看 脑中一片浆糊 是没用的 这两个经都是大般若经的简化版 佛教的般若学系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的两部经就能解释完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11 15:0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1 18: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11 18:20 发表
“若互生是模糊概念 汝的从色而生也是模糊概念 缘何由识而生是部分 汝之从色而生不是哉? 汝即说得 我亦说得”
——“所谓名色,但有名。那么“色”本身应该怎么分?所以从色而生决不是单从“有名色”而生这 ...

我又没说从名色而生 我说的是由识而生 识为名色缘 名色为识缘 只是汝一直鼓吹从色而生这个不知出于哪部佛经的歪论而已

道,即能通之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故名六道。《法华文句》
六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

当然是一义 我只负责提论点 不信汝可以去看书呀 乃当看贴的人都是傻子么?哈哈 汝一直用的这招 现在我也学会了 并且觉得很好用

不用看什么梵语 除非汝认为所有外文翻译全都要用音译不用意译即可 既然汝认为没有轮回 问你个最简单的问题 如果没有轮回做理论支撑 汝认为通过什么途径人才能成佛?既然汝认为没有轮回 人死如灯灭 也不会轮回受报 那还辛苦修行干啥?反正人死了就没了嘛  科学教的一世论就提倡纵欲享受物质 汝能解答否 哈哈

照这种逻辑 我于07年1.27日第一次回复汝贴 之前我不知道有汝这号人啊 是不是汝在07.1.27之前是空的?现在汝还不到一岁么?哈哈 前面我已经举了例子 夏虫不执着冰 因为它没见过 它不知冰冰这个东西就空了么? 另外不执我即无我,无我即空,空即无我这套歪理出自哪部佛经?

既然汝可以不解释为什么两色不是一义 我也不用解释为什么两色是一义 反正跟汝辩论就是互丢论点的游戏嘛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12 12:1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2 14:3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12 13:24 发表
“我又没说从名色而生 我说的是由识而生 识为名色缘 名色为识缘 只是汝一直鼓吹从色而生这个不知出于哪部佛经的歪论而已”
——乃让偶想到以前遇上过的两个人,口口声声说偶心理学,哲学读的不够多,结果他 ...

由识生名色出自大生义经 从色而生这个歪理出自何经?引出来就算汝赢 怎么汝一直不敢正面回答呢 现在知道否定因果和轮回的后果了吧 随口胡诌造的口业还得你自己受 想否定因果 因果就在你身上立马应验了 可见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哈哈

人死可升天道 是以人界通天
天众生死可为人 是以天界通人
阿修罗死可为地狱 是以阿修罗通地狱

六界可展转互通 所以叫六道 叫六通也未尝不可 六道还叫六趣呢 只是假名而已 所以汝现在承认有轮回了?孺子可教也

既然是汝自己创的 就没有辩论的必要 依法不依人 我只信佛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12 15:2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7-2-13 03:5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mom4xwj 于 2007-2-12 23:37 发表
“由识生名色出自大生义经 从色而生这个歪理出自何经?引出来就算汝赢 怎么汝一直不敢正面回答呢 现在知道否定因果和轮回的后果了吧 随口胡诌造的口业还得你自己受 想否定因果 因果就在你身上立马应验了 可见因 ...

这段经文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受想行识一切空”、“如是等” 是把色受想行识一起在说 哪来的单说色一义?从色而生?汝还是没引出来

以下就是轮回的两段佛经原文 以及怎么升法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尔时释迦如来说此语已。摩揭陀国主阿阇世王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诸恶众生入于地狱。云何得知谁人曾见。复云何知当堕饿鬼及与畜生。当生人天并谁人见。

尔时世尊告阿阇世言。大王应当一心谛听我为王说。令王现前而得知见。大王当知。若人命终当堕地狱有十五相。当生饿鬼有八种相。当生畜生有五种相。当生人天各有十相。大王。何等名为当生地狱十五种相。一者于自夫妻男女眷属恶眼瞻视。二者举其两手扪摹虚空。三者善知识教不相随顺。四者悲号啼泣呜咽流泪。五者大小便利不觉不知。六者闭目不开。七者常覆头面。八者侧卧饮啖。九者身口臭秽。十者脚膝战掉。十一鼻梁欹侧。十二左眼瞤动。十三两目变赤。十四仆面而卧。十五踡身左胁着地而卧。大王当知。若有临终具十五相如是众生。决定当生阿鼻地狱。

大王当知。若复有人。临命终时有十种相定得生天。云何为十。一者起怜愍心。二者发起善心。三者起欢喜心。四者正念现前。五者无诸臭秽。六者鼻无欹侧。七者心无恚怒。八者于家财宝妻子眷属心无爱恋。九者眼色清净。十者仰面含笑想念天宫当来迎我。若临命终具此十相决定生天。大王如是临终善恶之相汝应当知

大王当知。若复有人。临命终时有八种相。当知必堕焰摩罗界饿鬼趣中。云何为八。一者好舐其唇。二者身热如火。三者常患饥渴好说饮食。四者张口不合。五者两目干枯如雕孔雀。六者无有小便大便遗漏。七者右膝先冷。八者右手常拳。何以故心怀悭吝乃至于水不与人故。大王若具八相。命终决定生饿鬼中。

大王当知。若复有人。临命终时有五相现。是人决定堕畜生趣。云何为五。一者爱染妻子贪视不舍。二者踡手足指。三者遍体流汗。四者出粗涩声。五者口中咀沫。大王若具此五者。命终决定堕畜生趣。

大王当知若复有人。临命终时有十相现。是人决定生人趣中。云何为十。一者临终生于善念。谓生柔软心、福德心、微妙心、欢喜心、发起心、无忧心。二者身无痛苦。三者少能似语一心忆念所生父母。四者于妻子男女作怜愍心。如常瞻视无爱无恚。耳欲闻于兄弟姊妹亲识姓名。五者于善于恶心不错乱。六者其心正直无有谄诳。七者知于父母亲友眷属善护念我。八者见所营理心生赞叹。九者遗嘱家事藏举财宝示之令出。十者起净信心请佛法僧对面归敬。言南谟佛陀南谟达摩南谟僧伽我今归依。若无佛世归五通仙。大王若临命终具此十相。决定得于人趣中生。《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既然汝抵触轮回 佛教正是认为人死还需继续轮回 痛苦并不会终结 所以要成佛来结束轮回 既然汝言不轮回 人怎么成佛?通过什么途径成佛?第二次发问 汝怎么不敢回答呢 还是汝认为肉身成佛?哈哈 汝一口一个空 直叫人恶心 如来早就料到有汝这号人 所以说“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  汝连中的境界都没达到 还停留在观空的初级阶段 怎么成佛?汝怎么不把佛教改成空教?哈哈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汝有所疑,当恣汝问。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众生,於生死海,造诸恶业,从劫至劫,轮回六道,纵得人身,得短命报。云何令其得寿命长,灭诸恶业?唯愿世尊,说长寿法《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既然汝承认有轮回 但否认六道和阿赖耶识 不妨给大家讲讲抛弃六道和阿赖耶识两点汝这个轮回具体怎么个轮法 也好现现眼 敢不敢啊 哈哈 还有怎么有的人死了轮到天界有的轮到地狱有的轮到畜生 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决定往哪轮呢?汝除了否定六道和因果外还否定佛经里的什么内容?汝列个清单出来 现在已知的根据汝自己承认的有两个 六道和因果 其他汝否定的也一并写出 并说明否定的根据 我先说我的 只要不是大正藏疑似部里的佛经 我全不否定 所以我不用列了 该汝了

汝只是外道魔子而已 蛮夷不蛮夷与我无关

[ 本帖最后由 sukerwl 于 2007-2-13 15:3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23: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3701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