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凤雏于2005-02-18, 12:11:47发表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5-02-06, 12:12:56发表
关羽北攻襄樊以及成都所表现的态度,此问题值得思考,至于是否是针对关羽,恐怕仍须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目前所掌握的史料恐伤不足以得出确定的结论。
但文中隐约显现的一个观点我是赞同的,即: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主要是从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干出一番大事业的角度考虑的,许多事情并非无私的从刘氏集团的整体、长远利益出发,与其说诸葛亮把开始的刘备集团,后来的蜀国作为效忠、服务的对象,倒不如说他更多的将它们定位为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一个平台。
那到要请问诸葛亮哪些事情是自私,不是无私为刘氏服务了?
若要实现理想,魏吴皆不若蜀,自己更比蜀主刘禅强上万倍,为什么不投靠别的国家或者取刘禅而代之?因为诸葛亮实现理想的前提是忠于蜀。
个人抱负, 自己理想也有条件的.
投曹魏要挂叛国之名, 晚年终节不保.
刘禅没有过失, 废了要失将士心. 又一个千里草, 十日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