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青蓝于2005-08-28, 16:31:01发表
这牛吹得真的好。兵力是你说了算的是不?开吹牛厂你稳赚不赔。
北伐历来一人不死是不可能,但是能死得了多少你又数得出来?蜀军打了这么久,就一次被大破(还没能追歼),其他时候并没有大规模死伤记录,怎么算也算不出能直接死掉二万五千的数字出来(这是至少的调兵数字,你明白至少这两字的意思是什么么?)。
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
----我所说的注里的资料。
大军在祈山,箕谷皆多于贼,您哪只眼睛看到有街亭二字的?
能做什么正确反映尚未可知?长安有事,雍凉诸军当然不会直接跑去救长安,而是集结起来去对抗蜀军,包饺子?你当郭淮是夏侯懋么?西军数量么?至少六万人。象章甘那样固守?雍凉诸军可不象章甘那种孤立无援,而是有大把援兵。而且章甘骤闻韩信出来,也不是固守,而是立刻出击打韩信去了。
韩信?你翻到第一二页去看看我怎么评的。
我列出三点魏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1 离间关中三王,使其互不相助。(你魏延能办得到?)
2 项羽东征田荣,无法抽身来打刘邦(你魏延做过什么?就是邓艾走阴平也有钟会在扯着姜维,把姜维主战的五万士卒牵制住在剑阁里,邓艾要打的完全是他目标里的那一块地方,其他地方难以援助。)
3 明修栈道以惑章甘(韩信才没魏延那么傻乎乎的直接偷袭)
杰出的军事家,是在战前就把局势吃透,而不是去赌。所以杰出的军事家曹操在听了郭嘉那话打辽东回师时说了句,以后再不干这样的事,因为他知道,这种胜利完全不是运筹帷幄,而是疯子行径。
搞笑,100块赌十万?那是拿诸葛亮手上整支蜀军去赌。原来实行起来的性价比就是100块赌十万?现在就是没去赌,你又管得着么?
诸葛亮的万全之策问题出在执行方面,跟那出陇战略有关系么?就算让诸葛亮再选十次,他也会选择出陇而不是子午谷。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明了,子午谷的豪赌不止赌5000人加一个魏延,是要压上整支蜀军做底的。
如果刘邦刚拿下咸阳项羽就赶来,他刘邦也只得乖乖缩回去。刘邦是尽夺三秦之地才能跟项羽抗衡,只拿个长安?做梦去吧。刘邦拿下长安进取三秦是选择下非常好的时机,项羽一不重视关中,又苦于东方军事,刘邦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关中三王离间分隔,一个一个收降的。拿长安就想达到楚汉之争的局势,我只能说,你真的很不清楚历史局势的发展。
你把你那万余人的记载扔出来,我把我那不满二万的记载扔出来看看,好吗?至于10001还是19999我并不对这具体数字感兴趣,我只知道,你说的是至多一万。万余,不满二万,很明显的意思,不止一万。你那至多一万我不知道你打哪飞出来的。
改口?搞笑啊?第一,你,我都没证据证明实际兵数,所以我转成这种说法,当然,你要坚持你的兵多说法么?拿点实际资料来玩吧,别吹牛了你。对于我没有坚实的资料的东西,我向来不去坚持。那毕竟只是个人看法。
燕京的分析怎么个不信口开河法呢?你以为三万损失不是信口开河?有根据来说的?
日本不能威胁美国本土不是因为地理距离,而是因为实力差距,美国年年卖武器,天天修军备,如果不是因为日本离他本土远,对于这么一个战争狂国家,美国早把日本打飞掉了还等你偷袭珍珠港。日本正式害怕于美国的干涉和威胁,所以才去袭击珍珠港来争取时间达到他另一方的战略目的,不过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打赢了珍珠刚,却正式把美国推向交战国的关系上去。结果如何,我也不需要多说。这就是战略上的错误导致战术的胜利换来的确实更早的失败。如果你说小日本能有本事威胁美国本土,我真一百个服。(看看美日交战的兵员损失比例吧,那叫一个大人打小孩),还威胁呢~~
我只认为邓艾走路比魏延险,但是邓艾投入的资本就他那支部队,魏延投入的资本是整支蜀军。过程也并非只是走出子午谷夺下长安那么简单。走出了子午谷后才是蜀军真正要面对的问题所在,而邓艾,走过阴平后的环境就十分明朗了。不要说什么比东方相聚合了,他阿斗想扯哪相聚合都来不及了。
这牛吹得真的好。兵力是你说了算的是不?。请问阁下是如何铁口直断雍凉西军至少有六万的?真是牛在天上飞呀飞。套用阁下的原话,我不知道雍凉西军的具体数目,但我知道肯定少于六万,OK?六万这牛吹得真是没边了,开吹牛厂你稳赚不赔。当然,你要坚持你的“雍凉西军至少有六万”说法么?拿点实际资料来玩吧,别吹牛了你。
“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这段说的是什么时候?说得是蜀军的什么兵力?说诸葛亮“战士不满五万”您信吗?如果诸葛亮真的“战士不满五万”,他还敢一而再再而三的伐魏?
“大军在祈山,箕谷皆多于贼,您哪只眼睛看到有街亭二字的?”
---------------------------------------
拜托您瞪大眼睛看仔细我的前贴再回帖好不好?我有说过蜀军街亭兵力“多于贼”吗?我一直只是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无论自率出祁山的正兵还是赵云率领出箕谷的疑兵皆“多于贼”从诸葛亮原话可知。但是在街亭这个局部战场蜀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如果按照您雍凉西军至少六万的逻辑,加上张郃的5万洛阳援军,魏军西线总兵力当在11万以上。那么蜀军还在两个战场上都“多于贼”岂非得出了蜀军第一次北伐总兵力在11万以上的推论。阁下这不叫自打耳光叫什么?
关于邓艾出阴平的兵力,现将我看到的一万左右的出处列于下,恳请阁下把您那“不满二万的记载”也扔出来给大家看看。不要告诉我只是您的主观推断。那么用您的逻辑,那么我也可以说邓艾肯定是“不满十万”,说不定有九万多呢?反正他是肯定“不满百万”的,那么说不定90多万总是有的。但是邓艾的总兵力一直就是三万左右。
“注2 邓艾的偷袭部队有多少人,史书没有明确记载。邓艾军原有3万人,准备偷渡阴平小道,不可能将全部人马带来,史书称是率轻兵偷渡,那么必定会留下骑兵和重装部队来看守营垒和辎重。《中国战术史》(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中认为约为1万人,而《中国战争史》认为是精兵1万,另2万人在后面负责运输和后勤。”
曹操韩信面对的局势当然和魏延不一样,他们有的条件魏延没有,但并不是说魏延没有这些条件就肯定不能成功。况且魏延具备的一些有利条件韩信也没有,比如蜀魏多年处于西线无战事状态,魏国防范相当松懈。不像韩信“明修栈道”至少已经告诉敌人我要打你这一明确无误的信息。比如夏侯懋之将才远远不如章邯等等。关于这些条件在战时哪个发挥的作用更大些都是无从预知的。
曹操郭嘉那个例子能说明什么?曹操在事前不是也采纳的郭嘉的建议去冒险了吗?执行过程虽惊险无比但是结果不还是很成功吗?。如果按您说的“在战前就把局势吃透”那曹操为什么还是有胆量听从郭嘉之计?诸葛亮也大可以在事后说什么文长之计过险咱下次不这么干了之类的话。
美国和日本只要离得足够近,哪怕双方战争机器实力相差再远,日本还是可以“直接威胁美国本土”的。就像中国还可以派出轰炸机去东京上空投“纸弹”。这只是个常识问题,不知道你在争什么?知道现在美国最大的军事论坛上一个关于“哪个国家对美国本土的威胁最大”的投票列前两位的国家是什么吗?第一墨西哥第二古巴。
100块赌十万?那是拿诸葛亮手上整支蜀军去赌。
---------------------------------------
事实上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拿手上整支蜀军去赌”,任何指挥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就像街亭之失后如果诸葛亮继续失误下去蜀军照样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你的分析怎么个不信口开河法呢?你以为损失不是三万?有根据来说的?
“不要说什么比东方相聚合了,他阿斗想扯哪相聚合都来不及了。”
---------------------------------------
“比东方相聚合”是和阿斗相聚合吗?真是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