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从花和尚到贾宝玉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从花和尚到贾宝玉
拉拉手到高潮
组别
校尉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2
功绩
25
帖子
21
编号
296775
注册
2008-10-30
#1
发表于 2008-11-6 01: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从花和尚到贾宝玉
一
或曰:和尚有姓“花”的吗?
这似乎很少见,就是搂着女人喝酒的崔道成都有个“生铁佛”那样的诨名,更何况还有那个放着绒细铺生意不做的海阇黎呢?
不光如此,和尚有偷酒器的吗?和尚有吃狗肉的吗?和尚有在佛爷爷的神像后面乱拉乱撒的吗?和尚有赤条条地躲在小姐绣房里扮新娘子的吗?
种种不尽情理之处,便是这位智深师兄的一生行止。而和尚到底姓“花”,到底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女人闹出事来。比如,为了女人,不得不当了和尚;又为了女人,和尚不得不扮成新娘子;最后还是为了女人,索性连和尚都不能做了。每次读到这里,不由想起孙勇进兄所说的“大踏步走来”这五个字。
有人还是会怪他的脚步走得太急,但在这些极要紧的关目上,若是由着工夫慢慢去想,那和尚或许还是和尚,甚至连和尚都不曾是了。虽然到了最后,佛也救不了金翠莲,佛也救不了林娘子,但我还是从智深师兄上梁山时一句:“洒家自与教头别後,无日不念阿嫂,近来有信息否?”琢磨出一些佛的根底来。
由此也就有些恨恨地讨厌那位黑厮,虽然象一张白纸那样天真到底,一样在大碗喝酒时一个黑指头下去却戳掉了卖唱女子脸上的一层油皮。看见他在狄太公庄上捉鬼时“看著两个死尸,一上一下,恰似发擂的乱剁了一阵”的快乐,不由恶作剧地使其果真像《残水浒》里说的那样,让那个不说话的美人儿扈三娘一只弩箭悄悄过去,用石灰腌出好大的一颗黑头来。而“宋江杀惜”就比武松石秀二人正当许多,武松是太喜欢做英雄了,石秀是太会做兄弟了,比起宋江的“不得已而为之”,二人虽然出尽了男人的风头,也不由让我辈男子气短了三分。
《三国演义》对于“女人”似乎没有多少文章可做。虽然有个貂婵,却和《水浒传》里的李师师一样,把大老爷们摆不平的事都摆平了,但那还是被大老爷们当成枪使呢!最为窝心的是大家一向看好的刘皇叔比他那个十八代以外的祖宗更出格,居然赤裸裸地喊出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口号,纵然他最后占了西南一隅,是不是那个更为无耻的刘安用老婆大腿“红烧”出来的结果,那就无处得知了。不过好在还有曹操、周瑜二位深谙就中滋味,虽然书中不尽写,我们还是可以从“曲有误”、“铜雀分香”这样的小故事追慕到一点风雅的兴味。但苍天嫉才,周郎命促,小乔虽然没有和着孙尚香一起跳江,大致也是入了什么“列女传”吧。至于史书上所说的孙大虎和孙小虎,或许果真具有当代女权主义者的某些风范,但让人想到更多的是《水浒传》里的“男人婆”。余下呢?三国里最具人气最具杀伤力的英俊小生赵云,一接触到此类问题也就开始掉文起来,相比之下,“人中吕布”更像是一个为爱奋不顾身的情人。
二
所以还是把施罗二公和唐三藏一起发配到女儿国被那里的女人们做成一个个“香袋”才叫好玩。看《西游记》最妙的就是唐三藏一落到女妖怪的手里猴子来不及救时或是一有时间先打打趣再说的时候,看着唐僧搂着他的那一点可怜的自尊和矜持簇簇发抖时,不像个和尚,倒像个白面书生,不像个白面书生,倒像个和我们一样一撇一捺写出来的“人”,完全没有《大唐西域记》中那种九头狮子都难拉回的气概。而八戒在女人这方面却坦率了许多,把人的那些小伎俩一次又一次地显露无遗,虽然八戒也有下死力干活的好处,但是一失脚却落进母猪肚子的现实,不光老婆丈人不喜欢,就是当作“人种”在女儿国待价而沽,我想不一定会有多少市场啊!
猴子呢?虽然也曾化做小虫子变成牛魔王捉弄过铁扇公主的把戏,但那是不得已,还有就是好玩,并不像《大话西游》里所翻出的那样,比起《大唐取经诗话》和《西游记杂剧》里的猴子来说,确实仙风道骨了不少。《西游记》里的猴子对于女人似乎没什么兴趣,那是因为他更像一个活绷乱跳童趣盎然的孩子。而和他演对手戏的那些妖怪们,比如将唐僧变作老虎的黄袍怪,在两个女人之间左右周旋的牛魔王,更近似于小孩子们一种“玩家家”的游戏。而那个颇有些情深意重的金毛犼,有时羞答答的,仿佛有着少年初恋般的情怀。
《封神演义》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次宗教战争,不过这部小说的最大好处就是几乎把中国的神仙全都收尽了。记得年幼时曾听过家中一位长辈对此书的一些批驳,比如说纣王只是在女娲庙前题了一首仰慕的诗,这位女神仙终于愤愤起来,便调教出几个狐精妖魅,要去坏他的江山,这种境界比起“马郎妇”这位黄金锁子骨菩萨,确实偏狭了不少。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见这个“神仙”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已经习惯了人们的膜拜,所以不管作者怎样费尽力气地搬来搬去,也不过是一尊尊泥雕木塑耳!唯一有点个性的就是哪吒,还了父精母血以后,拈着一管火尖枪将其父李天王追得上天入地没处躲时,颇有些红卫兵小将的风采。
三
对于《红楼梦》而言,《金瓶梅》则不得不谈,如果真还有一本叫做《风月宝鉴》的旧书,到可以寻出二者许多联系来。民初文人阚铎处处穿凿,证明这《红楼梦》是《金瓶梅》的后身来,这种煞费苦心未免佛头着粪,但还是让人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是伟大,并不是在娘胎里就有了的,毕竟伟大也有伟大的出处,伟大也有伟大的积累。
当然,《金瓶梅》也是足够伟大的,虽然还是一样让人从“色”中看出“空”来,而“西门庆”到现在似乎也还有,也能让人在“红楼”“白楼”什么的,寻找出类似的蛛丝马迹来。至于西门庆之所以为西门庆者,和贾宝玉的最大差别在哪里?陈村先生有一篇《意淫的哀伤》写得非常好。而《幽梦续影》里就有这样的一句话到可以概括一二了,“真好色者必不淫,真爱色者必不滥”。虽然西门庆间有真情,如李瓶儿一死三番两番哭得泪人一般,但“羊角风”的劲头一过,叫局的照常叫局,马杀鸡的继续马杀鸡,人性之昧暗,莫过于此也。
就像那位把美人的髀骨做成琵琶,边弹边饮酒,边饮酒边哭泣,大唱而特唱“佳人难再得”的高洋,颇有些颓废派诗人的影子,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把女人当作人。西门庆这个土老财当然是玩不了这么精致的把戏,他只会被一个又一个女人轮番做靶子使,然后用“马鞭子”在这些女子身上狠狠地揍来揍去。除此之外,女人依旧是他的玩物,而他亦不过女人之间的玩物罢了。而他的女婿陈经济在这方面有所保留,但这个毛头毛脑的小伙子在面对外面那个一塌糊涂的世界依然找不着北,而那些似乎还在天真的东西转眼被狐鼠吃尽,只不过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又添上一样可怜的牺牲品而已。
尔后的何千户,尔后的另一个西门千户;尔后的西门小官人,尔后的另一个西门大官人;尔后这个世界,还是没有变。普净法师的那点菩提之光岂但不能点醒身在迷沼的世人,反而预示了那些被这个世界暂时逐出的人们,在因因果果的轮回里将继续他们的新一轮角逐。
而这个悲哀的世界,在这里悲哀得几乎没有出路了。
四
谁也不能否定存在的东西,那也就是我们身体里那些似乎还在流动的东西。
汤显祖为了这一个“情”字,不惜要拗折天下人的嗓子。
还是那个孙行者,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的孙行者,但是他还在鲭鱼肚子里做了那些一辈子都不曾有过的梦,这就是《西游补》的关键之所在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大圣一堕“青青世界”,万境俱迷,忽为阎罗,忽为美人,这就是梦的奇突变幻之处了。然而为什么要一杠子打死鲭鱼呢?说实话,我也不解。
你看,到底是“天地范围大不过”,这不又回到取经的老路上去了吗?
或许,这就是人与猴子的区别,人与神仙的区别了。
五
大圣还在做那些甜甜怪怪的梦时,可怜月明和尚几十年修出来的“菩提水”,全都“倾入红莲两瓣中”了。好在今世不修修来世,这一点道行功力终究还是按期地存到银行的户口上去了。月明和尚来世托身为妓女,虽然是出自于报复柳太守的私意,但总算是“阿弥陀佛”了。这时我仿佛看见冯梦龙老先生那一脸同样怪怪的坏笑。
他所辑录和创作的,不管是《三言》和《情史》的小说,还是《挂枝儿》和《山歌》那样的酸曲,以及《古今笑府》那样的笑话,览过以后,迷人和骇人的感觉都有。明的末年,是繁华奢靡和流离失所的末年,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和“桃花一扇足千秋”的末年,也是钱谦益蓦然感觉到水冷和八大山人圆睁着一双怪眼的末年……关于那个时代,留下的故事太多了,追随,和被追随,迷失,和被迷失,当然不仅仅是刮掉几块头皮那么简单。
那个时候,也只有在《三言》和《二拍》以及类似的故事里去找;那个时候的女人,总是很生动。
还有昆曲。
六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又有多久?之间又有一些什么,如果真要当成历史来诉说的话,中间应该嵌进一本叫做《林兰香》的书。
也是一个男子和一些女子之间的故事。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你可以不必再往下读了,如果你算是读了一半《金瓶梅》和读了一半《红楼梦》的话,如果你闲下来打算找一本书去读。
总之,读这些书是不快乐的,或许还要再读上一遍。忽而想谈谈我读这部书的感受了,这在很早的一篇文字里有所提及,还是先抄上一段吧。
“吾尝读《林兰香》至耿家五院荒凉,遗物为一场大火焚烧净尽,不留任何痕迹。其逸闻野事,却又仅凭盲词瞎话,铁板歌喉做有限传扬,不久便又很快消歇,泯灭亦不复为人所知。便深以为窥全玉为憾,余为二书作者慧眼婆心之放声一哭,又为近世自凋自残之女儿一恨。”
这里的“憾”,今天想起来却有些好笑,就如《红楼梦》后来果真抬出一块大石头彰显后人,究竟和一块贞洁牌坊又有多少区别呢?何况经过文革以后,贞洁牌坊十之已无七八了。
所以看到燕梦卿割肉侍之以汤疾就觉得可厌了,往往作者所津津乐道的东西,其实也正是索然无味的东西。譬如说《野叟曝言》,不管怎么的“内圣外王”,是我读过的所有小说中最没意思的一本了。
所以做为作者,还是不要太肉麻为最好。而这部书里,我也仅仅喜欢任香儿,一个颇似“潘金莲”的女子。
书中的男主人公耿朗不也是这样吗?
七
不过真要通过小说了解那个时候的男人和女人是什么样子,这样的结果未必能信,而往往得出这样那样的结果,却由于不同的读者变得更加迷离起来,所以小说嘛,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姑妄信之。
这时再来说说一部叫做《姑妄言》的旧书,也是我颇为不喜欢的一部小说。但作者竟然要发起宏天誓愿来,将历史上通常被认为亡国祸国的男男女女,比如说杨贵妃张昌宗姚广孝等一干人,一并搜罗起来,让他们在作者的笔下现行现时报去。这样的良苦用心,最终还是出自于对明末腐败现实的深深失望,也趁机将历史上的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帐勾销了,所以不惜用最秽污的笔墨大肆诋毁诟骂,一不小心自己那点可怜的正经也为笔下的狂涛骇浪给淹没了,或许是作者姑妄言之吧。虽然书中有几个貌似高洁的白衣秀士,一个似出淤泥而不染的盲妓,但是在那样的一片黑污里,哪里能够挟高志而超然物外呢?
《明珠缘》也算是这类的“时事小说”吧,关于魏忠贤的小说中,这应该是最好的一部。虽然也有类似于“木石前盟”那样的公案在,但至少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魏忠贤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坏透顶了的。而作者这种自发的勇气下面,除了用几条怪蛇来夸张和渲染外,一切看起来都很客观。
这只是一条通向“恶”的道路,也可以不这么想。
而书中的两个女子,一个类似于天使,一个接近于魔鬼。如果还能这么评断的话。
所以《歧路灯》的浪子最终还是在那条路上回过头来,如果抛开书中的说教成分,它到是真真实实地告诉我们“大观园”外的世界是多大,都有些什么样的人,而人的一生也并不全是写几首诗画几幅画组成,比如《儒林外史》里的景兰江一边哼着“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边也得干着刷头巾的行当……它讲述了我们一生中必须有某个时候不得不去明白的某些道理,而这些道理也并不全是由理想组成。
所以,《儒林外史》“祭泰伯祠”的热闹戏一过,依旧是各人忙着各人的营生。而等到那个一心想成全女儿贞洁的王玉辉老先生来的时候,这时的泰伯祠早已成了一片断瓦残垣了。当然也没有古道热肠的马二先生,也没有和着老婆一起登山赏菊杜少卿,也没有一心要掌握自己命运的沈琼枝了。
而“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又该是怎么去面对外面那个沉沉的世界呢?
八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小四用球棒愤怒地完成了面对成人世界的一次“本垒打”,成年人的世界一片漆黑。用北方影舞者的一句话说,宁为玉碎的少年将如何面对相约瓦全的世界!
对于《红楼梦》来说,这似乎更有些直接。贾宝玉一横心也曾有过“焚花散麝、戕钗灰黛”之想,但还是出自于“爱博而心劳”的愁烦,所以林妹妹一下子就给他提出了更尖锐的批评,“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
这或许正是宝玉以后主动逃避或被动淘汰的那一点苗头,当然那时也未必活到智通寺老和尚那一大把年纪。如果真要活到那把年纪对于宝玉来讲还真正是件难事,即使一颗心最后被锤炼成老牛皮那样的坚韧,但又有什么用处呢?我为一大把年纪活着的宝玉感到悲哀,同时也为《胭脂扣》里那个侥幸活下来的一大把年纪的老头子感到真正悲哀。
我还是希望宝玉在连诗都做不下去的时候里,不妨像《TRUE MEN SHOW》里的“TRUE MEN”高高地扬起风帆,痛痛快快地对“贼拉酷”的现实做最后一击,即使“TRUE MEN”的小船最后被蓝天白云的人工布景阻断,但还是微笑着,同这个“处处关怀我”的世界告别。而这时的86089同学,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小四同学,为了爱情,刺死了他的马子;或许不全是为了爱,只是一次次痛哭着从情人的身体里拔出刀子,反复地刺了七刀。
不知为什么,一说到“宝玉”,我总是很意外地想起杨德昌,这个华语电影里最睿智的人,想起上面所列举出来的一些他的电影中的台词。他的孤独,对于物质世界里疏离和压抑的关注,用一个个装着我们自己生活影子的普通阳台,一把把诠释着悲喜的钥匙冷静地打磨着,用以打开或延伸我们的生命。而他的电影,又无疑是一部《红楼梦》最优秀的注脚!
但是,鲁迅笔下的狂人发现了“吃人”的事实,又会是怎么样呢?而我们的“宝玉”,照旧是梦醒了无处可走的悲哀。即使是被一僧一道挟着一阵狂走,照旧还是走不出花和尚打完山门过后那首悲凉沉郁的曲子。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寄生草》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20: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50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