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纪念王观堂先生逝世七十八周年
性别:未知-离线 适之
(精华才是硬道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68
帖子 1885
编号 29607
注册 2005-1-5


发表于 2005-5-10 14: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呜呼!一代宗师。


图片附件: zfW5+s6s0sXK6Q==_VApxqCgkBPNL.jpg (2005-5-10 14:17, 40.1 K)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适之
(精华才是硬道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68
帖子 1885
编号 29607
注册 2005-1-5


发表于 2005-5-10 22: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927年6月2日,王静安先生自沉于昆明湖后,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挽词赞曰:“其所殉之道,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

1929年,陈寅恪先生撰写《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文曰: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 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 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 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 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 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1934年,陈寅恪先生又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说:
   
    “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2 04: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50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