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何曹操对待关羽和沮授态度不同, 请各位指点啊
性别:未知-离线 冷自泉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295972
注册 2008-10-24


发表于 2010-5-15 12: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原因两个:
第一个,是从个人价值上来说的。关羽是一武夫,收之能为我所用固然好,弃之不能为我所用影响也不大。沮授是帅才,他如果回到袁绍身边,一个谋略就有可能改变整个局势。对于曹操来说,这两人的威胁程度是不一样。
第二个,是从集团上来说。要知道,三国时代,其实就是世家大族的时代,无论是曹、刘、孙其实都在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所以世家大族所组成的集团势力,在背后影响着国家的政略和战略。
曹操身边的谋士集团,如荀彧、郭嘉、程昱等人,包括后来的许攸,都出于河南的颍川、南阳一带,被称为颍川集团。而沮授、田丰等人,则是河北集团。这两大集团的矛盾很大,袁绍以名门出身,能够同时获得两个集团的效忠,但也被闹得一塌糊涂。《三国志》、《三国演义》中都有,以郭图、许攸为代表的颍川集团与以沮授、田丰为代表的河北集团经常吵得不可开交,最典型的就是官渡之战前夕,两帮人在战略决策上的那段争吵。颍川集团是外来集团,要上位,要立功,所以赞同立刻与曹操开战,好确立自己的根基。河北集团是本地集团,不想消耗自己的实力,做事求稳重,所以赞同慢慢来,消耗曹操的实力。袁绍出身高贵,在世时尚且能够压住他们,但袁绍一死,这两大集团立刻分裂。颍川集团跑去辅佐袁谭了,河北集团则跑去辅佐袁尚了。所以袁谭集团曾经与曹操讲和(袁谭的几个主要谋士,如辛评、辛毗兄弟、郭图,都是颍川人),而袁尚集团就只能死扛(审配、逄纪都是河北人)。
人说官渡之战,袁强曹弱,其实指的就是背后世家大族支持力的强弱。袁绍的出身,导致他能够获得颍川集团和河北集团的同时效忠,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要人有人。曹操呢,他的出身不行,只获得颍川集团的部分协助。比如,郭嘉虽然也是颍川人,但只是他个人优秀,他的家族并不强大,最多也就算个小地主之列。程昱也一样,家世可能比郭嘉好一点,但也不过是个中地主。荀彧是大地主出身(所以他看不起小地主出身的郭嘉,说他行为散漫),但荀彧家族却并不是完全支持曹操的,他的弟弟荀谌却是在袁绍手下。可以说,荀家是两面下注。这种情况在世家大族中很常见。、
所以说,曹操由于出身的缘故,只得到了颍川集团的帮助,而且还只是颍川集团中一部分相对混得不怎么好的人的帮助。他只能依靠颍川集团,而沮授属于与颍川集团有极大矛盾的河北集团,所以,沮授不可能投降曹操(即使投降了,也只是他个人的投降,没法获得家族的认同),而曹操身边的颍川集团也容不下沮授。所以,沮授必然会死。
还是那句话,价值问题。关羽一介武夫,而且出身微寒,投降不投降对曹操影响其实不大,曹操怀念他,是怀念他个人的才能(毕竟曹操是爱才的)。沮授不一样,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还代表着一个世家,他的价值比关羽大得多。投降过来,相当于在河北集团中插入一根钉子,当然是好事,但曹操手下的颍川集团不一定能容纳得了。放他回去,颍川集团不一定答应不说,也等于放虎归山。杀了他,则是对河北集团的一个警告。非杀不可。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13: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