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深海幽灵 于 2008-10-14 04:55 发表
至少可以判断《太宗实录》和《石》的记载是不同来源的。前面说了《实录》不肯能抄《石》,那是不是《石》抄《实录》呢,也不可能。首先《石》的描写都是明方视角的,和金方视角的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明显张岱压根就不知道还有反间计这回事,他是把太监的指控当作袁崇焕的罪状大书特书的,是个典型的中计者,显然他不可能看过清朝方面的说法。这样两个完全独立来源的说法在大关节处这么像,如果两者都是编的话是不是太心有灵犀了一点?
至于太监说的见到袁军和后金不开战及满桂求援不应等等明显回来路上听到的流言蜚语,从基本史料就可以判断是在胡说八道了,添油加醋搬弄是非以博取功劳本来就是阉人的拿手好戏,你真以为他们会一本正经的跑去满桂军营里查证么?
不是反间?如果不是反间我想后金不至于派使者跑外国宣传袁是卧底吧。从原始史料已经可以证明袁根本没有通敌行为,那么满世界的流言怎么来的?“谋叛欺君”,“斩帅以践虏约”,“既用东酋,阳导入犯”这种罪名总要有证据吧,这么机密的事情,如果不是袁崇焕自己陷害自己的话,那么剩下唯一证据来源是哪里?
告人之前不查证,袁崇焕二品大员,说错了不怕脑袋搬家?原来太监是为了告袁崇焕而告袁崇焕?太监十七被抓,袁崇焕十七日晚才到京,太监回来的时候应该还不知道袁崇焕干了些什么,没有一点调查敢胡说?
满世界的流言就因为袁顿兵不战,如果有战绩我就不信有人说他。这么无能的一个人,窃据高位,非常时期无战绩,当然满世界都在恼火。另外后金对太监的反间计都需要添油加醋加强说服力,何况其他?牵强附会出满世界的反间计,后金之后怎么没对别人反间?本身就没有那么多事情,对朝鲜很显然是后金人无意间说了一句真话。自始至终,后金就没把袁崇焕放在眼里,有空嘲笑一两句,死活都不关他们的事。
[ 本帖最后由 温柔贤淑武则天 于 2008-10-14 12:4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