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晋阳秋》,一部为司马懿说公道话的良史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确实如此啊,两个文官出身的家伙,用兵都实属一般.闪光点当然也有,但是就事论事而言,两者的战果都不大.因为孔明没有得胜,说明其水平就那么点;而司马所谓防守成功是很正常的,在战略优势下要失败也不容易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1-10, 23:24:13发表
superzz_0这句话中的文官换成文士就没有问题了,诸葛亮在隆中结交的均为儒生,司马氏兄弟也都是文人出身。

还是您好,知道我表达不好,又被蓝某批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1-11, 22:37:42发表
我们只知道,连袁绍面对坚守不出的曹操时,还逼近曹军营垒修建高台居高临下射箭,还有其他进攻战术(地道之类),可诸葛采用了什么?

这个不得不要区分开来,那时候曹操明显兵力比较少,而后来的诸葛亮和司马之战,虽然不知道具体数量,但是可以认为司马的部队至少不会少于诸葛亮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蜀汉全国军队10余W还差不多.
北伐我看最多也就全国兵力的一半啊,而司马这边光援军就2W,所以估计总部队不会少与6W,也可以认为孔明和司马兵力差不多,但是防守毕竟是有优势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治理得好也不可能出动超过国家半数的兵力吧.....治理的好兵力全国也不会有20W的,人口摆在那里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凌云茶于2005-01-14, 19:53:21发表
廖化将军在历史上就善于料敌的呢,呵呵.
分析的很详细啊,魏国常备军在20余万不奇怪,但是战时地方可动员男子和屯田兵呢,这是不计算入内的.诸葛诞淮南反乱,敛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口十馀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司马昭发两都兵26万人征讨.还有姜维斩杀魏刺史王经所统诸军数万人,王经唯万余人还保城.等等都是如此.
由于诸葛亮北伐时代,魏国从不抽调西边兵力,反而是加强军备,有事情中央不断西援,因加上动用战时雍涼战区的男子,兵力实在不能说少,但其中常备军有多少,就不好判断,司马懿本人会有一部分,诸葛亮是春天进攻,吴军是5月进攻,魏皇在决定自己亲自对付吴军的时候派秦朗带2万军支援司马,目的之一是防止自己离开首都后西边遇到不利.
魏国西守而东攻,相当部分原因是忌惮蜀军而看轻吴军,并不确实等于军队调发西少东多.吴军孙权一路众号十万;又遣陆逊、诸葛瑾将万馀人.陆与诸葛的身份才领万余,无怪孙权只能号称10万.而魏国认为蜀汉军不用号称也达到10万.

不同意其中的什么忌惮蜀军轻视吴军的看法,只所以不管西方,只是防守,怕是因为蜀汉根本对曹魏造成不了多大危险,因此主力一直在东.大司马主东,总略比主西的大将军高吧,不然就不会很多大将军迁大司马了.而且看看后来吧,连西方起家的司马掌权之后也把重心放在东边,而西边留下的宗族怕只有个二流的司马望........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既然凌兄要坚持蜀对魏的危险更大的观点,那么我也没有办法了........毕竟人的思想很难改变.蜀汉FANS还是很多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马岱兄这样说我可以理解,但是在魏国看来吴军肯定要比蜀军有威胁,所以才以主力应对,而不是凌兄所说的,忌惮蜀军轻视吴军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5-01-15, 20:54:18发表
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把东线的司马懿调去西线?

司马在东线?依据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5-01-15, 22:30:32发表
那么东线是谁?

开始是曹休啊,后来就是曹真了.所以这个时候司马就上西线了.因为曹真升为大司马,而司马成了大将军了.(魏制大司马主东,大将军主西嘛)后来大司马给了公孙,公孙败亡后似乎不在有大司马了,所以大将军独大.自然是司马家把持(从曹爽手下抢来的).
另外,LOYANI说的似乎是晋书吧,写司马的东西总有夸张.那句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于是帝留镇许昌.明显有假.这句话把曹真放哪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5-01-16, 1:00:24发表
那位老兄说的是曹真当上大司马后镇守东线

留镇京城的话本身也算是在东线指挥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5-01-16, 3:37:18发表
曹真回京是因为疾病而不是为了镇守东线,之前他可是一直在西线的

问题就是他当上大司马不久就病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曹操兵不满万是不可能的,裴松之已经在注里怀疑过了.
但是同样孔明北伐动用10W以上的部队也是不可能的........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2 14: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77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