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4-10 00:15 发表
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
绍遣将淳于 ...
问题是轻骑也赶不及救到乌巢,用重兵根本也没有作用,曹操早就已经逃走了,结果还是因为粮草被烧而大军溃散。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4-10 00:19 发表
就方案而言,出陇右又是怎么不如出子午谷适合蜀汉的?
蜀军主力到长安自然会带粮食,但是带的是多少?魏延10日行军,5000负粮也就够10天用,出谷后要先去横门阁取粮以足自用。诸葛亮20日是主力要跟魏延汇合在长安,蜀军主力能有多少粮带过去?20日的口粮?这还能打?
魏国调兵入关粮运简单得多,至少,粮道可没完全暴露在敌人眼前。
陇右不可行前面也讲得很清楚,在陇右打消耗战,蜀汉没有这样的国力支持,在长安打消耗战,因为有关中屏障汉中,蜀汉的防线可以缩短,兵力可以集中在长安一线,不会发生三线受压的情况。
子午谷比斜谷长一半路,交通又比斜谷困难,有渭水为屏障,魏军对蜀军的粮道能有多大威胁,魏军入关可不是因为自己境在内就会顺利,洛阳往西走到潼关都是山路,在黄河逆流运输除了困难外,还受三门峡所挡,不能一直航走,需要在中途转换陆路,运输本来就非常不便,运粮问题,当年的汉武解决不了,就是后来的盛唐一样也无计可施,在关中建都的重要因素是关东向西打过来不容易。而且要为入关的部队维持补给,需要动用不少的人力在运输,这是非常容易做成民变,做成山区盗贼横行,运输的效率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