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请教刘备攻打江南四郡的时间?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请教刘备攻打江南四郡的时间?
暴民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1
发表于 2009-10-10 21: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黄盖传》拜武锋中郎将后的一大段记载有可能是另一个黄盖的故事,被错当成是零陵黄盖的故事,到底是否南海黄盖则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也不能排除还有其它黄盖的可能。零陵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应该还在江夏至丹阳一线当县长,最终死于丹阳都尉的任上,因此黄盖死后部队是被江夏太守孙皎或丹阳太守孙瑜所接收,安徽南陵县的黄盖墓甚至可能不是如一般所想是衣冠墓,其实就是真正的黄盖墓,相传这黄盖墓的墓碑称黄盖是丹阳都尉.偏将军。
黄盖在赤壁之战后不可能当上太守从当时地位上比他高在赤壁之战后升任偏将军的吕蒙也只是领寻阳令可以参考。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暴民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2
发表于 2009-10-13 02: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53 吃饭猛喷罗大傻 的帖子
史料出现的黄盖是只有两个,一是大家熟悉的黄盖即零陵黄盖,另一个是当过日南太守的南海黄盖,零陵黄盖按《孙皎传》当早于或死于建安二十年,则赶不及孙权取三郡的时间,当太守的黄盖应不是零陵黄盖,南海黄盖有机会在步骘或吕岱领交州兵出屯长沙时北上,两次出屯长沙都有发生较长时间的武陵蛮夷叛乱,但没有确实的证据。因此也不能排除还有其他黄盖的可能。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暴民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3
发表于 2009-10-14 03: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读史其实是离不开地理的,如果连史料上的地名所在何处也分不清要讨论历史就根本是谈不下去,公安所在地原属于武陵郡的孱陵县,在赤壁之战前不见曹操有改属南郡,东汉的南郡与后来孙权的南郡是不同,东汉的南郡在长江北及长江以西的夷道,后来也连夷道以西(三峡南面)的武陵郡佷山县也并进南郡,即长江及夷水以北的范围都属于南郡。
孙权时把长江南面原属于武陵的孱陵和作唐划进南郡范围,因此在谭图262年的三国荆州图中南郡范围是被长江中分的。孙权是什么时间把孱陵和作唐划进南郡范围?在周瑜还没有攻陷江陵前,刘备当已经屯在江安,相信周瑜领南郡太守时应该还没有包括孱陵和作唐两县,如孙权大军屯驻的长沙陆口一带也最终没有再属于刘备的长沙郡一样,这两县应是在吕蒙袭荆州后才并进南郡范围。
因此刘备是在四郡范围建立州治,另诸葛亮所住的临蒸,东汉早期属长沙,后属零陵,正是诸葛亮负责的三郡范围,在零陵以东,长沙南,桂阳北,正位于三郡的中央地带,
回到黄盖问题,黄盖不属于三国历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吴方记史的把两个黄盖混为一谈不是没有可能,陈寿连本国大人物如廖化。吴懿和吴班也写得有限,原刘备荆州部属甚至连有入川的也所知不多,刘备和刘禅初期的文臣武将也有不少缺乏史料去写,对吴方的黄盖相信也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就是西汉时的两个韩信,虽然史料上的称谓已经有分,但从史料上要真的分得清也不是容易,要是前人一错分,后人也无从去猜,两个黄盖都不是大人物自然是更有机会出错,史料错失也是常见,不是正史就等于不会错。
零陵黄盖在赤壁之战时受重伤,没有投进攻江陵和夷陵的战争中,按后来的封官拜将来看,他只是从校尉升中郎将,就是官拜偏将军的吕蒙也当不上太守按理零陵黄盖并没有机会捞到太守职这样的高位。黄盖也不属孙权的宠将,相信就是在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前要捞到太守职的机会也不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暴民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4
发表于 2009-10-17 20: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70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首先不是两个人在同一传,是另一个黄盖的史料被当成是零陵黄盖写进零陵黄盖的本传中,一般人的看法是用《黄盖传》否定《孙皎传》的讲法,因此有认为传中的黄盖是衍字,认为传中的黄盖是南海黄盖的名家就几乎没有见过,当然这机会不是说没有。不过从零陵黄盖的本传来看,去除了当太守和对付武陵蛮夷的一段记载后,黄盖的活动范围按本传来看都是在丹阳至江夏这一线做官,加上黄盖以武官当地方行政长官,自当从其它武官当行政长官的吴将作比较,因此在建安14至20年这段时间黄盖当武陵或长沙太守的机会基本是没有。就是当长沙太守也需要等到建安20年,要是黄盖非如《孙皎传》讲的早死,那需要有其它确实证据显示《孙皎传》错,如黄盖是建安20年当长沙太守,则显然他是跟随吕蒙争三郡的一员,然而以黄盖的老资格,当有列名在吕蒙的率军名单上,不会只见鲜于丹、徐荣和孙规列名。
就本话题来讲,刘备取四郡应该是赤壁后就立刻进行,一方面派遣关羽率众入汉水争荆北的襄阳,另一方面收降江南四郡,因此周瑜只得死攻江陵来争取南郡控制权,孙权为荆州死敌,孙刘联军破曹军,荆州人转投刘琦(刘备)的机会会比投向孙权为高,加上刘备需要迅速取得荆州的控制权才不会被孙权所吞并。如果讲周瑜笨到不取荆南而跑去与曹仁耗在江陵城下是有点不通,只有是取荆南不成才会选择下下之策去强攻江陵。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暴民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5
发表于 2009-10-20 23: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78 历山学士 的帖子
然而在西汉的高成县是在江南,但到东汉已经不存在高成县,以地理位置来看,高成县与孱陵同属一条水路,很有机会是并进孱陵,油水至华容入江是否等于华容有范围是伸进江南的陆地还是有疑问,入江的对面岸是华容能否也称是至华容入江,孱陵东和华容南面都是大范围的沼泽地,公安立城当也不可能在沼泽地,这江油口应还是在孱陵范围。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暴民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6
发表于 2009-10-22 23: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0 历山学士 的帖子
郡县变迁一定会影响到郡界,不可能郡界没有变化,从武陵佷山县入南郡来看就明白,多一个县或少一个怎可能没有影响郡界。
学士对于武陵郡界的解法也应该有误,《水经注》提及的武陵郡界应是西晋或更后期的武陵郡界而非东汉的武陵郡界,郦道元是北魏人,他用的地名到底是那个时期的叫法,对《水经注》不熟不清楚,从见到的部分,恐怕不是接近五六世纪的南北朝叫法也至少三四世纪西晋时的地名,如称乐乡城是属南平郡,在宜都郡时提及宜昌县,南平郡和宜昌县都是入晋后才有的叫法,《水经注》当也没有理由突然冒出时代更远的东汉武陵郡郡界的描述。而且也不能单抽一部分来看,应看前后文才能理解文中的意思。
「吴以华容之南乡为南郡,晋太康元年改曰南平也。县有油水,水东有景口,口即武陵郡界。景口东有沦口,沦水南与景水合。又南通澧水及诸陂湖,自此渊潭相接,悉是南蛮府屯也。」
前面讲的是平吴后的南平郡,后面的县或会是南平郡四县之一,即江安、孱陵、作唐、南安,这不一定是江安县,县有油水的还有孱陵县。从景水和沦水合流南通澧水来看,景口是当时武陵郡郡界并非没有可能,甚至可能是接近郦道元写作时期的南平郡或武陵郡,又或者是讲的不是前面提及的景口,是某一出水口,只是传抄漏掉了,只余口字。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暴民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7
发表于 2009-10-24 01: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2 历山学士 的帖子
按《水经注》的写法只能显示一是我们对武陵郡范围或景口位置的认知与郦道元有出入,一是当中有漏字,郦道元讲的郡界并非景口,从郦道元的笔法来讲不太可能突然讲了个与他所用完全不对头的汉代郡界出来。
而且学士的北魏至萧梁时期的澧水河道进一步向西南移动的说法也显示了当时的景、沦水是通向当时的武陵郡,那《水经注》的武陵郡界不是汉代的武陵郡界当没有疑问。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暴民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8
发表于 2009-10-26 16: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4 历山学士 的帖子
历代没有提出异议也不代表就一定是对,景口是否武陵郡郡界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讲都没有多大意义,不过漏字之说这也只是探讨问题的一种考虑。
或者不用称笔法,但郦道元用的称谓可是至少是西晋或以后的,这样当中的武陵郡也应该是西晋或以后的武陵郡,绝不会是两汉的武陵郡,或更清楚来说应不是我们谈到的东汉武陵郡。目前看到的地图标界都是近代的作品,这与当时的分界实际很难讲是一样。
学士也会讲「武陵郡界至南北朝景口东移后正好在景口而已」,则南北朝的郦道元讲的郡界也可能是南北朝的武陵郡郡界,郦道元作的是《水经注》并没有需要为武陵郡的郡界变迁多加注解,要读者理解内容也是以当时的地界为根据。学士讲的景口为两汉的武陵郡郡界正是豪无证据的猜测。
东汉的武陵郡就是你不认同在废南郡高成县把原高成县划进武陵孱陵县,公安城位置也不会是华容县地,当地还是位属武陵郡,《水经注》的南平郡是分华容之南乡为南平应当是错的,南平实是分南郡之江南所立。而且按理把夷水改属南郡,把油水全属武陵也是合理的划分法。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暴民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4
编号
289586
注册
2008-8-1
#9
发表于 2009-10-27 22: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6 历山学士 的帖子
要讲证据也请真的讲证据,《水经注》从来没有讲到武陵郡界指的是两汉时代,如果你的认知是景口在南平郡内部,那正好代表了当中一定有什么地方出错,有可能是南北朝的景口不是你所知的位置,或者根本景口就不是武陵郡界。一个南北朝北魏人的作品不会突然跑出一个两汉地界在内容中是豪无疑问的,郦道元对更名后的地名称谓都不是用回两汉地名,直接用当时人的称谓,不能因为这讲法与你的认知不同就把郦道元讲的武陵郡硬要看成是两汉的武陵郡来迁就你的讲法,尤其你更不认为当中有漏字的可能。就这两汉武陵郡的解法,你的思维方式与你批评的那些人有什么差别。
郡县变迁很多都没有留下丝毫记载,看《地理志》最多是知道县被编进那郡或大约在什么时候废置,正式的行政区范围也只有后人的猜测。你的郡界大都不变之说从武陵和南郡的变迁显示肯定是错的,行政区的转变可从方便管治来看,高成县在油水上游,废高成县后并进下游的孱陵县算是合理的推测,正如把在夷水上游的佷山改编进南郡也可能是这道理,下游的夷道在南郡,连上游也并进南郡。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4 00: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51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