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丕执政前后的魏国将帅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4-11 17:4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同样内容发了两遍。

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夏侯惇留居巢是为了监视张辽,这既不符合张辽的为人也不符合曹操的性格。中军的责任之一就是作为机动,哪里需要就派去哪里,这里面应该没有什么内幕。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4-11 18: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04-11, 17:52:50发表
曹魏的四征大过前后左右,夏侯征西,曹征南;其间张辽征东,于禁左,乐进都是右。谁要以为乐比前面2个征大,那可就要疯掉了。

蜀汉相反。沿的汉制。“大將军, 车騎, 驃騎和卫將军, 之后就是前后左右了。但是前后左右不常置,献帝给刘备作左将军之前,缺着就一直缺着的。后来吕布也是左将军,大家都左,也不怕重复了。

关于夏侯惇和张辽,我以为还不是监视那么简单。根本就是把兵多数兵放在夏侯手里。再有合肥大站重演的话。夏侯不如张辽能打,但是作为友军,把乐进、李典当年的角色再扮演一次应该没问题。

张辽自然是主帅,不过主帅兵比偏将少,呵呵,两个间不相统属,但是合作。

看起来是这么个部署啊。

张辽指挥夏侯的史料依据是没有的,反过来则更不合理。

而史料依据里面显示了两个人在同一大区,但是具体地址不同。

由此我得前述的分析结果。

夏侯只是都督二十六军,又没有都督某X州诸军事,根本没有权利对张辽指手划脚。

另,也没什么证据表明夏侯带的兵数量一定比张辽的多。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4-11 19: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xk8287于2005-04-11, 18:40:48发表
所谓张辽万余人指的应该是张辽在地方守军之外可以派的机动部队,事实上张辽督扬州军务,还可以调遣地方军。

张辽督扬州,出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4-11 20: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superzz_0于2005-04-11, 19:49:41发表
夏侯敦在魏官高早就有先例,邺破,其就迁伏波将军了.(这时候其他的将军们,要么是偏的,要么是行的)更早一点,元让当建武将军的时候,其实将领们都是校尉之流呢.
夏侯敦之所以很晚才当上前将军,王沈魏书有记载:魏书曰:时诸将皆受魏官号,惇独汉官,乃上疏自陈不当不臣之礼。太祖曰:“吾闻太上师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贵德之人也,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请,乃拜为前将军.从中可见一般
总之,我还是认为夏侯敦是曹魏武官中地位最高者.至于四征和前后左右的大小,现在已经无法考证,靠其他朝代的官制来定似乎不妥.我还是倾向于两者平级,不然陈寿是不会用转字的.古人写史书字字求准确啊

当时伏波、度辽的地位,和四征是一样的,这些都是历史悠久的名号,非普通杂号可比。

四曹魏都督制完全落实之后,外军将领一般都以征镇安平头衔都督某州诸军事。这样四征的地位就被大大地提升了。

因此,既然征东被曹休占了,张辽也只能转为前将军,这个位置比他之前担任的征东头衔,最差也是平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4-11 22: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5-04-11, 21:43:12发表
我赞同xk8287的意见,感觉廖化的看法过于机械了。
实际上,将军号并非纯粹的一种官职,除了四征等少数几个是地方军事长官的意义外,其余反而更象是荣誉称号。逍遥津之役,张辽和乐进、李典守合肥,谁指挥谁还很难说,至于夏侯惇督诸军,和赵俨一样,不一定非要军阶更高,当然严格意义上说也谈不上监护,只是一种通常做法(有时用亲信放心些,有时则是用一个能贯彻自己意图的人更自如些)。

另外,夏侯惇一直任职的是汉官,而其余多数人在曹操建国后则转任魏官,张辽由征东转前将军正是曹丕即位时,是否如此,很难说。

将军,荣誉称号?你当是八品武官也称将军的明朝么?

两汉时期将军都是要拜的,有了符就可以调动军队,都是手握兵权的煊赫职位。三国时尽管割据势力多如牛毛,大都自封某某将军,导致将军贬值,但对曹魏来说,它自己的这些将军还是很重的武官职。

上面说过,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的那二十六军,属于中军系统,而张辽则隶属外军,只要夏侯没有都督张辽所在州诸军事的头衔,他没有权利来指挥张辽等人----后来的曹休才可以这么做。张辽的位置,在地方军总管扬州刺史之上,因此曹操才对他讲“(扬州)刺史(温恢)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了。

至于张与夏侯的关系,“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增邑,假(辽)节。”因此我认为有战事时,夏侯惇是需要配合张辽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4-12 15: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眼镜于2005-04-12, 3:17:45发表
赵兄,征东皆屯扬州治所。

屯哪里并不等于督哪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4-13 17: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张辽之前担任的征东和之后的前将军是否等级不一样是需要分析的,我上面讲了,征东地位的提升是在曹魏都督制度落实之后的事情。,而张辽的征东并不是都督,因此不能讲他当过“二品”将军。

曹丕上台并不是一帆风顺,所以他对异姓将领心怀戒备也是有理由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4-14 12: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4-14, 10:36:24发表
什么叫可以并存?如果曹爽真的夺取了司马懿的录尚书事,那么为什么三国志和晋书既没有因此对曹爽重加谴责,又没有为司马懿被夺权而叫屈?你能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吗?

“迁(帝为)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与爽各统兵三千人,共执朝政。。。。。。乃以帝为太傅。以世子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帝固让子弟官不受。”

“帝寝疾,乃引爽入卧内,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

不是司马懿不想争,而是实在争不过。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6 21: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87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