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批判自虐史观,严打汉族虚无论——再论唐太宗李世民是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批判自虐史观,严打汉族虚无论——再论唐太宗李世民是
侯景
组别
女官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3
功绩
31
帖子
143
编号
28199
注册
2004-12-18
#1
发表于 2005-10-7 23: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批判自虐史观,严打汉族虚无论——再论唐太宗李世民是
上一次提到唐太宗李世民是纯种汉族人,似乎很多人不理解,今天有空继续来谈这个问题。
老侯以为,在对某个人到底属于什么民族作出判断之前,首先应该搞清楚一个很基本但是很重要的问题:即某些人所说的“XX民族”到底是否具备作为当时环境下的客观实体存在的条件?换言之,简单的说,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判定某个人属于“XX民族”,那么这个“XX民族”一定要存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是最起码的。如果这个所谓的“Xx民族”根本不存在于当时,那么再去狡辩说某人属于“XX民族”岂非胡闹?这一点,凡是稍微有点数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我们判断某一元素a是否属于A集合的前提条件是这个A集合必须存在;反之,如果集合A跟本就不存在,再强辩说a元素属于A集合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那么回到李世民身上,既然某些人口口声声说李世民有异族血统,那么这个异族——“鲜卑”当然必须得存在于当时。但是唐朝有没有鲜卑呢?还是先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显然的,唐朝不存在鲜卑族。
都知道中国的古代史的历史记录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当中最全面最系统的,(东亚绝大多数国家的历史研究都要以中国古代史籍的记载为坐标,无论日本、韩国还是泰国、越南都逃不过这一点。没办法,都是一个大系统下的衍生产物么。)那么就来看看史书的记载吧。当然,在涉及两晋南北朝历史的史籍中,肯定要出现鲜卑这一民族的活动痕迹。但是在唐朝呢?唐朝的鲜卑人在哪里?很遗憾,老侯看了这么多年的《资治通鉴》,也没有发现过唐朝以后的历史中有鲜卑族活动的记录。《资治通鉴》没有,那么唐代笔记中有没有相关的记载呢?很对不起,《隋唐佳话》、《大业拾遗录》等等书里面老侯也没有发现。(老六倒是给老侯找到几条唐朝涉及鲜卑的信息:“贞元五年,迁左仆射,充幽州节度使。时乌桓、鲜卑数寇边,济率军击走之;深入千余里,虏获不可胜纪,东北晏然。” 《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三》。武宗朝诛昆夷、鲜卑,牧上宰相书论兵事,言「胡戎入寇,在秋冬之间,盛夏无备,宜五六月中击胡为便」。《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七》。问题是关于这两条记载的可信度。所谓乌桓,大概存在于两汉时代。唐朝哪里来的乌桓?他们原先的地盘都在其他民族的占领下。至于这个昆夷,其实是商周时代的未开化的蛮夷小国。唐朝将昆夷/乌桓/鲜卑并列其实正是用历史上这些民族聚居的地域来指代当前这片地域上的民族而已,也正因此,恰好证明了鲜卑和昆夷/乌桓一样是不存在于唐朝的民族。此处所谓的鲜卑是地理概念而不是民族概念)
鲜卑可是一个拥有几百人口的曾经称雄于大漠南北数百年的强大民族啊,如果它继续存在于当时社会中,怎么能在历史记录中毫无表现呢?不要说像鲜卑这样强大的民族会在历史记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就算是吐谷浑,契丹,薛延陀,南诏……这些昙花一现的政权也会在史书中留下丰富的活动记录;甚至是弱小的,几百年来长期饱受欺凌的羌人、獠人也没有被历史忘记。但是唐朝并没有鲜卑族活动的记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唐朝没有鲜卑人!
试想一下,鲜卑这么庞大、这么强大的民族,如果它存在,怎么可能在史籍中会毫无记载呢?这么庞大的民族,如果存在,怎么可能不在历史潮流中产生激荡影响呢?
鲜卑这个民族根本不存在于唐朝。对于唐朝及唐朝以后的社会来说,“鲜卑”只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如同我们今天称匈奴人,其实只是一个历史概念,如果某些人非要跳出来说自己是匈奴人,只会成为社会的笑料。(去年一群傻B去向匈牙利政府请愿要求承认其匈奴族身份,结果连匈政府都不理他们,呵呵)
当然,有人会对唐朝是否存在鲜卑族继续提出疑问。比如,拿满族的历史来做参照。可是,问题是自从北魏孝文帝元弘改革以来,鲜卑人就与其他民族进行了全面广泛的通婚,这一点,与长期施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满清政权具有根本性的区别。也就是说,自从孝文帝改革之后,鲜卑作为一个稳定民族而存在的基本条件已经不具备了。——关于孝文帝改革,有一点需要说明,是打破民族界限鼓励通婚而不仅仅是放弃种族隔离,相对来说前者是积极的,而后者是被动的。在孝文帝改革之前,民族之间的通婚就已经存在,只是改革之后,这种情况更加普遍,完全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已。
这种民族的融合和鲜卑的彻底汉化,不光是血统的,同时也是文化的。
当唐朝建立的时候,距离孝文帝时代都已经一百多年了,哪里还有什么鲜卑人?
就算鲜卑人的最后一个王朝北周,也早已被汉族王朝隋所取代了,作为隋代以后出生的李世民,为什么背上还要背负一个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不存在了的民族。
不得不提到唐太宗的生母窦太后。
当然,窦姓姓过纥豆陵,可是那有什么奇怪的。东汉末年窦武之祸,窦章后人逃亡匈奴为部落大人,改姓纥豆陵,为什么一定有人说是假的呢?这种事情古代历史上发生很多的,偏偏到了李世民身上就是做假了?这是什么逻辑?
好吧,就算窦氏是鲜卑人,那又怎么样?李世民就是鲜卑人了?
北魏孝文帝元弘的老妈就是汉人!照这意思,孝文帝元弘早应该是汉人了。那他的后人怎么会不是汉人?元弘之后的北魏就更加是汉族政权了吧?
当然,有些辫匪肯定还不死心。又拿犹太人的事情来说事——你看犹太人都亡国几千年了,他们的民族还不照样存在?凭什么说北周亡了,鲜卑族就不存在了呢?
可是很重要的一点大概被某些人遗忘了。不错,犹太民族是在亡国之后几千年还维系着,但是人家靠的是什么?人家有《圣经》和犹太教!犹太族是典型的宗教民族,维持其存在的基本条件就是犹太教的信仰。可是鲜卑靠什么?鲜卑人跟犹太人是两种根本不同性质的民族。
当然,还会有人有疑问,明明几十年前还有的民族,为什么几十年以后说没就没了呢?
这种事情有什么奇怪的?战国时代的楚人秦人和中原都不是属于同一个民族,可是几十年后到了汉朝还有谁说秦人楚人不是汉人呢?秦人、楚人的后代,都是真正的汉族人。
同样的情况也多次发生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身上。鲜卑崛起之前,匈奴人还是草原的主人吧?可是鲜卑崛起才多少时间?就把漠南漠北的匈奴残余给吞下去了。这之后的大部分所谓鲜卑人,其实都是早先鲜卑和匈奴的混血产物。可是难道他们就不是鲜卑?
蒙古崛起之后没多少时间,契丹、党项这些曾经称雄一时的民族就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什么?难道契丹人党项人都被杀绝了?难道这些民族要被一个不剩地杀光才能算消失?
不是这样的。对于大多数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由于其本身区别于其他周边民族的文明特质与文化积淀往往不多,所以当处于劣势的时候,就往往很容易为其他优势民族所吸收消化。契丹如此,党项如此,鲜卑亦如此。
西夏当年为蒙古人所灭——倒不是说党项人被蒙古人杀光了。那些西夏遗族们在亡国之初或许还保留有一定的聚居传统以及民族文字。但是经过明朝几百年,民族特征逐渐就被磨灭了。到明末再去追寻李自成什么党项血统,实在没什么意思。如果到了今天,还企图要找什么党项族人,那就是荒谬了——说实在的,和那些非要在匈牙利找个匈奴族出来的SB估计差不多。
建匪之所以炒作这个问题,最大的目的是把人们对满清的痛恨转移到李自成身上,好减轻对其种族屠杀和种族隔离制度的批判和揭露。万恶清为首,当前的目标,反清是第一位的,汉人要团结,不能内斗。
其实很多人一直没有搞明白的一个问题是满清能否入关的关键是不是李自成,而是吴三桂是否降清。当然有人把吴三桂降清归罪于李自成抢了陈圆圆。然而吴三桂真是为了陈圆圆就去降清了的么?就像我们后来看到的汪精卫,难道仅仅因为争权争不过老蒋就去投降日本了?不是的。还是由吴三桂汪精卫这种人的本性决定。换成袁督师,难道也因为小妾降清?
还是引用一段以前说过的话:隋唐之后,世间已无鲜卑族——(鲜卑的兴起,本身就是靠融合匈奴来完成的,其最终也全部融入于其他民族之中)
鲜卑人入突厥者为突厥,入汉者为汉人,入吐谷浑者为吐谷浑
(吐谷浑早期确实是西迁的鲜卑人,但是居留河西和青海几百年后,早就和当地的羌人等混血了,实在不能再称之为鲜卑),
入铁勒者为铁勒。隋唐之后,作为民族主体的鲜卑已不存在。无论汉人,突厥,吐谷浑抑或是铁勒都有来自鲜卑的血统,然则汉人是为汉人,突厥是为突厥,吐谷浑是为吐谷浑,铁勒是为铁勒,汉人不是鲜卑,突厥不是鲜卑,吐谷浑不是鲜卑,铁勒也不是鲜卑。
侯景(侯景X、侯景改)
作于黄帝纪元四千七百零三年八月二十二日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9-8-8 00:03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侯景
组别
女官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3
功绩
31
帖子
143
编号
28199
注册
2004-12-18
#2
发表于 2005-10-12 22: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血统和文化共同维系民族的存在。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2 22: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31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