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政治和逻辑弱智者编剧的电影《战国》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政治和逻辑弱智者编剧的电影《战国》, 转自潇水博客
吃饭猛喷罗大傻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43
编号
281918
注册
2008-6-12
#1
发表于 2011-4-21 07: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政治和逻辑弱智者编剧的电影《战国》
由于不见这里有人评论《战国》,大概这部片真的太烂了,要么就是大家都顾着看《玉蒲团》没留意,傻子也是昨天才看了的,且把潇水大哥的博文发来,看看他对《战国》的评论。
我不抱什么幻想地跟人去看了电影《战国》(孙红雷等人主演的),于是果然也获得了不报幻想的丧气效果。真是求丧气得丧气,又何怨哉。按理说,烂电影是没有必要评价的,尽快忘记它就好了,不过呢,我还是写这一篇文章吧,试图从这个烂编剧编造的烂片里,挖掘一下现代的人性和水准。
平心而论,或者说,用不要太严格的标准来看,这个电影《战国》(准确的说,应该是孙膑与庞涓的故事,还不是整个战国)中的演员们,演的还不错。因此,半路就离席的观众倒还没有。不过,当演完的时候,叹为观止,不想走的观众,应该也没有。
主要是烂在编剧上。
古代的史料,在演电影的时候,当然可以改,不过,改成什么样,也就反应了一个时代人的面貌和水准。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按照史料,也很简单,就是这样的,庞涓先是到了魏国当将军,他自以为不如自己的同学孙膑,于是就偷着把孙膑召来,给孙膑捏造了罪名,把他的脚给砍了(史记说的很清楚,是断其两足,在诸子的文章中,也说孙膑膑脚,当时的膑刑分三种,一是去掉膝盖骨,一是砍掉小腿及以下,一是砍掉脚。孙膑是第三种,电影上是挖掉了他的膝盖骨——由何云伟操刀,这固然是不对的,但是这个固然我也不需计较之),这样孙膑没了脚,又是罪人,固然没有再出来作官的机会。通常这样的人,没法通过交往使自己名声显赫得到 国君的重用。庞涓也就少了个竞争对手。
从这史料上看,砍孙膑脚的事情,魏国国君魏惠王是根本不知道也没参与的。
随后,孙膑虽然是罪人(刑徒),还是去见了齐国到魏国来的使者,使得对方从谈话中了解到自己的才华,于是偷着把他运送到齐国效力。史料上的故事也就是这样。
这段故事,在明朝人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里被改编成这样:庞涓为了得到武学秘笈《孙子兵法》,就暗中到魏惠王那里诬告孙膑,使得后者下令治罪孙膑,砍了孙膑的脚。随后,庞涓则装好人,鼓励身残志不残的孙膑坐在家里当作家,给庞涓默写《孙子兵法》。其实《孙子兵法》在当时算不得多么稀奇难得的书,孙子写出它来就是给人看的,涓作为魏国武官最高级别的将军,应该很容易查阅到它。但是,明朝小说,就这么讲。
孙膑傻乎乎地开始默写这本虚无飘渺的兵法,不料庞涓性急,再三催促,引起孙膑疑心,一打听,终于明白了,狗日的老同学庞涓是想利用我啊。于是他一边烧掉他已写成的“真经”,一边装疯卖傻,摔碗骂人,狂癫不已,表现出走火入魔的症状。为了迷惑庞涓,他还爬到猪圈内,去与猪共舞,捏着猪屎嘻嘻哈哈地吃。终于找机会被齐国人搭救去了齐国。
这段“诈疯魔”的故事,固然也是明朝人的小说里编的。
从明朝人的改编里,我们可以透析到明朝的社会,那就是互相之间为了土地利益巧取豪夺,欺诈利用,伪善和真恶,散布在明朝社会中成为社会丑恶现实。这种擅长欺诈,也许还不如战国时代的庞涓,硬是干脆蹬着眼把孙膑的脚砍了来的痛快。
战国时代和春秋不同,战国时代布衣开始崛起,布衣们和春秋时代的国君及其贵族不同,不太看着仁义忠孝信这些贵族价值观,布衣们崇尚的就是立功,追求事功的结果,在这过程中,可以抛弃仁义信义这些从前贵族的价值观。比如苏秦、张仪就是这样的,他们都建立了功业,但是都被当时的贵族价值观者所批评和轻蔑。庞涓也是如此,为了自己在魏国立功,因为怕孙膑在社会上存在着,未来一不小心,贤名超过自己,自己就没了立功固爵的机会,所以,硬直截了当把孙膑砍了脚。
这种布衣的残忍,和对原则的忽视,大约是从战国时代开始的。春秋时代的士人,对于主子还很效忠,至死不渝,但是战国时代,主子一失势,门客们全跑了,主子一重新得势,主子们又全回来了。可见,战国的布衣,已经是一种唯利是图和唯功利和结果考虑的人性观了。
但是,相比于明朝的人温和伪善狡诈欺骗性的布衣的风格(表现为庞涓为了兵法而骗孙膑,孙膑为了活命而吃猪屎骗庞涓),战国布衣的唯利是图,更加原始、直爽和野性一些,战国的庞涓是硬刀子直接砍人,而明朝人编的庞涓是软刀子、笑面虎地害人和骗人。这就是明朝布衣的人性,和战国布衣的人性的不同吧。在我看来,笑面虎和欺诈,更加可耻。
现在不要走题,赶紧说我们的编剧,在这部今人编的实际内容就是讲孙膑庞涓的故事的电影《战国》中又是怎么编的了呢。他大约也觉得明朝人说《孙子兵法》,这个有点无厘头,于是,他改让庞涓逼着(诳着)孙膑写《鬼谷兵法》。这不是重点,他说,庞涓要这书的目的,不同(跟明朝人编的不同),不是为了自己夺书好成名立功,而是庞涓看到了当时天下互相打,列国鏖战,都是因为各个国君贪婪和坏,如果把魏国、齐国等等各国的国君都杀了,天下就太平了。而为了能做到这一点,他需要孙膑给他写出《鬼谷兵法》来帮助他,因此逼害孙膑写。
这一下子就不同了,所以,这里庞涓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天下,所以电影也就演的,层面丰富了,庞涓在逼害孙膑的时候,既带着仁心和不忍,又带着为天下人考虑的大仁心。总之,这个“坏人”就坏得特别和丰富了。后来,插说一句,庞涓在马陵道被敌人(齐军和孙膑)埋伏,没有退路的时候,庞涓也不决战,而是立刻为了士兵们的活命,就宣布投降。这也和他前面的大仁心,是一脉相承的。(不过,也不很一脉相承,他为了天下太平的大仁心,敢于牺牲孙膑,逼孙膑写兵书,不写就挖膝盖,那现在为了天下太平的最高目的,为何不能牺牲手下的士兵,在马陵道下决战一下呢。乱七八糟,似是而非。)
接着说庞涓的这个观念,编剧给他按造的——要杀了所有七国的国君,这样天下就不再争端,人民安康太平。我觉得这简直是不值得一驳,比痴人说梦都不如。首先,你即便杀了国君,国君还有一堆儿子可以继位。其次,杀了诸侯国君,只能导致天下极度混乱和暴力冲突。就象现在日本国君,美国总统,法国总统同时被杀掉,世界就得大乱一样。编剧居然叫庞涓抱着这么一个解决天下出路的社会观和人生大宗旨,这反应了什么呢?这只能反应编剧把观众当弱智,却恰恰反应了自己是弱智。
同时,他反应了中国人的政治思考的习惯和水平,普遍的低下的现状。还是这个老套子,觉得七国混战,没有这些国君了,就不打仗了,太平时代就来了,这个老套子,在从前最早的张艺谋的荆轲刺秦王的《刺秦》里边,就是这样的主题和宗旨,过了十来年,还是这个主题和宗旨。中国人的政治思考能力和习惯和结论,实在是一点进步也没有。
这就不免让人想到这样的推论:譬如现在有很多贪官(就象战国七雄的很多贪婪的君主),把这些贪官杀了,就天下太平了,社会大治了。这就是中国人关于政治思考和社会思考的全部结论。可悲啊,可悲啊。自己愚蠢和弱智,自己不思考不算,还找了一个古代的代言人,让荆轲、庞涓也这样思考,也抱着这样的宗旨。
这样的历史观和社会观算什么呢?只能算垃圾罢了,它连被批驳的价值都没有,只有供我们看到现代中国人政治生活和政治思考的极端幼稚、白痴,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深入思考的冲突和欲望,而是装腔作势,假仁假义,以为说说杀掉坏国君和坏贪官,这谁也不会反对,政治上最正确,于是好了,就拿这个当主题吧。说来说去,是个不思考,是个拿别人的意见,主旋律的简单意见,当自己的意见,以为说说“和平”,追求追求“无争”“和平”,就是万岁和正确,最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想,简直该得诺贝尔和平奖了,其实只是反应了奴性和没有思考能力罢了。自欺欺人,骗人骗自己,拿观众当弱智,唉,居然给庞涓按了这么个奋斗宗旨。
相比于明朝人编的故事里边,叫孙膑装疯卖傻以避祸,算是用诈了,但是显得很龌龊,教着大家诈疯魔地用诈,这样的小说在明朝畅销,使我们怀疑明朝人的人心,一点都不明,只是黑和暗。当然,也显出了可怜。而现代人编的这个高喊“和平”“无战争”的空口号,杀了列国国君,这样天下太平,反应的则是现代人的习惯了喊空口号,虽然自己都不信,但还拿出来骗人骗自己,自己完全没有思考能力和思考欲望,这样一个精神上白痴的悲哀现状。如果说明朝人是善骗,那么现代人是善于假大空和没脑子和唱高调。以人家爱听的高调,就当作自己的思想了。
这只是这个电影中的一个宗旨和观念性的东西,若说起具体的情节来,那还得更费太多的口舌了,一一批评起来,实在不值得。只说一个相对重要的吧。这部电影,有一个根本的本末倒置的地方。它所编剧和描述的,是庞涓这个有大仁心和追求杀掉列国国君以求天下太平的人,最后却破产了,破产的原因,是他在要投降的时候,齐国的老将军田忌,而暗中有阴谋(具体什么阴谋,电影也没交待明白,总之是政治或者列国的大野心了,因为是不能自圆其说的阴谋,我也不细说也没细看),于是,硬还是把要投降的庞涓,给放滚木雷石给砸死了。而孙膑呢,这时候虽然刚刚战胜了庞涓,但是孙膑却在山顶上,看见了田忌老将军这个老狐狸的阴谋,于是他从轮椅上蹭下来,毅然跳山崖自杀死了。和山崖下面被砸死的庞涓及其军队,一起死去了。
这里,孙膑死的实在是无厘头和没法解释——恐怕只有编剧他那个石头脑袋能理解。追求这样的悲剧效果,除了能反应编剧很残忍和变态以外,实在不会有什么悲剧的震撼效果和感人力量。
大约孙膑的死,可以视为一种破产,就是庞涓和孙膑,这两个布衣,虽然价值观和社会观不同,但混入了政界,追求的都还是个不同层次的善良和仁,是和平和仁,结果,庞涓注定是被齐国老贵族田忌给阴谋消灭了(借助孙膑指挥这场战斗的智慧——其实马陵之战孙膑具体的智慧,电影根本没表现,没充份表现,这个不多说),而田忌令庞涓的破产,反应了国家高层的邪恶和阴谋和背叛成性和污浊,孙膑在这种无力的情况下(他心爱的女人又被齐王硬抢了去了),于是,只有一死,来表示抗争。
这就是我说的了,这是本末倒置。这部电影,(本身没什么主题),似乎要说,国家和高层和贵族们,都是贪婪、邪恶、卑污、利用人、残忍善变,随时背叛,而下面的布衣,如庞涓和孙膑,则在这样的政治高层大背景下,只能沦为被反复利用的棋子,最后虽然号称多智的孙膑,也一样被利用弄得只有一死了之。
这大约是这个电影要说的,至少是,它给人的印象它要说的是这个(如果它在漫长的两个小时的影片中有个主题思想的话),但是这个有什么意义呢?是想控诉旧社会的统治者都阴险、狡诈、利用人,背叛和无信吗?那么,控诉这有什么用呢?如果控诉也可以,但前提是旧社会确实是这样的。而旧社会——具体就是当时的战国,是这样的吗?回答则是,根本不是。
当时的情形恰恰相反,当时国家和高层贵族,并不是所谓的狡诈、无信、背叛、利用,恰恰相反,普遍来讲,战国的君主和贵族,继承了春秋时代的君主贵族的历史惯性和传统,带有普遍的如贵族孔子倡导的仁义礼信等贵族价值观,反倒是当时的布衣,为了能出人头地,博取功名利禄,于是不择手段,只重结果。所以,实际情况不是高层坏,中层的精英和布衣善,而恰恰是相反。我不能说战国的君主各个都是好的,但也绝不是这个电影所塑造的这样。
这个电影同时把魏国国君魏惠王也塑造成了一个老奸巨滑、凶险残忍的简直周扒皮一样的形象和言语。这也是恰恰相反了。篇幅所限,我就不说战国君主如魏惠王和齐威王(本电影中的齐王)是如何的为人了,只简单说一句,作为世袭制的又是列国争强的君主,他绝对不能肆无忌惮地残忍、狡诈、动辄背叛——乃至背叛下面的布衣精英,这样,国家怎么能有长效的竞争力。世袭制下,除了一些基因变异有问题的君主,其实都重视一种能使国家长久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做人和治国的准则。反倒是布衣,只追求自身本人半辈子的一时爽快和幸福,会残忍、狡诈、背叛——如《史记》记载的庞涓先生就是这样。
所以,这个电影对当时高层和中层布衣精英的塑造定位,刚好弄反了,弄反了也不怕,如果能说明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也好。但是,这对现实又没有什么意义。说没意义,也是有一点意义,那就是本文写作的目的和主题,只有一点用于研究现代人心态的作为材料的价值的意义。这部电影,把列国的国君(着重是魏惠王和齐威王)以及高层贵族,描述成一种普遍的黑暗、背叛、狡诈阴险和利用,而布衣精英则抗争无力,只能走向被利用和破产和死亡,那也就反应了现代人——至少是这个编剧先生,他潜意识里,普遍地对社会总体环境的没信心、不认同——这里我就不往下多说了。
或者,同时,他反应的是现代人对整个社会的无信心。这部电影,暗藏在孙膑和庞涓两人背后,是齐国和魏国高层的种种乱七八糟的阴谋(一个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虽然这些阴谋,电影根本没交待明白,我们也懒得细看),也说明,现代人对现代社会普遍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反应的是当代中国——不管是津津乐道于欺诈和背叛,还是客观就是多欺诈和背叛,总之就是这样一个大环境,逼得孙膑只好跳崖了。看这个电影,果然使我们获得了丧气的效果。我倒不是说这个电影编剧多么了不起,想折射什么社会现实。我说的是,这个电影只有资料价值,从他无意识的(或者说潜意识或者默识的认识)可以看出现代的中国人面临和身处的,就是他电影中描述的齐王和田忌和魏惠王那样的一种有势力者不可信任和无序状态。只有研究价值,看到了中国的社会情况罢了。
所以,我说,改编古代故事和史料是可以的,但这种改编,必然也就反应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可惜,我们从这个电影中看到的,就是这个丧气的风貌,先是让庞涓持有那么一个唱高调的没脑子的没思考的没政治基本常识和基本思考的追求“和平”的无聊的东西,随后又似乎再现有势力者都是昏坏无信黑乎乎的大背景和环境。当然,我不是说编剧是自觉有意识的体现这一点的,他的那个脑子,从其它电影情节的水准来看,根本没这个细胞,他只是显微镜下,供我们看的材料。
至于这个电影中情节上的无聊和不合理,轻重不当,我就不再多说了。那是所谓情节设计上的水平泛泛和草率粗疏。比如天狗吃太阳,从而让己军趁当时天黑了一会儿就混入敌军取得胜利,比如国君给饥民赊粥却趁机从中判断谁是刺杀孙膑的刺客(国君用欺诈的方式给老百姓赊粥,这是治理国家的办法吗,国君能同意这么干吗,不过是一个酷吏的小狡诈,却按在了大军事家孙膑的头上当作他的智谋来欣赏,呵呵),比如孙膑一会儿傻一会儿聪明中间并无类别和条理同时还低俗好色,比如马陵道居然是那样险峻的山涧沟谷而庞涓进入之前不知道先派斥候部队侦察前方道路和分兵对前方的各高地进行控制,然后方才进入,于是固然等着敌人在山顶推石头砸他(其实,孙膑是通过前面一系列的设计,使得庞涓轻敌,方才进入这样的险道之前而不知先侦察戒备一下,但是电影也没演,庞涓因此就是个白痴,根本没有任何将才之料了,死了也引不起什么悲剧的效果,不过就是死个糊涂蛋和偏执狂罢了),以及赛马还毒死了一匹马,等等诸种编剧设计的情节,全不高明,全不合理,真是玩闹一样。这样把观众当二百五对待的本子,导演居然就这么拍,还找了一堆明星,除了告诉我们,现在的影坛和导演,都被一些根本没知识、没能力也不负责任的人霸占以外,以及我们的电影评论界根本尽不到任何责任,此外,就什么也告诉不了我们了。
总之,结论是,中国人拍的电影,一个都不要看。这是真理。除非闲的没事,想刺激一下自己的大脑,污辱一下自己的智力,体验一下劣等的东西有多劣等,那是实在没有看的必要。据说中国还要再建一些电影院,我觉得,那不过是暴殄天物罢了。
[
本帖最后由 吃饭猛喷罗大傻 于 2011-4-21 21:04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8 13: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63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