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重新开帖,讨论明朝司礼监与内阁, 约战三红
性别:男-离线 堕落的战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280892
注册 2008-6-5


发表于 2008-6-6 14:4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重新开帖,讨论明朝司礼监与内阁

为了不把关内侯的帖子引向歧路,特开新帖。

明朝建立之初,原有一个中书省作为最高中枢机构。中书省的首脑是左、右丞相

。但农民出身的太祖朱元璋总是消除不了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总觉得位高权重的

丞相对自己的无尚权力构成了某种威胁。到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终于以

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名,把中书省的官员几乎杀了个干净,并从此取消了中书省

,不再设相,一切国家政务均由皇帝亲自管理。后来,朱元璋又重申了自己的决

定:“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

重刑。”《明太祖实录》所以后来明代再没有设丞相这一官职。

但没有了丞相,丞相的工作还要有人做。
在朱元璋的时代,他比较勤奋,于是把所有工作都自己扛。
到朱棣的时候,就没有他老爸那么勤奋了,于是就设立了大学士来帮忙。
由于这些大学士们的办公地点在皇宫大内,所以通常被称为内阁。
初期,可以称这些大学士为皇帝的秘书,因为他们品级较低,其职掌为“预机务

,出纳帝命,率遵祖宪,奉陈规诲,献告谟猷,点简题奏,拟议批答,以备顾问

。”

但明朝中后期,皇帝越来越懒,有的喜欢游玩、有的喜欢修仙,有的喜欢当木匠

……没有几个喜欢自己本职工作的。
于是,内阁的重要性就越来越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堕落的战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280892
注册 2008-6-5


发表于 2008-6-6 14: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下面说说太监。
朱元璋喜欢事事亲为,连大臣都不太信任,更不要说太监了。
到了朱棣的时候,因为对文臣的不信任(他总是忘不了文臣说他的天下是“篡”来的),而更喜欢用自己熟悉的太监来办差。连出使西洋都用郑和领头而不是找个文臣武将,这在明之前是没有的。
朱棣的子孙后代对太监也是非常有爱的,皇帝最信任的人,多半不是学富五车的文臣,也不是勇冠三军的武将,而是无才无能(其实也未必),身体有缺陷的太监。而明朝的大臣们,也非常喜欢找皇帝的麻烦,于是,皇帝索性把大部分的事情,交由太监们与大臣沟通。

这些人就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在一般情况下,充任秉笔太监需要有相当的学历和资历。他们大多是幼年入宫,在内书堂受过相当严格的正规教育,因而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内书堂毕业后,再分拨六科廊写字,在这个大体上相当于宦官人事管理局的机构里,一个写字宦官可以积累相当丰富的行政和文书经验。经过在六科廊多年的历练(常常是二三十年),最有出息者又能进入文书房。文书房平时只有宦官八到十名,虽然主管的只是传递、启封、记录中央各部门及各地的本章一类收发工作,但因为处在政治信息流通的咽喉要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文书房的各位官员在这里能够学到有关国家公文的极其丰富的知识,既包括形式方面的,也包括内容方面的,从而就逐渐窥测出这个帝国政治的精微奥妙之处。由于这样的原因,文书房人员照例可以按顺序升为司礼监秉笔。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般就是宦官生涯的顶峰,其中的最幸运者在秉笔多年之后还可望升为东厂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堕落的战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280892
注册 2008-6-5


发表于 2008-6-6 15: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司礼监首席号称内相,
内阁首辅号称外相,
他们共同承担了以往丞相的工作。

由皇帝、内阁、司礼监构成了一个三角形,驾驭了明朝这辆破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堕落的战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280892
注册 2008-6-5


发表于 2008-6-6 15: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6-6 15:24 发表
关于司礼监和内阁的关系,偶以前貌似曾经说过。

内阁这个秘书班子,负责票拟,也就是负责起草诏令,凡是皇帝应当下达的政策、指示、意见,全部由内阁起草。

司礼监这个秘书班子,负责批红,也就是对于内阁 ...

内阁是起草政策,然后决定权在皇帝,由于明朝的皇帝懒,所以很多时候就由太监们代劳了。

在经济政策方面,司礼监也有很大的权力,靠着皇帝撑腰,很多事情都不通过内阁,直接就办了。

当然了,收上来的钱也进了内库,而不是国库。

至于六部,只不过是执行层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堕落的战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280892
注册 2008-6-5


发表于 2008-6-10 11: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6-6 15:12 发表
司礼监是内朝,内阁也是内朝。这两个不过是皇帝的两个不同的秘书班子而已。

在内阁这个班子坐大后,皇帝不放心了,于是又建立了另一个秘书班子以制衡,如此而已。

内阁大学士当然是国家承认的官职,可是,这个官职的品级只有5品,这点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直到明朝灭亡内阁大学士这个官职在组织上,在制度上,在法律上都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这点从未有所改变。

只不过比较诡异的是,这个五品小秘书的权力却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垄断了整个政府。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是国家行政体系出了问题,而不能由此证明这个小秘书就是合理合法的政府首脑。

所以,为了解决这种近似于荒谬的尴尬局面,直到明朝灭亡,都一直让六部尚书兼任大学士。

对红字部分,我还是有些不同意见。

内阁大学士品级虽低,但历来的大学士,都不是从六品官员升上来的。

在当大学士前,大都是六部的尚书、侍郎,是一品二品的大员。

所以,他们并非是五品小秘书,而是实实在在的一品大员。

司礼监首席太监和内阁首辅共同分享了丞相的权力,太监的确是实实在在的皇帝内臣,内阁首辅却是合理合法的政府首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堕落的战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280892
注册 2008-6-5


发表于 2008-6-11 10: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8-6-10 20:59 发表

历来?至少洪武朝和永乐朝的大学士们不是这样吧

这里说的司礼监与内阁,都是明朝中后期。

洪武朝的太监也无大权。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05: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2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