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风神无名 于 2010-10-19 08:56 发表
那上官剑南原是韩世忠部下的将领。秦桧当权后岳飞遭害,韩世忠被削除兵权,落职闲住。他部下的官兵大半也是解甲归田。上官剑南愤恨奸臣当道,领着一批兄弟在荆襄一带落草,后来入了铁掌帮。不久老帮主去世 ...
风神考据狂流窜到这里来了啊~居然忘了这段了,我总记得上官剑南和军队有点关系的,看来是带着一部分人加入了铁掌帮而已,和王屋派还是不能比的:
『 原来王屋派掌门人司徒伯雷,本是明朝的一名副将,隶属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部下,抗拒满洲入侵,骁勇善战,颇立功勋。后来李自成打破北京,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司徒伯雷领兵与李自成部作战,奋勇杀敌,攻回北京。当时他只道清兵入关,是为祟祯皇帝报仇,哪知清兵却乘机占了汉人的江山,吴三桂做了大汉奸。司徒伯雷大怒之下,立即弃宫,到王屋山隐居。司徒伯雷武功本高,闲来以武功传授旧部,时日既久自然而然的成了个王屋派。那是先有师徒,再有门徒,与别的门派颇不相同。说起司徒伯雷的名字,张康年等倒也曾有所闻。 』
司徒伯雷当时就是副将,在成立王屋派之前就能被冠以“武功本高”字,后来还能成为一派之祖,让京里的张康年等人都有所耳闻,说明武将中武功也能有很不错的。
——————————————
又看了一下铁掌帮的原文,还存了一个疑点,原文是“上官剑南愤恨奸臣当道,领着一批兄弟在荆襄一带落草,后来入了铁掌帮。”这儿就有个问题,我第一眼看下来,“后来入了铁掌帮”的主语大概是“上官剑南 & 他的兄弟们”,后来仔细看才发现,这儿就一个句号,按照学生时代语文老师教的,如果是“主+谓+宾,谓+宾,谓+宾。”这样的结构,三个逗号分开的部分的主语应该都是最初的主语,这句话如果扩充一下就应该是:
“上官剑南 愤恨 奸臣当道,上官剑南 领着一批兄弟 在荆襄一带 落草,上官剑南 后来 入了 铁掌帮。”
三句话的主体既然都是“上官剑南”,那应该就和他的兄弟们武功,入了铁掌帮的也是上官剑南本人而已(如果是他和兄弟们都入了铁掌帮,最后一句应该改成“后来带着他们入了铁掌帮”等等),所以铁掌帮除了他以外应该都和军队无关了,特别是说到武功,铁掌帮主要的武功“铁掌”和“铁掌xxx”(比如“铁掌擒拿手”之类的)也未必是上官剑南从军队中带出来的吧,反正讨论军队武功的话铁掌帮不是一个好例子……
[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10-10-19 10: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