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拿《射雕》中哲别的战力去衡量其他书本中的中原武将,明显是错误的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10-18 14: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以前做金庸武功体系的时候,还专门创过一个“大宋官军”的门派或者说类门派,其下的武功有(这个东西当时没做完,所以不全,看到问题请包涵):

————宋家官军————
此处仅罗列宋朝官方军队所传的一些武艺,并无此具体门派。
【拳】
太祖长拳:天龙八部中萧峰在聚贤庄对阵玄难时双方所使用,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在江湖上流传颇广,有‘千里横行’、‘冲阵斩将’、‘河朔立威’等六十四招,但每一招都是相互克制。另在神雕侠侣中被杨过请来的“信阳府赵老爵爷”曾提到过其为宋朝宗室后裔,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和十八路齐眉棒是家传绝技。
【指】
岳家散手: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曾使用过,连城决中花铁干曾使用过。射雕英雄传中欧阳峰曾提及其为岳飞传下的武功。
【枪】
杨家枪法: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从祖上杨再兴传下的枪法,共七十二路,招式有‘毒龙出洞’、‘回马枪’(可能不在72路之内)、‘白虹经天’、‘春雷震怒’、‘起凤腾蛟’、‘行步蹬虎’、‘朝天一炷香’、‘孤雁出群’、‘凤点头’等。后杨铁心失踪,丘处机按和杨铁心试枪时见得的部分正宗杨家枪法传给杨康,杨康在比武招亲一战中对抗郭靖时使出。另按说岳记载,杨再兴是杨家将后代,杨家枪法是祖传,金庸书中无此记载。碧血剑中荣彩也曾使过杨家枪法中的一招‘灵蛇博击’(怀疑“博”应为“搏”)。
呼延枪法:射雕英雄传中军中流传甚广的枪法,全金发传授给郭靖,郭靖以此战胜黄河四鬼老四“丧门斧”钱青健。
岳家神枪:碧血剑中袁承志曾跟倪浩学过的枪法,曾对敌胡老三时用火叉使过,招数有‘举火撩天’等(袁承志用火叉时还曾使过‘毒龙出洞’一招,但和之前崔秋山使的一招叉法同名,故而在此取消,参“华山”【叉】部分)。另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使呼延枪法时候旁白提到过“岳家枪法”。
【棍】
太祖棒:天龙八部提及太祖长拳时顺带提及,同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在江湖上流传颇广。另在神雕侠侣中被杨过请来的“信阳府赵老爵爷”曾提到过其为宋朝宗室后裔,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和十八路齐眉棒是家传绝技。
(关于“信阳府赵老爵爷”,神雕侠侣中原文为“信阳府赵老爵爷乃宋朝宗室后裔,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和十八路齐眉棒是家传绝技,他是袭爵的清贵,向不与江湖武人混迹。”,此人在射雕同人《射雕之大宋天下》将其定义为“清远侯”赵柬字柬之,被朱子柳打败后不在江湖露面。)


另外“呼延”后来还有个武功“呼延十八鞭”,在《鸳鸯刀》中提及,自称也是源自当年的北宋大将呼延赞,不过这种话不能全信(比如韩晓莹的“越女剑法”还自称源自阿青呢,但是到了神雕里完全是个三流剑法),所以存疑,没写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10-18 15: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外,常遇春、徐达之类的,人家本身就是明教教众,虽然以前也写过教派、帮派和门派的区别的,不过多少还是有传授武功的。
倒是鹿鼎记的王屋派这种先军队后门派的,倒是可以参考一下;好像以前记得铁掌帮也是这样的,不过刚刚翻了一下书倒是没找到具体的介绍,存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10-19 09: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风神无名 于 2010-10-19 08:56 发表



那上官剑南原是韩世忠部下的将领。秦桧当权后岳飞遭害,韩世忠被削除兵权,落职闲住。他部下的官兵大半也是解甲归田。上官剑南愤恨奸臣当道,领着一批兄弟在荆襄一带落草,后来入了铁掌帮。不久老帮主去世 ...

风神考据狂流窜到这里来了啊~居然忘了这段了,我总记得上官剑南和军队有点关系的,看来是带着一部分人加入了铁掌帮而已,和王屋派还是不能比的:
『  原来王屋派掌门人司徒伯雷,本是明朝的一名副将,隶属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部下,抗拒满洲入侵,骁勇善战,颇立功勋。后来李自成打破北京,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司徒伯雷领兵与李自成部作战,奋勇杀敌,攻回北京。当时他只道清兵入关,是为祟祯皇帝报仇,哪知清兵却乘机占了汉人的江山,吴三桂做了大汉奸。司徒伯雷大怒之下,立即弃宫,到王屋山隐居。司徒伯雷武功本高,闲来以武功传授旧部,时日既久自然而然的成了个王屋派。那是先有师徒,再有门徒,与别的门派颇不相同。说起司徒伯雷的名字,张康年等倒也曾有所闻。 』

司徒伯雷当时就是副将,在成立王屋派之前就能被冠以“武功本高”字,后来还能成为一派之祖,让京里的张康年等人都有所耳闻,说明武将中武功也能有很不错的。

——————————————

又看了一下铁掌帮的原文,还存了一个疑点,原文是“上官剑南愤恨奸臣当道,领着一批兄弟在荆襄一带落草,后来入了铁掌帮。”这儿就有个问题,我第一眼看下来,“后来入了铁掌帮”的主语大概是“上官剑南 & 他的兄弟们”,后来仔细看才发现,这儿就一个句号,按照学生时代语文老师教的,如果是“主+谓+宾,谓+宾,谓+宾。”这样的结构,三个逗号分开的部分的主语应该都是最初的主语,这句话如果扩充一下就应该是:
“上官剑南 愤恨 奸臣当道,上官剑南 领着一批兄弟 在荆襄一带 落草,上官剑南 后来 入了 铁掌帮。”
三句话的主体既然都是“上官剑南”,那应该就和他的兄弟们武功,入了铁掌帮的也是上官剑南本人而已(如果是他和兄弟们都入了铁掌帮,最后一句应该改成“后来带着他们入了铁掌帮”等等),所以铁掌帮除了他以外应该都和军队无关了,特别是说到武功,铁掌帮主要的武功“铁掌”和“铁掌xxx”(比如“铁掌擒拿手”之类的)也未必是上官剑南从军队中带出来的吧,反正讨论军队武功的话铁掌帮不是一个好例子……

[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10-10-19 10:1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10-19 10: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恐龙3 于 2010-10-18 18:38 发表
2:而射雕里的越女剑法是唐朝剑术家改进的,当然就是根据这些影子改出来的,和原来阿青的剑法基本可以说是脱离了关系

既然如此,我觉得其他号称是呼延赞传下的“呼延十八鞭”啦,号称是燕青传下的燕青拳之类,是不是真的还真的有点问题。
说句题外话,古代人喜欢托名某某所作(也就是伪作),一般托个黄帝啦,老子啦,孔子啦,硅谷子啊不是鬼谷子啦也就算了,起码他们都算饱读诗书,有的也的确作过很多文字,勉强也算说的过去,但是在古代有一人,活着的时候还是个武将,文学水平比刚脱离了文盲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对四书五经都不能熟读,年纪老大了还时不时的要看几眼,就这样一个人,死后却写了二三十本书,你道此人是谁?就是居然能得享孔庙和孔夫子并称的关羽……关羽活着的时候一点文字也没写过,死后还能写下几十本书(在古代出书不容易,能写上1、2本书的就是大贤了),可谓神奇啊……所以号称是某某传下的东西,真实性还真难说,不过金庸的世界金庸就算是上帝,他老人家在旁白说的话一般都算他是8成真的吧,所以一般归纳的时候也能算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10-19 10: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0-10-19 10:10 发表


金圭子是不是阿碧?
关公多会儿写书来着?只知道现实的武术界中有春秋大刀,没听过关公写书。

阿碧是谁?“碧落赋”?
你看我注册时间就应该知道我是什么时候来论坛的啦,我这个名字02、03年就在各大论坛使用了(最早应该是在“日本游戏攻略大全”),又不是谁的马甲。

你没听过关羽写书是你自己没听过而已,又不能否认伪托关羽名字的著作不存在,这种作品真的很多,比较出名的有《关帝永命真经》、《忠义经十八章》、《关帝觉世真经》、《关帝明圣经》、《戒士于文》、《关帝全书》等等,多为道教书籍(原来关羽和张鲁还是一个门派的=v=),其中《关帝觉世真经》甚至能和道家的另外两篇《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并称为三部流传最为广泛和最受尊崇的经典。另外看这些个作品的名字就和《黄帝内经》《黄帝素女经》蛮像的吧。

随便baidu了两篇:
    ◎增添了关羽的“儒者气象”
    不管关羽的神龛造像多么儒雅,历史上的关羽毕竟是一介武夫,没有文字著述传诸后代。各部正史的《艺文志》或《经籍志》以及官私藏书目录均无著录,《宋史·岳飞传》还明确说:“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这同宋朝“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是格格不入的。而当时有关关羽的文学艺术作品正好弥补关羽形象的这一缺陷,从而使关羽允武允文,更加完美。
    据裴松之《三国志注》引《江表传》,“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宋元文学艺术作品据此演绎关羽的“儒者气象”,《三国志平话》介绍他说:“喜看《春秋左传》。”杂剧中关羽每每自报门户:“一介寒儒。”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羽儒将风度十足。无名氏《关大王月下斩貂蝉》中关羽夜读《春秋》并从中悟出貂蝉与董卓父子皆为汉室乱贼。宋元文学艺术作品不仅塑造了关羽外在的儒者形象,还为增加关羽内在的儒者气质提供了素材,伪托关羽的著作相继问世。巴郡胡琦编辑的《关王事迹》是这一时期儒化关羽的集成之作,其《序》介绍此书内容时说:“以本传为主”,由神像图、世系图、年谱图、司马印图、寿亭侯印图、大王冢图、显烈庙图、追封爵号图八图和录异、制命、碑记、题咏四门构成,共五卷。明代吕柟的《义勇武安王集》六卷和清朝钱谦益的《义勇武安王集》八篇实源于此。《关王事迹》收录有八封关羽书信,即《上张翼德书》三首,《与陆逊书》一首,《与张辽书》一首,《与曹操书》三首,总计二千余字。但此八篇既不见引注,又不见著录。其中《三上张翼德书》露出破绽。史传皆作“益德”,三国戏曲和《三国演义》称“冀德”。与张飞信中云,“操之诡计百端,非羽智缚,安有今日,将军罪羽,是不知羽也”。此在辩解“华容释操”事,正是《三国演义》的情节。至明清不仅出现了关羽的《忠义经》、《觉世经》,而且在徐州铁佛寺出土了关羽的书画作品,使关羽的“儒者气象”更加突出。

原文:http://www.studa.net/wenhuayanjiu/080724/16034157-2.html



……而关羽的享庙在元代之后,由原先的关王庙、关公庙一跃而成关帝庙。清康熙四年(1665),尊关羽为夫子,与孔于并称。雍正三年(1725),诏令天下省郡邑都要建关羽的享庙,春秋祭以太牢。
    除了关庙性质的一些变化,关羽还被列享在道观中。北方最为宏大的正一派道院——北京东岳庙就有伏魔大帝殿。关羽成为道教尊崇的神祇。甚至,关羽在道教理论上还有了“建树”,如《关帝觉世真经》、《关帝明圣经》、《戒士于文》、《关帝全书》等讲道、弘道书籍,流行于世,其中有讲道教扶乩降神方法的;其内容多少反映了伪托者的需要。

原文:http://osiriss.bokee.com/4746482.html

[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10-10-19 10:2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10-19 10: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风神无名 于 2010-10-19 10:05 发表


近期玩厚黑传,于是流窜轩辕求攻略求解疑。
过了之后估计又会继续潜水

喔这样啊,我刚刚又发现一个铁掌帮和上官剑南的疑点,编辑在前面了。
本来铁血丹心不准备怎么去了,本来因为某人的原因回轩辕春秋看了几眼,但是还是不准备久住,本来是准备没什么可聊的就离开论坛界混小说、动漫去的。不过看你现在的这个帖子,突然觉得铁血丹心有你和凶神恶煞,那华山论剑还是有必要回去常常看看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03: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82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