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Dragunov于2004-12-24, 20:03:07发表
题目10
依据1:被告、律师的答案相同,故不是一真一假,而且当其中一人为真时另一人为普通人在说真话(普真);当其中一人为假时另一人为普通人在说假话(普假)。
依据2:由原告的回答,当原告为真时,罪犯即为被告。
由依据1,有以下4种排列
1、被告假,律师普假,则原告真;
由依据2,罪犯=被告(不符合罪犯不是只说假话的那个人);
后面问题的回答:原告“否”,被告“否”。
2、被告真,律师普真,则原告假;
罪犯:(1)律师;后面问题的回答:原告“是”被告“否”。
(2)原告(不符合罪犯不是只说假话的那个人)
后面问题的的回答:原告“否”,被告“是”
3、被告普真,律师真,则原告假;
罪犯:(1)律师;后面问题的回答:原告“是”,被告“否/是”。
(2)原告(不符合罪犯不是只说假话的那个人)
后面问题的的回答:原告“否”,被告“是/否”
4、被告普假,律师假,则原告真;
由依据2,罪犯=被告;后面问题的的回答:原告“否”,被告“是/否”。
由2(1)、3(1)、4,这3种排列时原告对后面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当原告对后面的问题回答“否”时,可以立即判断出属于排列4,而无需继续向被告提问。因此只可能是2(1)或3(1)。即律师是罪犯但3人的属性不能完全明白。
而接下来被告如果继续说真话回答“否”时,就被告普,律师真,原告假; 罪犯=律师
yeah!!正确!!!
现在大家的过程都这么完备,条理这么清楚,看的这么舒服,我可真高兴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