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也来说说三国中的骂人, 姑妄言之,姑妄阅之
性别:男-离线 神见愁

Rank: 5Rank: 5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31
帖子 2428
编号 27916
注册 2004-12-15


发表于 2005-4-3 11: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国演义》被称为才子书,自然里面是人物说话要讲究点身份的;与之相比,水浒里面大多数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社会”,主人公大多数是贩夫走卒,下级军官,即使带头大哥宋江,以前也只是个小吏;好汉们中以前官职最高的似乎就是关胜(说到关胜历史上确有其人,被刘豫杀了做投降金人的见面礼,扯远了,  )所以里面很容易就是“直娘贼”;“撮鸟”之类的话出来了,类似于今天的傻X,或者问候他人的母亲。
     三国中不一样,那个时候是讲究出身的时代,要不怎么后来选拔人才的方法是九品中正制呢??袁绍,四世三公;曹操的老爸即使祖先很不济也起码过继给权阉做儿子;更不用说那位开口闭口“备乃中山靖王之后”的刘玄德了。
      于是乎那些人们便注意身份,骂人也特别有味道。
      首先就是从出身上找对方毛病,曹操大人就特别精于此道,一见刘备就是“织席贩履小儿”!当然把刘皇叔气的牙痒痒咯!!莫非这也是两个人势不两立的一个原因??后来改骂诸葛亮就是“诸葛村夫”相当于现在骂人“乡巴佬”,可是他大概忘了自己的出身,结果被陈琳的檄文骂得“毛骨悚然”,以至于头风“霍然而愈”。
      还有就是戳疼处,张飞骂吕布为“三姓家奴”,自然是讽刺吕布先后认了两个干爸爸;士兵们称呼夏侯惇为“盲夏侯”,都可以归为此类,在这里不可以不提“大耳儿”刘备同志。《三国志·蜀书十二》里,记载了张裕嘲笑刘备没有胡子的事情:“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其不逊,……裕遂弃市。”大意就是说刘备当年嘲笑刘璋的下属张裕的胡子,结果被张裕反过来讥讽刘备没有胡子,在那时男人没有胡子可是很丢脸滴……结果刘备大大地丢了面子,怀恨在心,后来终于找了个借口把张裕杀了,——这个戳疼处的代价可真够大的!!
      还可以分做武骂,大将单挑时为了激怒对方最常用的方法,比如马超称许楮为“虎痴”;夏侯敦在博望坡骂赵云跟随刘备为“孤魂野鬼”;士兵们问候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那就更是典型了。
      再是文骂,一是祢衡,把曹操手下的人都贬了个遍,不过倒都是“有根有据”,比如他见荀彧模样不错,便说他可以去看相;曹洪的吝啬是出了名的,曾经因为不愿意借钱给曹丕差点掉了脑袋,所以祢衡叫他“要钱太守”,也算恰如其分;第二位就是诸葛亮同志,虽然此人战绩辉煌,骂死王朗、气杀曹真,但我总觉得他骂人不艺术,比如骂死王朗那次,直接就是"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简直就是人身攻击嘛!!归到文骂,实在有些勉强,不过孔明羽扇纶巾的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所以就这么着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神见愁

Rank: 5Rank: 5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31
帖子 2428
编号 27916
注册 2004-12-15


发表于 2005-4-3 15:4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堆格子堆了半天没人看?白忙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神见愁

Rank: 5Rank: 5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31
帖子 2428
编号 27916
注册 2004-12-15


发表于 2005-4-3 22:2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4-03, 22:18:47发表
是称赞他孝顺呢,还是讥讽他啊  

一语双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神见愁

Rank: 5Rank: 5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31
帖子 2428
编号 27916
注册 2004-12-15


发表于 2005-4-3 22:4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虚影于2005-04-03, 22:37:21发表
诸葛亮会揭人伤疤,弥衡强词夺理.

孔明那招说的好听点叫“攻击对方弱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神见愁

Rank: 5Rank: 5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31
帖子 2428
编号 27916
注册 2004-12-15


发表于 2005-4-4 11: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小马爱犬屋于2005-04-04, 10:08:24发表
“要钱太守”是骂曹仁,和曹洪有什么关系??

骂黄祖不死是因为一来黄祖是粗人,2来没有当着几十万大军骂,王朗一大把年纪了,又是个文人,面皮子薄,在那么多人面前被骂得一文不值,不死才怪呢。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自读课本九年级上册《弥衡之死》中的解释是

曹操攻打袁术的时候,曹仁留守许昌,所以弥衡称他为要钱太守……
至于为什么,不知道……
本来以为跟曹子孝早期人品有关

不过曹洪的吝啬也是挺出名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8 18: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7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