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太平天国滥封王的原因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7
编号 279144
注册 2008-5-23


发表于 2019-8-24 10:4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太平天国因为天京事变,造成的战略收缩,也是十分致命的。杨秀清协调各将,组织西征,就是为了控制长江西段,尤其是武昌、九江这些地方,都是捍卫天京非常重要的命脉和门户。早期与湘军的主战场在湖北、江西,甚至兵锋直接打进湖南腹地,直逼湘军的老巢。而到了陈玉成时代,就变成了皖北争夺战,明显战略上就有很大的退缩,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分兵东征苏杭,甚至在安庆失陷的情况下,李秀成竟然还在折腾自己的精锐之师跟洋人在上海纠缠不清,完全不顾湘军这个心腹大患步步紧逼,一味东扩。太平军东扩的结果,就是一定程度砸了洋人饭碗,把中立的洋人推向了满清那一边,跟李鸿章达成协议,并提供了更精良的武器给淮军。而另一路向东南发展的侍王李世贤,在控制了浙江南部大片地方以后,基本是成了一个比李秀成更独立的军阀。所以洪仁玕那套围魏救赵的战略还是比较失颇,他们不知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最终彻底抛弃经略两湖、西征武昌的想法,还是因为天京事变造成兵力锐减,不得已舍弃两湖一带的城镇而全力巩固皖北的城镇。当年杨秀清不惜一切,三失武昌又三占武昌,这种高明的战略意图,后来执政者却是无法理会,不知道控制武昌的重要性,反而收缩去捍卫安庆。湖口大捷也是围绕洞庭湖在江西、湖南之间与湘军进行会战,还有老将曾天养,就是战死在湖南的岳州,早期的将士们都极力将湘军挡在安徽以外。一旦让湘军进入皖北、皖中地区,让湘军更有效率掌握长江,稳扎稳打顺江而下就提供极大帮助,太平天国就处于被动,更难以有效发展经济和组织社会建设,长此下去,必然会失败。所以杨秀清没了,对太平天国那么关键,不但他的资格、声望和跳大神的权威,还有就是他的眼光和想法,也优于后来的执政者。

[ 本帖最后由 诸葛周 于 2019-8-24 10:5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02: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55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