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朱棣攻破南京、建文自焚以后是怎样统一全国的?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7
编号 279144
注册 2008-5-23


发表于 2014-5-14 21: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朱允炆确实宽厚仁慈。对大臣,礼貌有加;对百姓,不断减税,甚至还要实行井田制,以平均田地,造福于民。结果是朱棣率军南下,逼近南京,各省各县居然没有一个官员率兵勤王!对于败军之将李景隆,他不但不杀,反而委以重任,安排李去守备涌金门。结果是李开涌金门迎接朱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7
编号 279144
注册 2008-5-23


发表于 2014-5-17 21: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相对而言,建文也是只想罢其叔兵权,而朱棣却可能动了杀建文的心思。而建文没有残杀臣民的例子,朱棣却有不少血腥记录,更何况朱棣发明那种“厂卫制度”,历来受到主张现代文明的一些专家、学者的强烈批判。因而在世人眼中,就会出现建文仁厚(而且是仁厚过了头的那种),朱棣暴烈的形象。但朱棣这种形象却是最符合帝国的需要,帝国需要的是雄君,而不是好人或者君子。这里没有为建文翻案的意思,反正就算他是真仁慈,也是用错地方的仁慈或者不合时宜的仁慈,他因为过分仁慈而导致失败,也是不少专家、学者的共识。
做帝皇,就不能像他那样“仁慈”。

[ 本帖最后由 诸葛周 于 2014-5-17 21:5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7
编号 279144
注册 2008-5-23


发表于 2014-5-18 21: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6 hahaku719 的帖子

仁兄之言甚是有理,本来皇帝削藩先下手,也很正常。汉景帝成功了,康熙成功了,他建文却失败了,也实在没有什么可圈可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7
编号 279144
注册 2008-5-23


发表于 2014-5-22 22: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14-5-22 18:57 发表
朱棣的成功除了自身厉害,建文朝廷策略失当、用人失当外,客观原因也十分重要。
首先是颇有人缘、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者————朱标早死;
其次就是朱棣的二哥————朱爽特别窝囊,设想一下这朱老二不是那么 ...

朱棣的成功归根究底是他准备充足,他装病和用鸭子的声音遮挡兵器的声音都是得益于其本事,而建文一面则犹犹豫豫,甚至还把他三个儿子放归。如果没有朱棣的装病,建文如何会放他三个宝贝儿子,朱棡会玩这手吗?如果换了朱棡就一定能成吗?朱棡遇到削藩或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起兵,但就一定能在瞬间幻变的战场击败对手和避实就虚吗?
因此,拿朱棡如果不死来说事意义不大,况且老三亦有些恶名,建文必然利用他的“罪行”,先拿他开刀,也说不准会出事儿。事实上建文的政策也并非全无道理,先后削掉周、齐、湘、代、岷五王,建文这个削藩开始还真不错,起码没有搞出汉代以刘濞为首的七国动乱和清代的三藩之乱,一开局就见真章。建文没有这种大麻烦,还是成功削去了五个叔父,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一旦去动燕王,建文就犹豫了,始终决心未下,当然,朱棣也会演戏,使建文无所适从,不便下手。归根究底还是这朱允炆突然犯糊涂了,削到燕王就不知所措,让朱棣有了可乘之机。到了战场上见真章,又用人失当,攻打北平也失利,被朱棣一鼓作气,直捣南京。
当然,最主要原因当数朱棣厉害,正因为他厉害,正因为他会演戏,才会使建文犯傻,不然,建文就必然下定决心,到时朱棣也只能跟他五个弟弟一样,做“燕庶人”了。

周王们就是因为没有朱棣的水准,以至于被糊涂皇帝建文削掉,说白了还是能力问题,连建文那种水平尚且能对付周王们,可见周王们的水平是很差那种。看看人家汉代的七位王爷,一削就联合起来干脆反了,这几位朱家子孙怎么就那么笨呢?傻乎乎等着皇帝来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8 01: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50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