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东吴武将武功排行榜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7 08: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6 11:47 发表
孙策为什么第一,因为孙策有小霸王的称谓,太史慈与孙策的交战是抬高了谁呢,如果没有与孙策的交战,太史慈仅有与张辽的交锋,之前虽然有北海单骑冲阵的表现,但主要是射箭。而孙策之前已经名声显赫了,夹死一将喝死一将可类比马超。如果没有孙策与太史慈的交锋,对孙策的影响不大,但太史慈则会打上一个问号。

红字部分根本不能成为理由。
如果颜良没有了和徐晃的战例,对颜良影响极大,而徐晃没有了此战对徐晃影响不大,难道徐晃因此强于颜良?

不存在谁抬高谁,只存在谁确定谁。太i史慈的武力可以是通过孙策来确定的,但不是通过孙策来抬高的。

QUOTE:
程普、黄盖的交战记录胜率非常高,比周泰凌统的战例更有说服力。

胜率非常高有什么用?关键要先确定他所战胜的这个人武力如何,然后才可以通过此战来确定他的武力。武力不明的武将胜得再多,也还是难以确定他自身的武力,从而没有说服力。

相反,即使是败绩,例如张合20合败于了马超,但是张合仍然可以凭借此败绩强于于禁、李通。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1-7 09:0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1 12: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1 11:14 发表
程普替孙策出战太史慈,太史慈没赢下来,这个战例对太史慈显然是不利的

怎么个显然?

莫非兄能够证明“孙策30合内能够击败程普”?

那样的话,太史慈30合未击败程普,确实对太史慈不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2 12: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1 21:45 发表

甲兄别忘了,这里不是甲兄的帖子,也就不是在甲兄提出标准的基础上讨论。

程普是代替孙策出战,意味着一个更逊色一些的武将代替一个较强武将出战,而太史慈没能利用这次机会战胜之,此战例期望的战果应该是太史慈战平或战胜,而实际对太史慈取得的是低值,当然是不利战例。

如果张飞对吕布100回合平手,对张飞是有利战例,对吕布则是不利战例,因为张飞证明了能与吕布100回合平手,而吕布失去了100回合击败张飞的机会。

1、兄的期望的战果里面竟然没有对回合数作出要求,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如果兄期望“太史慈30合内战胜程普”,那么,相对于这种期望而言,太史慈取得的才是低值。或者兄干脆定个“太史慈1合击败程普”的期望,那样太史慈此战取得的是更低的值。

2、即使太史慈此战取的是低值,又与孙策何干。莫非孙策在这种期望下,取得的值超过了太史慈?

3、等我运用了自己的标准而兄不同意时,尽可以说“这不是我的帖子”而结束,呵呵。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1-12 12:3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3 12: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2 14:38 发表
因为这个回合数是一个未知数,所以给不出来,因为是模糊比较,所以也仅仅用了不利这样的词语。如果孙策有三十回合击败程普战例,那孙策就可以凭借间接比较直接压倒太史慈了,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如同张飞100回合战平吕布,大家认为这是张飞的优势战例,也可以提出反问,谁说吕布就能在100回合击败关羽、赵云、马超?是无法证明,但张飞已经有了与吕布100回合的战例,是实战,关羽、赵云、马超没有,所以张飞是优势战例,这个道理是类似的。太史慈失去了30回合击败程普的机会,而孙策呢,这个可能性依然存在,这就是太史慈的劣势之处。

因为这里是甲兄引用回复我的帖子,自然是以我的标准体系来讨论,甲兄可以评判我的标准体系合不合理,但别搬出自己的体系来。如果要搬出来也可以,甲兄可以系统地写一段,论证孙策与太史慈谁比谁强,那时我回复甲兄的帖子自然就会讨论甲兄的标准。

1、兄的“期望值”的思路没有问题,只是操作起来就变成个人主观设定,兄得想点办法,否则还不如直接主观认定孙策强于太史慈,何必绕个弯子非要先给太史慈主观上定个期望值,然后再说结果对太史慈不利。

2、如果比较张飞和马超(或赵云)的强弱,那么张飞100余合战吕布的战例对马超(或赵云)而言就是一个无可比性的战例,毫无价值。

3、孙策存在30合内击败程普的可能就能作为优势?那颜良还存在100余合击败张飞的可能性,吕布看来处于劣势了。
以此推下去,颜良20合击败徐晃,原来是颜良证明了“自己无20合之内击败徐晃的武力”,而不少人还存在“20合内击败徐晃的可能”,这个战例对颜良有不利的地方啊!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1-13 13:0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3 17: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3 15:08 发表
1、说是主观设定也没错,因为能够评价孙策和太史慈的条件实在有限,所以很模糊的东西也只能采用了。
如果孙策和太史慈就这一个战例,那我会设定他们一样,因为没法判别,只能这样。

2、甲兄认为毫无价值,我却认为有价值,因为我会运用一个“有无比较”的概念。

3、如果有人真的用小于20回合击败了徐晃,那颜良在对比中还真是处于劣势了。至于说与其他人对比,颜良对许褚是毫无疑问的优势,对马超呢,因为我认为张合与徐晃同一档次,所以颜良对马超并没什么优势,两个战例相互抵消。

1、兄将一个模糊的东西做了一些主观认定,得出了一个“孙策>太史慈”的结论;这个结论的严密性明显降低;
直接设定一条人为规定:百合以上分不出高下的(非书中的不分胜负),算武力相当,也得出了一个“孙策=太史慈”的结论,这个结论的严密性也并不高;
将来大概还要通过更多的运用才能分辨哪种武评思路更好。

2、兄的“有无比较”的问题我早就指出了,兄的“平均期望值”的获得方法只能依靠主观认定,所以这是一种绕个弯子的主观认定。

3、兄的话用在孙策和太史慈比较上就是:如果孙策真的做到30合之内击败程普,那太史慈在此对比中还真是处于劣势了。
但是兄之前却在孙策未做到的时候,以“孙策有做到的可能性”就认定太史慈处于劣势了。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1-13 17:3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3 17: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3 15:18 发表

至于说有效、无效论据,我得重申一下,我从来都没有这种判断方式,包括有效无效战例,我也没有这种区分方式。我的原则是,凡是有参考价值的战例,先拿上来再说,再分析论据的说服力有多强,我不会以参考价值不大就直接舍弃。

这个只是用词上的不同,并无本质的不同。

对照起来就是凡是有价值的战例就是有效战例,无价值的战例就是无效战例。

何为“价值”,何为有效?在武评中都是指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强弱”、“确定差距”(可用于间接比较)、“确定差距范围”等。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1-13 17:3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3 22: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3 17:29 发表
这就是我与甲兄的区别了,甲兄以证据模糊为由,不予采信,不作为法庭判案的依据。

我却认为,能说明一点是一点,我首先还是列入依据行列,再判别依据的可信度,如果有更清晰的依据,也许就用不着拿这些东西去讨论分析了。

1、如果兄先证明“孙策能够30合之内击败程普”,那么自然会有孙策占优的结论产生;
但是现在兄拿着“孙策有30合内击败程普的可能”来得出孙策占优的结论,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我只是指出这一点,希望兄能够思考并完善自己的理论。

2、兄后面的话我非常同意,武评追求的目标越大,依据便挖的越细,说服力便有所下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4 13: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4 08:57 发表
我一直是有这个思路,比如张飞100回合战平了吕布,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吕布有望在100回合内击败关羽、马超、赵云等,但我依然把此战例作为张飞的优势战例。30合内击败程普是不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如果是,那么孙策就谈不上优势。但我认为不是,在我的武力分档中,程普仅仅是二流中,作为一流武将的太史慈和孙策是有望在30合内击败程普的。

比如张飞100回合战平了吕布,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吕布有望在100回合内击败关羽、马超、赵云等,但我依然把此战例作为张飞的优势战例。
=================================================
兄已经重复这句话了,我知道兄的理论中有这样的结论,我现在就是质疑这句话的理论基础,而兄却还在拿这句话作为佐证。

兄为何不反过来,张飞已经不存在100余合之内击败吕布的可能,而马超尚存在100余合之内击败吕布的可能,因此张飞100余合平吕布对张飞是不利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5 12: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4 18:52 发表

如果马超具备100回合以内击败吕布的可能性,那么确实对张飞不利,但马超并不具备,马超100回合连许褚都搞不定。

兄未明白我的意思,我表述的不好,现在重新表述:

马超如果战吕布,其表现存在好于“张飞100余合平吕布”的可能,所以“张飞100余合平吕布”对张飞是不利的。

这就是按照兄的逻辑的另一种说法。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1-15 12:3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6 09: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5 17:53 发表

我认为马超不可能击败吕布,当然马超也许能长时间与吕布战成平手,但问题是张飞与吕布100回合平手不代表极限就是100回合平手,张飞更长时间与吕布战平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对张飞不存在不利。

1、张飞已经用到了“更长时间与吕布战平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那么之前的短时间“100余合平吕布”看来是不够作为张飞比马超占优的依据的,因为这更长时间也不过才得出一个“不存在不利”(还不是肯定占优)的结论。

2、武力看表现(有些武评体系也包括人物评价),太史慈30合平程普,这个表现无所谓“有利还是不利”,凡是想要通过这个战绩超过太史慈的,只要有好于这个“30合平程普”的表现即可,光是有这个可能而没有表现肯定不行
3、兄之前曾用孙策-周听-黄盖-程普之间的武力表现来论证,兄要做的应该是将其与太史慈-程普之间的武力表现形成一种可比性,因为这种比较不是那么“显然”。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1-16 09:4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6 13: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6 11:16 发表
1、我认为张飞与吕布的100回合平手对于马超来说就是优势战例,打个比方,这个战例拿出来给马超或关羽、赵云,想不想要?当然想要,这就是优势战例的特点,说明这个战例张飞的表现好。相反张飞与张合的战例就是劣势战例,拿出来给马超或关羽、赵云,他们三个一定不想接手。

这里我用的是“有无比较”,马超是“无”类似战例,张飞是“有”战例,所以主要评价张飞现有战例的价值。

1、在比较张飞和马超的武力时,“张飞100余合平吕布”的战例属于无可比性的战例,有没有都不要紧,根本谈不上优势、劣势,兄一定要说成优势,倒是明确一下优势体现在哪里?如果兄能证明马超一定做不到,那我承认这是张飞的优势;如果谈可能,之前已经谈过了,马超还存在做的比张飞更好的可能(不是比100余合平吕布的战绩更好的可能,而是无论张飞能做到多好,马超能做的比张飞更好的可能),张飞更谈不上优势了。

2、在比较张飞和马超的武力时,“张飞战张合”的战例属于有可比性的战例,它使得在以张合为参照的间接比较中,张飞低于了马超,这个算作张飞的劣势战例当然可以。

3、其他人要不要某个战例,与这个战例中的当事人表现是优势还是劣势无关,那取决于其他人自己的武力定位,如果A要与马超比较,A定位比马超低的太多,那么张飞战张合的战例他也想要,因为他加上这个战例可以缩小自己和马超的差距;如果A要与吕布比较,A定位比吕布高的多,那么“100余合平吕布”的战绩他也不想要,因为加上这个战例,他对吕布的优势便不再明显。

结论:优势战例、劣势战例,首先必须是有可比性的战例,无可比性哪来的优势、劣势。

4、兄的问题根源于兄的“有无比较”,我早就说过这是绕个弯子的主观认定。
例如,在比较张飞和马超的武力时,张飞不十合生擒严颜属于无可比性战例,本来不存在优势劣势的说法,但运用兄的理论,只要给张飞、马超设定一个期望值,“他们应该5合生擒严颜”,于是张飞立马多了一个不利的战例,因为他没有做到,而马超尚存在做到的可能。也可以改一改“他们应该20合生擒严颜”,于是张飞立马多了一个优势战例。

绕弯子的主观认定,还不如直接的主观认定来的开诚布公。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1-16 13:1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7 11: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6 22:43 发表
1、如果我能证明马超一定做不到,那么一定是吕布在100回合内击败马超了,那么这个比较就属于间接比较了。甲兄还是不肯同意我的有无比较方式。不要说马超,事实上吕布一定能100回合击败黄忠、庞德我都证明不了,甲兄能证明吗?

2、在关羽与张飞的比较中,张飞与张合的战例还是劣势战例,只不过变成了有无战例中的劣势战例了。

3、我比较的基础是同档次武将才深入比较,如果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压根不用比较,直接就定论了。

4、我在做有无比较的时候,也会选择相对清晰的战例,这种生擒严颜的战例因为过于模糊,所以实际并不看重(具体参见我的关张赵马比较一文)。但刺死纪灵的战例我会列入张飞的优势战例,因为关、张、马是同一档次,关羽尚未击败的纪灵被张飞给直接刺死了,张飞当然可以夸耀此战例。张飞对吕布为什么可成为优势战例?因为谁都没做到过,100回合战平实力最强的吕布,张飞是最佳表现。

1、但刺死纪灵的战例我会列入张飞的优势战例,因为关、张、马是同一档次,关羽尚未击败的纪灵被张飞给直接刺死了,张飞当然可以夸耀此战例。张飞对吕布为什么可成为优势战例?因为谁都没做到过,100回合战平实力最强的吕布,张飞是最佳表现
=============================================================================
(1)我真搞不懂,兄真看不出这两个认定的不同?
前者分明是基于两个事实(一个关羽战纪灵、一个张飞战纪灵)的间接比较,与兄的有无比较毫无关系;
后者却只有一个事实,这才是兄的有无比较,也正是我坚决反对的地方。
(2)兄不要混淆“间接比较”和“有无比较”
每当我反对“有无比较”的时候,兄老是拿出一些“间接比较”的结论来证明自己的“有无比较”的理论,兄还是先理清一下自己的思路,否则再这么说下去,是无意义的。
(3)倘若“谁都没有做到过”可以作为理由的话,那么武安国也可以拿着“10余合被吕布击伤”的战例来与马超争高下了,马超做到过10余合还不被吕布击伤吗?没有做到过吧。
如果兄反对武安国这个荒谬的理由,认为马超存在比武安国做的更好的可能,那么马超同样存在做的比张飞更好的可能。

2、兄不看重严颜的战例,说是因为不清晰。我就随便再找个高升的战例:张飞不数合击杀高升。
在比较张飞和马超时,如果定个期望值“张飞、马超应该秒杀高升”,那么这个战例对张飞是不利的;如果定个期望值“张飞、马超应该10余合击杀高升”,那么这个战例是张飞的优势战例;这就是兄的有无比较。

当然这个战例是我在运用兄的“有无比较”却做出两种相反的结论,兄做起来应该只有一个结论的。不是我同意不同意兄的“有无比较”,而是我觉得兄的“有无比较”根本就不是在比较,而是在绕个弯子的主观认定,美其名叫“比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7 19: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7 18:08 发表
1、以纪灵为参照物,张飞比马超,当然是有无比较,因为张飞有,马超无;以张合为参照物,张飞比关羽,也是有无比较,张飞有关羽无。怎么成了间接比较了,甲兄给我示范一下?

关于马超与武安国的事,我认为没必要比,比较是基于一种可比性的基础上,张飞与吕布能战100回合平手,张飞比武安国高很多,而马超与张飞同一档次,所以我认为没必要去比。

2、期望值的设定确实跟结果密切相关,所以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我自己只有一个结论。如果要达到大家都认同,那就是公理了,但是现在连间接比较都做不到这一点,说服力更差的有无比较自然不能要求做到了。

1、张飞战纪灵分明是通过间接比较获得的针对关羽的优势战例;
如果兄将这个战例用于比较张飞和马超,确实属于了有无比较,但请问兄:这个战例对马超来说也是优势战例吗?优势在哪,莫非关羽做不到,马超也肯定做不到?

2、兄不必回答,兄当然可以只要结论而不需要任何理由:张飞战纪灵对马超而言就是优势战例。讨论可以结束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7 19: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1-17 14:14 发表
关于有无比较,似乎讨论的重点还不明确,我来简单的总结一下,看看能不能归纳出一点东西来~

其实有无比较在三国演义武评中还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在几位注目武将的定位中起着关键作用。
比如毛本中与张飞两度 ...

1、吕布之所以第一,主要证据就是兄说的前两类。

2、至于吕布战关羽、张飞。1对多的武力判断,尚未有完善的理论,并不足以作为主要证据。

3、比较张飞和马超的武力,双方都有许多无可比性的战例:
张飞战吕布、张飞战邓茂、张飞战高升、张飞战纪灵、马超战曹洪、马超战李通……
以上战例都可以用来做所谓的“有无比较”,主观定个期望值,然后要优势就优势、要劣势就劣势,想要什么结论都可以。
或许还可以提供一些理由,例如:张飞战吕布的战例对武安国来说是优势战例,所以在有无比较中对马超时也是优势;张飞战纪灵对关羽来说是优势战例,所以在有无比较中对马超而言也是优势,诸如此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7 21: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1-17 20:33 发表
甲兄的说法有些要加一点注解:

(1)第一类是嘉靖本,与毛本无关;甲兄得出第二类的判断是因为甲兄使用了自己的武评设定,因为并非是使用武评常理得出的,所以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在甲兄的武评体系中成立。

(2)1对多尚未有完善的理论的也只是甲兄,所以仅仅在甲兄的武评体系中不能作为主要依据。

(3)前面已经说了,期望值是由间接比较得出的,并非主观给出。而有无比较只要按照前面的两个要点进行,其过程并非是甲兄所列举的样子。

1、谢谢兄的提醒,我还能够区分;
至于是否具有普遍性,普遍并不意味着全部,只要达到大部分认同即可,我不知道有没有达到大部分,但我会尽量去说服更多的人。
我有一篇文章已经写好《武评目标与严密性》,近期将会发布。

2、1对多的理论,我确实没有见过比较完善的。兄能否给个链接,随便谁写的。
像“根据关张30合联手未击败吕布的战例”得出“吕布武力第一”的结论,我希望能够看到点理由,而不是一条“人为设定”。

3、关于兄所说“期望值是由间接比较得出的,并非主观给出”,我想马岱兄不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如果按照兄这种说法,那就是间接比较,而非有无比较了。兄若不信,不妨试举一例。

4、至于兄要点2的“不可复制性”,兄应该解释:
(1)何谓“不可复制性”?
(2)如何判断某战例具有不可复制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7 21: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7 21:04 发表

张飞刺死纪灵对于马超来说是优势战例,而关羽未能击败纪灵则对于马超来说属于劣势战例。

提问:马超要击杀纪灵的战例干嘛?
回答:这个战例虽然在“张飞、马超的武力比较”中不起作用,要了也白要;但是这个战例却可以让马超以间接比较超过关羽,不要白不要。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1-17 21:5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7 22: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7 21:54 发表

呵呵,现在马超在间接比较方面是比不过关羽的,我最终把关羽列在马超之上,如果马超有杀死纪灵的战例,可以实现逆转,压倒关羽。

1、不10合击杀纪灵”这个战例送给谁,谁在与关羽的比较中就具有一项优势;
但兄是说:在张飞和马超的比较中,这对马超也是优势战例,除非马超也战过纪灵,并有明确结果,否则无法比较的东西怎么能看出优劣呢?

2、兄的《关、张、赵》一文,我早就指出过兄的问题,兄的理论中只说“平均期望值”很重要,却根本没有“期望值”的确定方法。

3、如果能形成间接比较,那么便无需先确定期望值再进行有无比较;例如:评价张飞战张合,我们根据马超给张飞定个期望值,20合击败张合,张飞没有做到,于是这是张飞的劣势战例,马超20合击败了张合便是优势战例,这实际是一个间接比较。

如果不能形成间接比较,那么便无法确定期望值,确定了也是毫无依据的胡乱认定。
兄将我举得张飞战邓茂、高升用于有无比较,立刻可以发现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1-18 08:5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7 22: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1-17 22:14 发表
2、给链接就是他人的观点了,那不代表我完全认可,所以只能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武评没有“人为设定”就没法评吧,按甲兄与在下的讨论,“人为设定”认可的人越多,越接近公理,想必甲兄也明白。
关于1对多的理论,我的一条设定是“两人合战的武力大于其中任意一人”。

3、这一条答复的是甲兄说的“主观定个期望值,然后要优势就优势、要劣势就劣势,想要什么结论都可以”,甲兄这句是回复我的,我自然要解释了。

4、嗯,应该解释。我的看法如下
(1)不可复制性就是其他人没有类似战例。何为类似?目前看来基本上有两点,就是单挑双方档次类似、单挑结果类似。
(2)如何判断?就是用1中的两点来筛选。

1、这一条设定肯定不够,兄可以再增加设定,我很想听听,是如何由吕布战关张得出吕布第一的,而不是因为其他两类证据。

2、兄能否举个运用“有无比较”的实例,那样可能好懂一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8 10: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1-17 22:52 发表
1、这一条设定是分析一对多战例的,不是用来得出吕布第一的,其中的区别想必甲兄明白。得出吕布第一是通过有无比较,自然不是通过前一条设定,也不是通过其他两类证据。

2、所谓单挑双方分别档次类似、单挑结果类似的有无比较实例,试举一二
比如颜良战胜徐晃,就并非“有”战例,因为有马超、赵云战胜张合的战例。单挑双方分别档次类似即颜良、马超赵云档次类似,徐晃、张合档次类似;单挑结果类似即单挑的结果都是战胜。
z再比如张飞击杀纪灵,就可以算“有”战例,前面岱兄已经分析过了。简单的概括即与张飞档次类似的武将比如马超,没有面对与纪灵档次类似武将的结果类似战例。

看来兄要拿出自己的分档理论了,但是兄的分档理论,也是我坚决反对的。这一点早就讨论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8 10: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17 22:30 发表
我分完档之后,平均期望值实际就出来了

兄的分档理论不用再讨论,兄自己都承认了在一些关键的地方就是在运用错误的“循环论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8 12: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1-18 10:52 发表

大概回忆了一下,在下公布过的分档理论有相互独立的四套半,如果甲兄全都反对,于在下来说,也是一件挺过瘾事呢

而且我记得之前讨论的时候,你反对的并非我的理论,而是反对你所理解的我的理论, ...

兄的分档理论有多少我确实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兄知道我反对的是哪一篇。
这是我最后的反对。
http://www.langya.org/bbs/showthread.php?t=65011
当然,兄的回复当初令我疑惑,不敢回复,如今我很认同,我要求自己:反对一种理论,必须提出另一种相对更好、更严密的理论。(当初反对的时候,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包括分档在内的全套理论)
当然我不好要求别人,随便别人怎么反对我,我只会尽量改进自己的理论和描述。上面的链接,看看最后一句,就会知道。
我过几天把我的《三国终结武评》修订版发上来,还是我来当靶子吧,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1-18 19: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1-18 13:33 发表
关于相对档次与绝对档次,前些年也写了点东西,比较清晰的有2段,正好在手边,整理在这里,也算是个人理解的一个展示。

*1******************

研究武力的一个方法其实可以是彻底抛开了武力值这个东西,先 ...

没有想到笑笑兄前些年便开始使用武力值了。
有了武力值,分档就随便划个录取分数线即可。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5 23: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10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