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羽杀退许褚徐晃战例之争议分析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29 18: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那么许褚、徐晃包括夏侯惇等人按正常理解也应该在帐内,那么他们就同时知道了曹操的意图。此后,并未提及曹操交待如何打的命令,那么按正常理解,视为曹操并未有其他交待。
======================================================
只要曹操交代了意图是要活的,“欲得之为己用”就够了,不知道曹操意图的武将除外;

2、但已经不属于曹操的预先计划了
======================================================
没有证据表明夏侯敦的拦截是巧合;夏侯敦的截断归路完全有可能是曹营事先准备好的方案。

3、但最后的结果,关羽并不是直接被围住,而是主动前往土山后,曹军才围住的。
======================================================
曹操计策中只是要求截断关羽的归路,关羽去土山曹营根本不在乎,只要无路回下邳就行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30 13: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4-29 21:50 发表
没有证据表明夏侯敦的拦截是巧合;夏侯敦的截断归路完全有可能是曹营事先准备好的方案。
--------------------------
甲兄自己曾经说过常理的重要性,甲兄分析的夏侯惇截住归路明显不符合常理。

1、怎么不符合常理了?

2、认为夏侯敦碰巧路过,刚好拦住了杀退许楮、徐晃的关羽,个人觉得才是不符合常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30 19: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4-30 14:33 发表

甲兄可以看看演义中所有的诱敌战例,诱敌者都是在后面追击的,有哪一个是在前面拦截的?夏侯惇不是碰巧路过,而是由于关羽全力杀向许褚徐晃方向,夏侯惇没有事干,当关羽突破之后,夏侯惇去补漏。

1、夏侯敦如果只有诱敌的任务,那么任务完成,回营休息才是常理,而不是没事干,去看别人打仗;

2、曹营此战准备充分,曹营应该早就考虑到,关羽奋力,曹营武将很难办,所以在一个方向上,用了箭雨,冲就是自杀;在另一个方向上,武将不只一拨,一拨被杀退,自然有另一拨补上;

回18楼:
换成张辽,就可以看作曹营安排的第二拨人马是张辽部,换成夏侯渊……
现在是夏侯敦,那曹营安排的第二拨人马就是夏侯敦,我们只能根据事实来反推曹营的安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1 09: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4-30 22:15 发表
但事实就是没有其他武将出现,说明曹操心中认为许褚和徐晃二 ...

事实就是许楮、徐晃加夏侯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2 08: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5-1 17:07 发表

奇怪,既然曹操对许褚和徐晃还不放心,为什么对夏侯惇又放心了?

夏侯敦身后显然还有军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2 10: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5-2 09:23 发表

甲兄作如此判断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

团团围住3000的应该不止5000;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2 11: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5-2 10:50 发表

当然了,许褚和徐晃的部队既然号称精兵,当然比夏侯惇的诱敌部队要强很多。

许楮、徐晃已经被杀退了,夏侯敦之后的军马不知道是谁,要是关羽再杀退夏侯敦,我们就知道了,也许是夏侯渊、于禁、乐进等,也许是重整旗鼓的许楮、徐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2 12: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5-2 11:45 发表

甲兄认为当初曹操是怎么安排这次作战计划的?

计划程昱说的很清楚了,只是具体实施人员未知,只能由实际情况反推。

大部分反推大家观点都是一致的,就是夏侯敦的截杀有分歧,个人观点既然夏侯敦参与了截杀,很可能是曹营事先安排的;

如果不是事先安排的,许楮徐晃被杀退出乎曹营意料,夏侯敦恰好截住,这种巧合情形的出现,书中应该是有交代的。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5-2 12:4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2 18: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5-2 13:19 发表
如果夏侯惇参与截击属于事先安排,那么说明曹操对许褚和徐晃并不是完全放心,还预留后招,既然要预留后招,正理是抽调其他部队组成第二道防线,而不是指望诱敌的夏侯惇杀回来。

夏侯惇不是恰好截住,而是关羽杀退许褚和徐晃奋力了(战斗时间较长),给予了夏侯惇充分的调动时间。

1、兄的可能性大小比较对象搞错了,我承认曹操抽调许楮、徐晃、夏侯敦之外的武将充当第二道防线是最合理的,但是事实上第二道防线是夏侯敦;我们要在夏侯敦是第二道防线的事实基础上,讨论夏侯敦是“事先安排”和“碰巧路过”,哪个可能性更大,更合理,而不是与其他武将充当第二道防线的合理性来比。

2、个人觉得事先安排的可能性比碰巧路过的可能性要大。没有曹操的将令,没有夏侯敦的任何责任,纵然时间足够,夏侯敦又何必多管闲事主动来拦截关羽,这可是不服从安排、违背将令的举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3 18: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5-2 22:13 发表
1、我们讨论的重点就是夏侯惇是否属于曹操的第二道防线,我的观点是曹操根本就没安排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并不是什么事实。

2、如果夏侯惇另有任务,可能存在不服从安排的事情,但夏侯惇一直就在战场上作战。关羽回下坯时,许褚、徐晃在前、夏侯惇在后,两侧是弓弩。从关羽的角度看夏侯惇是多管闲事,但从曹操的角度夏侯惇是责任心强。

1、第二道防线并不是什么事实。
===============================
是事实,我们讨论的是夏侯敦这个第二道防线是不是曹操安排的,还是夏侯敦多管闲事;

2、如果夏侯惇另有任务,可能存在不服从安排的事情,但夏侯惇一直就在战场上作战。
===============================
(1)如果按兄的理解,夏侯敦的任务已经完成,回去复命、休息是他唯一该做的;
(2)从关羽不追夏侯敦开始,夏侯敦就任务完成了,不在作战了。

3、但从曹操的角度夏侯惇是责任心强
===============================
如果不是曹操事先安排的,那么这就是不服从安排,怎么会是责任心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4 09: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5-4 09:49 发表
事实有违常理。

1、究竟是下雨还是不下雨,事实胜于一切推测想象;

2、只有在承认这个事实的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的讨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5 12: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5-4 10:29 发表
2、兄所说的事实仅仅是夏侯惇拦住了关羽。文中并没有描述曹操事先安排夏侯惇参与拦截的事实,而我们讨论的就是夏侯惇的行为究竟是事先安排还是灵活机动。
事先安排——不符合常理;
灵活机动——符合常理。

事先安排夏侯敦要灵活机动(许楮、徐晃拦得住,便不用出战,拦不住则充当第二道防线)——符合常理;

没有事先的安排,夏侯敦完成任务不回去复命,却多管闲事——不符合常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6 12: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5-5 13:38 发表
事先安排已有诱敌重任、能否及时赶到未知的夏侯惇还要灵活机动——不符合常理

1、我前面已经说过了,不能和安排夏侯渊等其他人充当第二道防线的情形对比,所有解释与其相比,都不符合常理;
2、事先如果所有的环节都全部安排妥当,夏侯敦只有诱敌的任务,夏侯敦任务完成不回去复命,却主动跑来拦截关羽——不符合常理。
相对这种情形而言,事先让夏侯敦充当第二道防线的理解还是较合理的,许楮、徐晃能拦住,夏侯敦便不用出战;拦不住,关羽军杀退许楮、徐晃必然也体力消耗严重,夏侯敦再拦截。许楮、徐晃的拦截自然会给夏侯敦留下一段时间。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5-6 12:3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6 12: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5-5 15:02 发表
甲兄的"夏侯敦完成任务不回去复命,却多管闲事——不符合常理"的观点完全是把夏侯敦定位成一个没有思想没有头脑,只会按事先输入的指令做事的机器人

严格执行命令的军人才是合格的军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7 12: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61楼:
1、夏侯惇由于责任心强,并未远离战场,发现不对立刻灵活机动的投入了战斗。
=============================================
(1)完全没有夏侯敦的责任,这根本不是责任心的问题,而是违背将令;
(2)计划出现意外,曹营毫无表示;夏侯敦不惜违背将令拯救整个计划,曹营又毫无表示,不合常理。只有是事先安排的,书中才无需再交代,因为所有一切都很正常,都在曹营意料之中。

2.兄引用的一段文字,是说明夏侯敦在守将令,有关系吗?

回62楼:
程曹料事如神,知道夏侯必定赶得及在诱敌完成后以超强机动跑到关羽前头去拦截关羽,保准不会发生半点意外是吧?
================================================
你的战场图和我理解的不同,建议你去看看我的战场图:
http://bbs.service.sina.com.cn/t ... 1417&fid=488514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7 18: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5-7 13:04 发表


甲兄在说笑话吗?曹操什么时候下过不许夏侯敦拦截关羽的命令?如果曹操没下过这样的命令,就不存在违背将令的问题

兄是认为曹操交代了夏侯敦,闲着没事可以去看看关羽有没有拦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7 18: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5-7 13:40 发表

1.
(1)诱敌需要将令,立刻回营复命也是需要将令的,原文并没有类似的描述。书中根本没有说曹操的将令是什么,又何谈夏侯惇违背将令?
(2)计划出现意外但最终成功,曹营无需表示,符合常理;夏侯敦并未违背将令,曹营毫无表示,符合常理;书中并无如甲兄推测一般的事先安排,原本所有一切已经都很正常了;加上甲兄的推测反而不合常理。

1、完成了任务,回营复命也需要将令?

2、夏侯敦计划外的主动拦截关羽,就是不服从安排,就是多管闲事,就是违背将令;

3、认为曹营的计划出现意外,那是毫无依据的。没有任何交代,正说明曹营计划圆满成功,未曾出现任何意料之外的事情。

4、许楮、徐晃担任拦截关羽的任务很明显是由他们的在战场上的实际行为推测的,同理,推测夏侯敦承担诈败诱敌的任务,也是因为夏侯敦的战场行为;再同理,根据夏侯敦拦截关羽,推测夏侯敦同时兼具第二道防线的任务再正常不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7 18: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5-7 13:51 发表
我认为的夺路是关羽往没被许,徐二人拦截的道路上而已。跟兄台那副地图根本不一回事。因为回城的路不是两边绝壁只能一条路闷到底,所以埋伏的弓弩应该是围着关羽的退军,在必退的道路上埋伏。而不是如兄理解成两道防线的样子。因为第二道的弓弩埋伏如果埋伏成那样,根本就轻松被关羽绕过。

1、你没有仔细看我的文章,你这个问题我的文章中已经解释过了,如果是你想的这种地图,那么夏侯敦的“截”便说不通,跟在关羽背后追还差不多。

2、如果认为夏侯敦在许楮、徐晃战关羽的期间绕过去的,那么夏侯敦不采用前后夹攻的方式,却要绕过去,有什么必要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8 12: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5-8 09:20 发表
承认这个事实基础,那就是承认曹操做了一件不合理的事情,安排了夏侯惇,那就是首先承认了演义中有不合理现象。

让夏侯敦身兼两项任务,虽不是最合理,但还说的过去吧。

这是在以事实为基础提出的相对来说较合理的理解,那种认为“曹营出了意外、夏侯敦里了大功”的观点,是没有证据支持的,合理性更低的。

QUOTE:
兄根本无法证明夏侯惇的具体计划是什么,又何来计划外?

兄怎么证明“许楮、徐晃是拦截关羽的精兵”的,我就是怎么证明“夏侯敦身兼两项任务的”。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5-8 12:2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8 12: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5-8 08:46 发表

如果曹军以歼敌为目标,确实应该是前后夹击,但这里不是。


如果前后夹击,有何不良后果?

看来围住土山是错误的,仍然应该在从土山回下邳的方向上,分成一拨又一波,达到杀退一波又一波的效果。

兄能否画个战场地图,那样就能看出问题所在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8 12: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5-7 21:02 发表


按甲兄的逻辑,一个人见义勇为不光不应受到赞扬,反而应该受到处罚,谁叫他做了自己责任以外的事?

领导分别安排手下A、B各自去完成自己的任务,A完成了任务,想去看看B完成的怎么样了?A发现B任务失败,于是接替B又完成了B的任务;

这就是你们的看法,这种看法绝对是有可能发生的。

但是出现这种情况,如果领导对于B没有任何指责,对于A没有任何夸奖是不正常的。除非:领导安排A时事先就是这样交代A的。

QUOTE:
如果曹军武将都和甲兄一样的想法,曹操早就挂了

操入帐叹曰:“吾若杀了曹洪,今日必死于马超之手也!
操曰:“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操回寨,重赏典韦,加为领军都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8 13: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5-8 12:40 发表
关于曹营出了意外,夏侯惇立了大功的观点,证据就是许徐被杀退,关羽被赶来的夏侯惇拦住,这是原文直接的描写,根本不需要来推测什么合理性,而是原文的直接事实。

1、那么曹操便做了一件很不合理的事,夏侯敦立了如此大功,竟然一句夸奖没有;许楮、徐晃任务失败,竟然一句指责没有。

QUOTE:
我反复强调的是曹操的具体计划无考!

2、既然兄强调无考,那就是一切都有可能了。可能计划中拦截精兵只是夏侯敦,许楮、徐晃可能不过是出来转转,发现夏侯敦还没有来,于是见义勇为,出来拦截关羽一会,拖延一点时间、消耗关羽一点体力,关羽一奋力,他们就退了,不是自己的任务干嘛玩命,做的这点事也就很对得起哥们夏侯敦了……

3、关于曹营出了意外,夏侯惇立了大功的观点,证据就是许徐被杀退,关羽被赶来的夏侯惇拦住,这是原文直接的描写,根本不需要来推测什么合理性,而是原文的直接事实
========================================================
曹营的意外可能是没有想到许楮徐晃对夏侯敦还真够帮忙的,让夏侯敦圆满完成了原定任务。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9 12: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5-8 14:53 发表
我心目中战场地图示意一下:

第一阶段:夏侯惇将关羽诱离下坯,关羽发现情况不对,返回下坯。
夏侯惇****关羽****下坯

第二阶段:夏侯惇尾随而来,许褚和徐晃在关羽回去的路上杀出截住归路,关羽另寻他路失败后,回战许褚和徐晃。
*********弓弩****************
夏侯惇***关羽x许褚徐晃***下坯
*********弓弩****************

第三阶段:关羽杀退许褚和徐晃之后,夏侯惇截住关羽大战。
*********弓弩****************
*********关羽x夏侯惇***下坯
*********弓弩****************

第四阶段:关羽无法杀退曹军回下坯,只好跑到一个土山上,曹军将关羽军围住。

*****曹军*******
曹军关羽曹军**下坯
*****曹军*******

有图就好理解多了,为了好描述我加两个字母:
          B      A
*********弓弩****************
夏侯惇***关羽x许褚徐晃***下坯
*********弓弩****************
1、从兄的图上看来,道路两旁A处存在拐弯回下邳的路,那曹营选择的拦截地点就很奇怪了,干嘛不选个不好拐弯的地点拦截,例如B处?

2、如果B处也好拐弯,或者道路两边还有许多好拐弯的地方,那么关羽不回撤一点去另找个拐弯地点,却非要和许楮、徐晃硬拼有何必要?杀退了也就罢了,在杀不退夏侯敦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找其它拐弯的地点,却去什么土山?

3、夏侯敦的位置从在关羽军身后,忽然出现在关羽军前头,书中竟然未有任何交代,还真奇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9 12: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需要指出的是,我也只把这种说法停留在战例解释上,是因为要解决系统平衡性的问题才引入此解释,不是正推的结果
=======================================================
1、不是平衡性的问题;随便换个什么人拦截,被关羽杀退,我也不会根据这个战例判定关羽强于该武将;

2、庞德的战例中,反推可知:先出战的张合、夏侯渊、徐晃承担的是“使其力乏”的任务,但是他们都只战了数合便退,根本没有完成任务,这可以理解成在曹操这样的要求下,这已经是他们最大限度的消耗庞德体力了。如果将这个看作他们和庞德正常单挑的差距,那么庞德的表现就太辉煌了。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5-9 12:5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9 13: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5-8 16:35 发表


既然关羽武力高过许诸,关羽杀败许诸他们有什么不合理?

关羽>许楮,推出:关羽杀败许楮他们,有什么不合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9 13: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5-8 19:30 发表



搞笑,心存啥顾忌,活捉生擒跟毫发无伤的抓着是两回事。换根钝武器把老关敲倒都行,只要不死不残废,这需要很顾忌?

本来也不复杂,非得复杂的好像伤了关羽一根汗毛都要被曹操干掉似的来说不是正常交锋?

再换句话说,许徐二人跟关羽并非第一次交锋,更并非第一次见识关羽的本事,如果这两预计自己联手能把关羽放倒而留力,说明这两根本就不配为将。

正如长板坡上曹操明说要活捉赵子龙,曹营那被剁的56将有没有束手束脚?去打赵云的都是往死里剁的好吧?

再退一万步说,及时徐许有着“不能杀关羽”的念头,不代表他两就怀着“不能胜关羽”的心情在打了。只要他们有求胜心,在没明显优势而关羽拼死不被擒的情况,他两就不会出现什么“缩手缩脚受影响”的情况,要是他两开打前就缩手缩脚,那是典型的饭都没煮就想着吃的例子。

1、心存啥顾忌,活捉生擒跟毫发无伤的抓着是两回事。换根钝武器把老关敲倒都行,只要不死不残废,这需要很顾忌
====================================================
(1)这本来就需要很顾忌,不能敲腿和胳膊,搞不好敲成残废;不能敲脊背,搞不好敲成半身不遂;不能敲脑袋,搞不好敲成植物人;不能敲胸口,搞不好敲成内出血……
(2)你说敲哪里吧?用多大力度敲?

2、许徐二人跟关羽并非第一次交锋,
====================================================
那是第几次?

3、如果这两预计自己联手能把关羽放倒而留力,说明这两根本就不配为将。
====================================================
即使他们有放到关羽的能力,他们也不会这么去做,因为曹操要活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9 19: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你连人都敲不到,考虑什么往哪敲多大力度?
============================
兄是如何知道:许楮、徐晃联手挑关羽,正常一定敲不到关羽?有何依据?
不会是因为你说敲不到,所以就肯定敲不到吧!

2、单挑跟交锋如果您认为是一回事,那么请自便
============================
恍然大悟,原来交锋不是单挑,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曾作为对手过,只要是在同一个战壕呆过的,都可以叫做“交锋”!

3、只要这两一使全力,关羽就必定挨不了几下挂了
============================
没有人会做这样的判断,但是许楮、徐晃尽全力,是否存在关羽一定的回合数之后被挂掉的可能,我认为是肯定存在的,你认为完全没有可能,见第一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9 19: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5-9 16:50 发表


关羽>许楮>徐晃,徐晃还不如许楮,关羽能杀败许楮当然也能杀败徐晃,这再合理不过了

明白了,原来许楮他们不是指“许楮徐晃”,而是指“许楮徐晃”,我误解了兄的意思。

兄认为许楮、徐晃拦截关羽是一个一个的上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9 20: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我可没打包票在看这段文字(关羽奋力杀退许徐)之前一定确认了一定敲不倒。
===============================================
你的原话:你连人都敲不到,考虑什么往哪敲多大力度?
当然你纠正自己的错误也是可以的,大概是兄一时笔误!

2、至于敲没敲到,看文字描述----没有。您要无中生有的编出了他两敲到关羽了,只是不敢大力敲,哪是您的事,建议您出个三国演义甲乙丙版
===============================================
我什么时候说过他两敲到关羽了,没有敲到!

3、作为同僚竞争军功也是交锋
===========================
好,兄可以继续这样教,去耦已经说过了,前面是我误解了兄的交锋。

4、文字上的描述显然是这两联截住关羽的本事都没有,根本没到怎么留手那地步。
====================================
嗯,确实,他们在曹操声明欲得关羽为己用的前提下,他们没有能够拦住关羽。

5、文字就是三将接战,关羽奋力杀退二人
====================================
(1)这个文字还有前提,三人是在什么状态下交战的?事实是关羽可以毫不留情的痛下杀手,而许楮、徐晃要考虑曹操要活的。
(2)同意的情形还出现在庞德身上,先出场的张合、夏侯渊、徐晃三人在曹操欲得庞德为己用的前提下,只能战数合便退了,根本无法完成“使之力乏”的任务。回过来就能更好的理解许楮、徐晃的被杀退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5-10 12: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5-9 23:19 发表

1、选择地形狭窄的地方
===============
我不知道哪里宽阔、哪里狭窄,兄在自己的战场图上安排吧;我只是说随便找个不好拐弯的地点拦截,不是省略了弓箭手的布置。

2、如果关羽回撤,首先夏侯惇也回军了
======================
夏侯敦不是绕到许楮、徐晃身后去了吗?看来夏侯敦部会瞬息移动啊,关羽前进也会遇到,关羽回撤也会遇到。

3、四将确实没完成曹操预定的任务,这个倒是事实。因为前面有缓力的交待,当然不是正常单挑。
=============================
(1)缓力?
(2)兄能否解释一下,对武力发挥有何影响?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5-10 12:22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3 22: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34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