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反对所有自下而上的三国武力分档理论!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2 12: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反对所有自下而上的三国武力分档理论!

以往的分档理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自下而上式,这类分档理论存在重大缺陷,却还有不少人在使用。

这个重大缺陷是:武将一出场至少就是末流!于是,许多只有唯一战例且是失败战例(或速败战例)的武将之间便全部武力相当了,例如:穆顺、邓茂、程远志……(估计有近百位),而事实上,穆顺、邓茂等武力相当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既然没有任何依据的武力相当都可以成立,那么要是再稍微有点依据的,例如打个20合或30合不分胜负的岂不是更应该是武力相当,例如关羽对纪灵、吕布对许楮。而大部分坚持自下而上分档理论的,却又对于其它的武力相当判定极其严格,甚至200合以上不分胜负的都不是武力相当。

要严格就要都严格,一方面毫无依据的武力相当可以成立,另一方面多少还有点依据的武力相当却还被否定,双重标准已经发挥到极致了。

在这种基础之上推出的所谓三流、二流、一流、超一流,又有何意义!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2 18:5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2 18: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4-12 13:35 发表


这个重大缺陷是武力有相当差距的武将因100合平手就被无知的人画等号

1、上班匆忙没有来得及发完,呵呵。

2、只有无知的人才能由100合平手推出武力有相当差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2 21: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9-4-12 19:27 发表
甲乙兄,这个论点的确有漏洞,但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只能以一位武将为出发点推导,我选择的是吕布,后面一会自上而下、一会自下而上都无所谓。

由此可以看出我所反对的核心:不是自下而上这个次序,而是初始规定的武将之间的武力差距无法确定,规定为同为末流显然不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09: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4-12 21:51 发表


看来张颌与张飞没有相当差距,所以马超应该能用三合打败张飞

看来兄是反对百合大战武力接近说,并用罗本张合来反驳,这个我在琅琊曾经回答过。可能兄不知道,我就再说一次?

张飞和马超这种超一流高手的地位就不需要我再多说了,在此前提下:

1、如果你认为张合3合被马超击败是张合真实武力的体现,那么张合武力与马超差距很大,兄判定他二流、三流武将都行;

2、如果你认为张合百合内能与张飞战平,只是百合以上才被击败是张合真实武力的体现,那么张合武力与张飞很接近,划为超一流也不为过,当然是低于张飞的超一流;

当然还有认为两战都是张合真实武力的观点,对于两战的差异用武力波动说(或武力成长说等)来解释。

但是不管你是什么观点,那只是兄对于不同战例的认定不同导致的,而非“百合大战判定武力很接近”的观点错误导致的。

换句话说,兄要推翻“百合大战判定武力很接近”的观点,举错例子了!

欢迎兄再举其它例子,这是我一次又一次修正观点的源泉。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3 09:3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0: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9-4-13 10:05 发表
为何甲兄一定要否定其中一个战例?如果两个战例都有效,莫非甲兄就没法分析了?

这两个战例正好说明了一个观点:
能够坚持百合不败,并不代表武力在同一个水平,而是可以适当地有差别。

如果这两个战例都有效,则有一种可能就是:
巅峰马超战以逸待劳的中年张飞,虽然百余合不分胜负,但是两人武力已经达到“不分胜负”的最大差别极限,即有一种可能就是“正常状态下巅峰马超百余合可败中年张飞”
老年张飞交锋张合,百十合败张合,也是两人武力的最大差距。即有一种可能就是“正常状态下老年张飞百余合可败张合”

正常状态下巅峰马超百余合可败中年张飞
正常状态下老年张飞百余合可败张合----->正常状态下中年张飞数十合可败张合

二者综合,马超速败张合有何不可能?

既然这样,巅峰马超速败张合,为什么一定和老年张飞百余合败张合矛盾呢?

笑,根据百平论解释不了马超-张合-张飞,就可以否定其中一个。

谈这个问题,偏离本帖主题。

1、如果两个战例都有效,莫非甲兄就没法分析了?
===============================
(1)呵呵,分析的人多了,各种代表性的观点我都看过,我觉得不需要我再分析了,我也不想多分析;
(2)兄的观点无非就是武力发展说的一种,引入年龄因素而已。在我的1、2两点的下方已经提到武力发展说了。

2、笑,根据百平论解释不了马超-张合-张飞,就可以否定其中一个
====================================
(1)我不反对兄以年龄因素做出的解释,我认可兄的观点,只是其它否定其中某一个的解释我也认可,且没有倾向性。
(2)当然兄是有倾向性的,兄要以自己的解释,笑别人的解释那是兄的自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1: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4-13 10:07 发表
武力很接近是一个主观用词,不同的人定义也是不同的。

同意!

只是现在武力数值化尚未普及,武力很接近解释起来未必有多少人接受。

马岱兄应该是此中高手,百合不分胜负那就是波动范围很小,例如百合不分胜负范围定为+—1,50合不分胜负范围定为+—5等等,显然前者比后者更接近,如果最小单位是1,那么除了差距0以外,就属百合不分胜负的武将之间的差距1很接近了!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3 11:2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9-4-13 10:24 发表
在对"接近"和"相当"二词没有统一概念的前提下,“一方面毫无依据的武力相当可以成立,另一方面多少还有点依据的武力相当却还被否定,双重标准已经发挥到极致了”,甲兄对俺的方法论的否定成为一句十足的废话。

1、呵呵,兄不要把自下而上的分档理论看成自己的独创,尚兄、笑笑兄、天上天下兄、还有个古代杀手兄和兄都是大致一样的观点!我写这个帖子,主要还是前段时间和在中华三国友盟与天上天下兄的讨论中思索的。

2、在对"接近"和"相当"二词没有统一概念的前提下
==============================
这句话说的太好了。所有坚持自下而上分档理论的网友都应该在理论运用之前好好思考兄的这句话

末流武将究竟是武力相当?还是武力接近?接近到何种程度?

而不是用的稀里糊涂,也让人看的稀里糊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2: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9-4-13 11:53 发表
但是对于有正面交锋取胜纪录的,俺都列入二流武将。

我来修正,有正面交锋取胜纪录的应该是至少二流,如果还有其它更好战绩的当然可以超越二流;再无其它战绩或其它战绩表现都很差的话,那就只能留在二流。

QUOTE:
俺自然承认这种规定是主观的,但是总比没有标准的设定要好

当然比没有标准的设定要好,我只是提出着其中的问题,这些被确定的二流武将之间是否武力相当?还是武力接近?接近到何种程度?

QUOTE:
什么叫几乎?如果用量化,十个里面总得有九个吧?

“几乎”只是我的一个感觉,也许和兄的感觉有所偏差。

我考虑的不仅仅是完整的写出自己自下而上分档理论的网友,我考虑的一个更大的群体:凡是看过自下而上理论并支持自下而上理论的全部网友,凡是支持“击败一流的就是超一流”观点的网友,都是自下而上式。例如时常听说:关羽温酒斩华雄、马超3合击败张合、颜良20合胜徐晃,于是他们便如何如何厉害,由于这些网友的数量多,于是我便用了几乎一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2: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9-4-13 12:15 发表


和马岱兄的差距几乎相同

俺的百回合平手战例的浮动范围值是+-3级数

五十回合平手战例的浮动值是+-4级数(即百回合败差4级数)

接下来是二三十回合+-5(即五十合败差5级数)

十余合+-6(即二十合 ...

完全相同也没有用,兄似乎没有看懂我的帖子!

从吕布天下无双出发,先推出一批,再由这一批推出下一批……按照上表数据往下推,自然可以推出一套结论;

从若干个二流武将往上推,按照上表数据,自然也可以推出一套结论;但是兄这么多二流只是兄规定出来的,基础不牢,这就是缺陷所在。兄所规定的二流武将,被别人规定成三流,或者有的二流有的三流同样也能按照上表搞出一套结论,兄又如何证明自己的二流规定比其它规定更准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5: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jienc 于 2009-4-13 13:26 发表
再往下如甘宁等我以前见过现在找不到了。

写的不好,被我删了,新版的快完成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5: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4-13 14:42 发表
反对将本人列入下上派

名词解释:
下上派——三国演义武评爱好者中,持自下而上武力分档理论的人群总称。

是笑笑兄吗?你说不是就不是吧,呵呵。

我只是希望下上派的网友能够注意到我提出的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7: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9-4-13 16:38 发表
甲乙兄,你说以吕布为推论基础往下推。我想问一句,如果你这么往下推,出现一位超过你的第一基础吕布的人物(我只说如果),你怎么纠正,是继续还是调整还是其他!

不需要纠正,为什么要纠正?理论上从张飞99开始推导,可以得出同样的一套武力值。

如果以张飞100为初始值推导的数据中,相当于每一位武将的武力值都比前者提高了1,他们之间的差距不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8: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4-13 17:03 发表
ok啦,那我就能补充几句了。

兄所说的上下派问题,应该是指“仅有唯一失败战例的武将之间便全部武力相当了”。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是对其中一些词理解不同造成的。
我个人认为仅有唯一失败战例的武将之间并非武力相当,而是他们的武力上限相当。

多了一个上限,有什么区别呢?
很简单,如果是武力相当,那么被颜良速斩的魏续、被关羽速斩的杨龄、被吕布速斩的穆顺,就会武力相当,换而言之,魏杨穆三人之间如果单挑,结果简单且唯一,那就是三人相互之间都是长时间不分胜负。

而如果结论是他们的武力上限相当,就不可能得出三人相互单挑结果都是长时间不分胜负的结论,三人相互单挑结果是未知的:可能某两人长时间不分胜负、可能某人能速斩另一个、可能某人能若干合击败另一个……等等等等,结果可以说是会有无数可能性。

至于究竟魏杨穆这三人该怎么排,欢迎君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估计部分下上派朋友的做法,是将他们全部归入末流。但是,末流的范围有多大?百分制的话,是不是1~70?如果是的话,有了范围,在根据蛛丝马迹或个人主观喜好,来定个魏续68、杨龄65、穆顺55,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而这个末流范围的上限70,就是前面所说的武力上限相当了。

我的最新武评完成一大半了,先发几个吧,规定:吕布100

【】内的前者为“武力强弱结论”,后者为“武力差距结论”。

1、根据吕布和张飞单挑100余合不分胜负,张飞方刘备恐有疏失急鸣金得出【吕布强于张飞,“100余合+击退”差距1】张飞武力99;

2、根据吕布秒杀穆顺,得出【吕布强于穆顺,“只一下+击杀”差距至少34】穆顺武力最高66;

3、根据吕布无5合杀方悦,得出【吕布强于方悦,“无5合+击杀”差距25】方悦武力75;

4、根据张飞秒杀邓茂,得出【张飞强于邓茂,“只一下+击杀”差距至少34】邓茂武力最高65;
……
自上而下推,对于穆顺、杨陵这样的武将,会由于不同的人对差距设定的的不同而不同,但也要先根据“回合数+失败程度”来定差距,再根据差距定武力,而不能太随意;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3 18: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8: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jienc 于 2009-4-13 17:28 发表
他是说有朝一日吕布被有效证明不是一把手,排名咋排。

还这样排啊,只要有个起点武将就可以了,这个起点武将不一定非要是第一,例如我可以由张飞开始排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3 18: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4-13 18:12 发表
本府记得甲兄的百合不分胜负很接近是指两人之间插不进任何一个人.
如果说百合不分胜负是很接近,张颌就很接近张飞,张飞很接近吕布,所以张颌很接近吕布.
赵云10合使张颌力气不加,所以赵云也能10合使吕布力气不加.甲兄是否认同赵云能10合使吕布力气不加?

1、以前我说的是230合不分胜负的马超和许楮之间不应该插人,并非百合不分胜负就不能插人;

2、最近我自己把自己推翻了,要插人;

3、兄说的张合的问题是因为版本不同,我写的完整武评全部是毛本,用于嘉靖版确实是有问题的,所以我向来强调:武评文章先看准武评依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4 12: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4-14 10:07 发表



最高武力与武力可不一样,穆顺武力最高66,意味着别人定穆顺65、63、60、55、50……都是可以的,还是很随意啊。

自上而下的推导中,穆顺究竟是66,还是55已经没有太多人关心,也不重要,可以随意定,不超过66即可,不影响大局,或者说大局已定,即“上”已定;

自下而上的推导中,吕布武力要是由穆顺来推,张飞武力要是由邓茂来推,那么穆顺和邓茂武力之间的差距便很关键,毫无依据的判定穆顺和邓茂相等,或是穆顺强于邓茂、或是邓茂强于穆顺,都是很不可靠的。“上”未定,“上”还等着“下”来定,“下”怎么能随便!

当然一般不会由末流穆顺和邓茂直接推超一流,但是从各位末流开始先推二流再推一流、再推超一流,存在的问题相同,即这些末流之间的武力差距无论你如何规定都是毫无依据的,作为整个武评体系的基础都是不合适的。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4 12:2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4 18: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4-14 16:42 发表
区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思维方式最典型的例子是祖茂和芩壁。

自上而下:由华雄推出祖茂,由吕旷推出芩壁。
自下而上:由祖茂推出华雄,由芩壁推出吕旷。

自上而下:由关羽速斩华雄,华雄武力并不强,俞涉、潘凤、祖茂当然更弱。

但是很奇怪,1合被斩的罗本华雄居然也能混个二流甚至一流。华雄凭什么二流或一流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4 20: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9-4-14 19:46 发表


偶迪神呀,甲兄牛,根据甲兄的从上而下的理论,华雄进二流居然都被甲兄质疑

请问甲兄,一个连二流都进不了的武将能够镇住十八路诸侯?能够击败英雄冠世,刚勇绝伦江东猛虎的孙坚?

这应该是甲兄的所谓 ...

呵呵,毛本是温酒斩华雄,酒从热至尚温十余合还是可能有的,加上十八路诸侯的态度,华雄二流是没有问题的;

我强调的是罗本华雄,一个被关羽1合斩的武将,还能强的过末流武将李丰不成,李丰不3合被吕布击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4 20: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三国武评中武将划分几流之讨论

在下抛砖引玉,欢迎同仁提出更好的意见:
1,武将分为:天下第一,超一流,一流,二流,三流,末流

2,任何武将默认武力最少是末流

3,通常状况下战胜末流者,武力最少三流;战胜三流者,武力最少二流;战胜二流者,武力最少一流;战胜一流者,武力至少超一流

4,通常状况下速败末流者,武力可以考虑最少二流;速败三流者,武力可以考虑最少一流;速败二流者,武力可以考虑超一流
...

问题:末流武将是否武力相当?
如果武力相当那就是毫无依据的武力相当!
如果不相当,战胜末流的有可能是更强的末流,未必至少三流!

QUOTE:
从武力低端往武力高端、以及综合的方式,为部分武将武力划分档次

以前划分档次多半喜欢从武力高端往低端推导;今次试试从武力低端往武力高端推导。

首先将武将大约的划出五个档次:
1超流;2一流;3二流;4三流;5末流
0、但凡是个武将、有名有姓、上过战场的,末流起判
1、单挑中击败末流武将的,三流起判
2、单挑中击杀末流武将的,二流起判
...

问题:末流武将是否武力相当?
如果武力相当那就是毫无依据的武力相当!
如果不相当,战胜末流的有可能是更强的末流,未必三流起判!

二兄的理论写的清晰易懂,其它人的零星片语,远远不及二兄,不提也罢。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4 20: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5 12: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4-14 23:36 发表

这段看着眼熟,让我来解兄心中之惑。

在这套理论中,所说的超流、一流、二流、三流、末流这些档次,均是起判,所以就有些类似与职称或者文凭的概念。而假设某人拥有大学文凭,但是其水平却不如另一个没有文 ...

晕倒,原来3流未必强于末流,甚至超一流也未必强于末流。

这一点确实是我以前严重误解的,经过兄这么一说,我明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5 12: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9-4-14 21:44 发表

再叹:

根据甲兄的从上而下的理论,一合被关羽斩的华雄低于不三合被吕布击伤的李丰,进不了二流

甲兄完全无视身为董卓帐前第一猛将(即华雄高于郭祀、李榷)、能够镇住十八路诸侯、击败英雄冠世,刚勇绝伦江东猛虎的孙坚的从下而上的战例,难道不是甲兄由上而下理论的失败?

难不成甲兄认为混战击败曹仁夏侯渊的郭汜李榷只是三流?难不成甲兄认为被三流华雄击败的英雄冠世刚勇绝伦江东猛虎的孙坚只是四流?

总之,甲兄的由上而下推出的一合被关羽斩的华雄武力低于不三合被吕布击伤的李丰,实在是兄理论的惊叹之处

1、无论华雄有多高的名声,被关羽1合斩杀的事实摆在那里,此战书中没有提到任何干扰因素,事实胜于一切。

2、孙坚败于华雄,如果此战也没有任何干扰因素,那么只能是孙坚还不及华雄;
如果有人提出孙坚是饿着肚子战华雄,那就另当别论,因为饿可以饿的人全身乏力,这种情况下输了,只能证明饿着肚子的孙坚不及华雄,不能推出正常状态下的孙坚武力不及华雄。

3、混战击败曹仁夏侯渊的郭汜李榷只是三流。
================================
混战很难定强弱,不知道兄是否有详细的根据混战定强弱的理论?
再请问兄:和吕布混战到天明的陈宫武力如何?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5 12:5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6 10: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9-4-15 15:22 发表


請甲兄先確定嘉靖版中呂布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混戰陳宮到天明[,謝謝。

而嘉靖版中孫堅是否一定餓着肚子,相信甲兄也没这样认为吧,就不多说了

1、只不可斗将,只是混战,我众彼寡,安得不胜【这就是混战获胜之关键】

2、如果一方面认为华雄弱、孙坚强,孙坚饿这个可能的因素刚好将这个矛盾解决。
如果本就认为华雄弱、孙坚更弱,那就无所谓孙坚是否饿;
如果认为孙坚强,华雄更强,请解释:为何强大的华雄在关羽面前不堪一击?解释不了,就应该重新审视华雄强的结论有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6 16: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9-4-16 13:41 发表
俺只是温馨提示甲兄重温陈宫混战吕布的战例,因为甲兄的含义似乎是陈宫在没有其他干扰的情况下混战吕布到天明。
甲兄似乎避而不谈

甲兄曰:
为何强大的华雄在关羽面前不堪一击?解释不了,就应该重新审视华雄强的结论有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
乐,你解释不了并不代表别人解释不了。
一流的关兴还一合斩越吉呢,难不成越吉也只能够在四级之后?

既然一流关兴能够一合斩二流越吉,超一流关羽为何不能够一合斩一流华雄?

1、我只是想说,混战的胜负很难定武将的强弱,因为决定混战胜负的关键因素并非武将武力,否则陈宫与吕布混战,还不迅速溃败就难以解释了。至于李傕等人混战击败夏侯渊、曹仁,也无法断定他们和夏侯渊、曹仁的强弱。

2、当然不代表别人解决不了,解决方法也很多,我看过不少解决方法,只是我认为有缺陷,提出来讨论。

3、既然一流关兴能够一合斩二流越吉,超一流关羽为何不能够一合斩一流华雄
==============================================
关羽能够1合斩华雄,这是事实;超一流关羽能否1合斩一流华雄就有问题了?如果能斩,按照“超一流能够1合斩一流”这个标准,管亥、孟坦、杨凌等人的武力都有可能是一流。

并且有支持这个可能的依据:他们面对关羽的表现都比华雄好,战例清晰,无任何干扰因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7 12: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c013 于 2009-4-17 12:37 发表
因为超一流某人做到过某事,所以所有超一流都能做到。

赵云长坂,随便哪个超一流都可以做到赵云一样。

我们评价的超一流不是指冲阵能力,而是指公正单挑的武力;

如果赵云公正单挑能战胜谁,那么与赵云武力等同的其它超一流应该也能做到;

并非赵云所能做到的任何事,其它超一流也能做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7 18: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c013 于 2009-4-17 13:00 发表


既然这样,
说颜良许褚也行,
许褚五十回合平手徐晃,颜良二十回合败徐晃,
要么颜良是超一流,许褚是一流,
要么许褚是超一流,颜良是超超一流。

1、这样的思想并没有错,可以想象:如果许楮、颜良都只有对徐晃这唯一战例,排成你说的结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要么颜良是超一流,许褚是一流,
要么许褚是超一流,颜良是超超一流。

2、问题出在许楮的战例较多,按照其它途径确定的许楮武力(例如“马超——许楮”)与按照“颜良——徐晃——许楮”确定的许楮武力不一致,各人处理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7 20: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4-17 19:51 发表

非也,如果颜良有很多其他战例,而且这些战例的表现都和许储差不多,当然不能只拿徐晃做参照比较颜良和许储的武力高低,但问题在于颜良没有其他表现机会,所以比较他们武力高低只能拿徐晃做参照.许储战马超本来就不是正常情况下的单挑,更何况颜良又没和马超打过,就算许储20合打败马超也不能证明许储不比颜良差,除非颜良和马超交过手,而且败给马超或几百合平马超,这才能证明许储不比颜良差

大学士兄:确定颜良和许楮的强弱当然要用到徐晃,我谈的是差距的确定问题,即我不赞成根据徐晃来确定颜良、许楮的差距,因为与其它证据有冲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8 13: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c013 于 2009-4-17 20:52 发表


不需要确定武力,确定出许褚颜良的差距就好,
从徐晃来比较,
许褚不如颜良。

许褚可以强,
那么颜良更强。

颜良可以弱,
那么许褚更弱。

——————————

如果说有矛盾,

请指教。

1、先前可不是这样的结论;先前的结论是颜良超一流,许楮就一流;

2、确定出许褚颜良的差距就好【我把他们的差距确定为极小(小于1,如果颜良99,许楮大于98小于99),当然这个差距是在缩小矛盾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的,你的差距多少?】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4-18 13:1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18 13: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4-17 21:37 发表


受激将的许储230合后败给马超,颜良根本没和马超打过,哪里有冲突?

这个说起来就复杂了,在我的武评中,典韦=许楮<颜良<=关羽<张飞=马超;而马超与许楮差距极小,于是颜良和许楮的差距也就极小。这与二人战徐晃的结果偏差较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20 19: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4-18 13:48 发表
典韦=许楮<颜良是没有问题的,颜良<=关羽<张飞=马超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关羽张飞马超谁强一些本来就争议很大,实际上以许储为参照,关张都明显强于马,而颜良根本没和关羽打过,凭什么说颜良<=关羽?举个例子,有个小学生平时成绩不好,但在一次考试测验中他得了满分,而其他平时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这次都没有得满分,难道甲认为这个小学生靠这一次考试测验就成了优等生?许储综合表现并不好,有很多污点,怎么能只凭一次说得过去的表现就说他和四虎颜良差不多?请问甲兄是否会因为醉眼兄偶尔说过一次客观话就认为醉眼兄的观点都很客观?

1、我排的是毛本;

2、许储综合表现并不好,有很多污点,怎么能只凭一次说得过去的表现就说他和四虎颜良差不多?请问甲兄是否会因为醉眼兄偶尔说过一次客观话就认为醉眼兄的观点都很客观?
========================================
(1)从不同的战例得出的结论可信度是不同的,许楮的一些所谓的污点战例都是事出有因,许楮战马超是一场公正的单挑,其它存在明显干扰因素的战例应该是忽略不计,而不是综合;

(2)一个小学生,在几次重要的考试中都考得不好,但是每次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带病考试、考试迟到时间不够、考试中为了“帮助”他人而影响到自己的答题……但是在一次公正的考试中,他考的很好,该相信前面3次考试,还是最后一次考试,结果很明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4-20 19: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图阁大学士 于 2009-4-18 13:56 发表
所谓"根据徐晃来确定颜良、许楮的差距与其它证据有冲突"的说法并没有其他直接或间接战例支持,完全是拿受激将的许储抵挡马超230合的战例作为许储和马超差不多的证据,然后无视许储战关张时的污点,硬得出许和四虎都差不多,再主观认为颜良不会强于四虎,最后得出颜不会比许强很多的结论

1、并没有其他直接或间接战例支持【除了战例之外,还有人物评价】;

2、受激将的许储【个人认为激将是提高斗志,使武力正常发挥,而不是提高武力,是武力超水平发挥;曹操激将了许楮吗?】

3、然后无视许储战关张时的污点【未必是污点】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20: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0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