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讨论]正史中的三国猛将
性别:未知-离线 Highhand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269412
注册 2008-2-29


发表于 2008-3-14 10: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国时期有武力事迹或武力评价的大约有128人,我帮楼主补充一下关羽的。
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三国志•魏书•程昱传»
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三国志•魏书•刘晔传»
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三国志•魏书•郭嘉纪»注引«傅子»
关羽骁锐……——«三国志•魏书•温恢传»
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傅子»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是羽怙恃勇名……——«三国志•蜀书•廖立传»
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三国志•蜀书•杨戏传»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关羽实熊虎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羽矜其骁气……——«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羽素勇猛……——«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刮骨去毒事件个人认为和武力无关,所以没有写进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ighhand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269412
注册 2008-2-29


发表于 2008-3-17 06: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勇”主要可以理解为勇敢和勇猛(细读«三国志»还会发现远不止这两种,诸葛亮的用兵风格也被袁子称为“勇”),但是这两个解释十分容易混淆。在研究武力的时候,又不允许把这两个意思混淆。«礼记•聘义»:“有义之谓勇敢。”可见勇敢和武力没有什么关系。混淆两种意思就等于把一个人的武力高低弄错了。
在古汉语的各种字典中,有的把勇敢和勇猛和作为一个解释,有的把勇猛看成勇敢的引申义。个人认为对“勇”字可以这样理解:勇敢是“勇”的基本含义,某些情况下可以把“勇”只理解为勇敢,而与武力无关;而在某些情况下,“勇”可以理解为勇猛,而当理解为勇猛的时候毫无疑问关系到武力,但勇猛多少还和勇敢有关。换句话说,“勇”可以理解为勇敢,也可以理解为勇敢加武力高,即勇猛(这种情况就还要讨论偏重于勇敢还是偏重于武力),但如果把“勇”理解为只关系到武力,就不太恰当了。
“勇”以词组出现的形式有“骁勇”“武勇”“壮勇”“勇猛”“有勇力”,这些词组不用多考虑,可以理解为勇猛。还有“忠勇”“义勇”等形式,这类词组也不用多考虑,可以理解为勇敢(从«礼记»中可以看出,勇敢多少和忠义有关)。但是对“勇”的理解往往没有词组的帮助,例如“勇而无谋”等词,“勇”以单独形式出现,这样的“勇”就很难理解了,即使一样“勇而无谋”,如果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勇”也可能是不同的意思,通常要联系上下文,甚至要联系全传分析,而且这样的解读方法未必准确。
如果楼主想说的是武力,建议使用“骁将”“虎将”“猛将”等词。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8 01: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28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