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国家的强盛
性别:未知-离线 123qaz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268949
注册 2008-2-24


发表于 2008-2-25 14: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来说说

在佛教出现以前,古印度的宗教就有世界四大之说,既地水风火,后来释迦牟尼佛传佛法,说我的法中也有四大,但和你们的四大不同,印度人就问你的四大是什么?释迦牟尼佛说,人体中骨骼肌肉这些坚硬固定的是地大,血液这些流动的是水大,我们呼吸的气是风大,我们的身体温暖的是火大。

佛教很多时候并不去化时间去推翻人们已有的一些观念,只是将这些用佛教思想解释,让人们明白佛教的思想。对神这个事物也一样,所以佛教的确不拜神而且无神论。lz想在这个角度解释清楚是很难的。至于佛教的拜佛是以佛为导师而礼拜。

民间道教佛教混淆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说道教混淆佛教的人多了去,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都有,谈不上什么别有用心。

lz说的是佛教的世法吧。大家说的似乎是出世法。

按某人的观点,这里的所有人都发表过李xx式的言论,扣上这么一顶大帽子还让不让人在论坛上说话?按这个说法你对基督教的言论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李xx式的言论。李xx的言论和这里根本就不一样,一个宣称我说的是真理,一个说这是我的个人看法。这中间天差地远的区别。所以这顶大帽子过了。

基督教排斥异教徒不够狠?白人至上主义少了吗?

说起来最温和的还真就是佛教思想。历史上大的宗教就只有佛教没有引发战争(小的宗教我不了解)。

lz说的强民的观点是不错,不过有多少人能耐下心来看呢。

ps:我只接触过中土佛教,中土佛教的内容就是参禅、入定、持戒、善行、礼佛、念经。所以只论中土佛教。

[ 本帖最后由 123qaz 于 2010-2-13 15: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123qaz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268949
注册 2008-2-24


发表于 2008-3-7 12: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中国的统治阶级利用的其实是儒家礼教,道教创出的天庭玉帝才是迎合统治者的,让民众认为皇帝和神一样的执政,从而放弃反抗之心。所谓的愚民其实恰恰是所谓的帝王之术这种自私的权谋。佛教绝对没有这种东西。而且佛教很少介入政治。

你有知不知道佛经里说的当外敌入侵时每个人都应当去抵御外辱保家卫国,抗战的时候和尚都上了战场。明朝抗击倭寇就有一支僧人组成的军队。爱国还就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思想。

唐朝后期纯粹是皇帝昏庸导致的受辱,宋朝都知道的重文轻武误国,明朝也有自己的弊端,清朝不用问了,一个用奴才文化统治国家的朝廷,挨打是必然的。但是这些国家在强盛时那个打少数民族没成功的?

打击外敌这种东西根本就和国家的实力密切相关的,就是汉朝也不是忍了那么多年才有实力打击匈奴吗?

在我看来中国的唐朝后期的弱势正是因为儒家礼教的变质。从一个不错的开导性的思想往压抑人性权谋愚民的方面发展。

中国古代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儒家礼教。而且是那个变质的儒家礼教。

[ 本帖最后由 123qaz 于 2008-3-10 14:4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123qaz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268949
注册 2008-2-24


发表于 2008-3-10 15: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其实佛教应该说只有一个最终的目标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

但是人人不同,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可以一开始就有那么高的境界,所以佛教说随根性而说,有人做不到六根清净出家,就对那样的人说在家法(即世法,以我所知基本都是说如何做人、如何治家、如何营生),有人愿意出家就对他说出家法法(即出世法),对出家只求自我解脱的人说小乘佛法(即声闻、缘觉法),对出家求普度众生的人说大乘佛法(即菩萨法)。又因人而异对不同性格不同情况的人说不同的佛法开导。佛经有那么多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四法印是佛教的信法,lz说的也是佛法。其实总归而论佛教的信仰是真理类的,佛教求的是对真理的领悟。

另外大乘非佛说是错误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123qaz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268949
注册 2008-2-24


发表于 2008-3-10 15: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失控轮回 于 2007-12-25 03:47 发表

何为强盛>?相对罢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众的智慧发展到一定高度,社会往往开始动乱!
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待,恰恰有了广大民众的智慧,社会开始走向动乱!

引用一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
  
  又是孔老先生的话,小小景仰一下下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抹杀了多少真理与人民的创造性,但同时,我们的问题就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在这里插一句,孔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非常多呢?这其一当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则是因为他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一来,后来的人无论是谁,抱着什么目的,都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方说现在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前文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原来,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人民知书达理寻求知识的愚民之术。真不知道那些曲解这话的SB怎么想的,你要说这种P话是教育家孔子说出来的,谁信啊?都把人民当白痴来忽悠了?
    有人说古时候的中国人民是不幸的,即便是在物质丰富的盛世,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贫乏得可怜,到了中近代,西方的思想领域渐渐迎来了文艺复兴,迎来了民主共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推动世界的发明进步与思想启蒙,而聪明的中华民族呢?在更早的时候他们就有了伟大的四大发明,走在了世界的前边,可为什么就是这么好的基础,到了近代我们反而远远于西方这些小字辈的民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恶毒的训诫啊!它象一条张开血盆大口的大蛇,狠狠地缠在中华民族的身上,泯灭了多少先进的思维火花,束缚了多少应有所作为的苗子。但反过来看看,故意曲解这句话的封建统治者固然可恨,但我们能完全把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吗?这本身就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我们怎么就没想想,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用一生置身于教化天下民众的孔子,又怎么会说出“民不可使知之”的蠢话来?更可笑的是,这句话我们竟然就这样相信了几千年膜拜了几千年,这最后该伤心的,是孔老先生呢?还是我们呢?

=======================================

我不信一群粗野的傻子能斗得过一群开化智慧的人,而且在我看来民众智慧强盛后反而可以遏制动乱,中国要复兴要胜过西方就一定要强盛智慧团结的民众才能办到。中国这么大,是必须做超级大国的,这是没有选择的事情。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9 07: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