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9-8 13:53 发表
直到现在,90%的中国人依旧不肯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一种中世纪文化的现实。
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绳之万世而皆中的。但中国人总以为老祖宗的办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这只能说明中国人还民智未开。
其实,社会发展,文化必然要随之而发展。古代时候对事物的认识不清楚,因此采取了很多牵强的、概括的说法来解释,这在古代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现代人依旧信服这种解释,就令人无语了。
也不能这么说,你指的90%,大体是两种人——中世纪文化的实际使用者(农民),以及衍生物(第一代城市新移民)。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发展和成熟于漫长的农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丝丝入扣,直到今天,大量农业生产者依然主要使用这种文化,这是经济滞后的效果,不能把人的意识形态放在首位。
中国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基本上偏袒年龄大的人,所以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自然产生维护这种传统的自觉,特别是在论资排辈的体系中,年龄大还往往意味着地位高,故此更加会喜欢“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