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沙加1110 于 2008-8-1 14:50 发表
关于苏州评话隋唐排名的一点鳞爪:
小辈: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云召
6.伍天锡
7.罗成
8.新文礼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殷开山
12.殷岳
13.秦琼/尉迟恭
老辈排名:
1.成都王张显图(张须陀)
2.淮西王焦本忠
3.铜山王姚子林
4.双枪将定彦平
5.皇城总兵史万宝
6.燕山王罗艺
7.靠山王杨林
8.屈突通
9.东昌王杨义臣
10.昌平王邱瑞
11.大元帅韩擒虎
12.定国公长孙晟
13.沙陀国王始罗失毕可汗
野辈十三条好汉:
1.银地国太子朗司马(即前面24楼提到的郎世模、李世模)
2.琉球国太子鳌鱼
3.北汉王铁木耳
4.铁木金
5.红袍大力士蓝天毕
6.孽世雄
7.王九龙
8.盖世雄
9.洪天英
10.华公义
11.知世王王薄
12.定阳王刘武周
13.大梁王萧铣
苏州评话中张须陀是老辈十三条好汉之首,川中成都王。一身“易筋经”功夫,铜皮铁骨不坏身。浑身刀枪不入,枪扎不留洞,刀砍不留缝。但唯一眼睛是罩门。
老辈第二条好汉是盗里的祖宗、偷里的大王、轻功无敌、淮西王焦本忠,除了轻功高超外,也练就一身“金钟罩”功夫,但太阳穴是其罩门。
老辈第三条好汉是老辈枪王、枪祖宗姚子林,一手鼍龙枪天下无对,别人枪最多5尺开口,他的枪7尺开口。老辈中使枪的高手如曹延平、罗艺之流在他面前还要向后排。
这三个是结拜兄弟,被徐茂功用计请到四平。后来李元霸和宇文成都连手冲营,杀的四平山反王走投无路,三老出来和李元霸打。先是张须陀和他大战40回合,两个人兵器打到发烫。两个兄弟看看老大要吃亏来帮忙,3个人打的李元霸动弹不得。最后焦子通要为儿子报仇(李前面杀过他一个儿子),跳到他马后一刀劈在他背上,因为李穿了宝甲,没砍死,不过把李元霸打的逃走了。
这个发表点个人看法
首先:老辈第一成都王张显图(张须陀) ,野辈第一银地国太子朗司马(郎世模)
网络行文大多是写成:张显图,朗司马。当然张显图和张须陀,朗司马和郎世模用苏州话或上海话读起来是基本一样的。
但估计最初写此行文的不晓得隋朝历史上名将张须陀(不考虑年龄),未仔细看说唐有高丽国太子李世模。(可能说书不想弄个和李唐同姓的外国高手,于是改李为郎(朗),另高勾丽(高丽)王是高姓)
其次:苏州评话老前辈的一些历史误差,比如老辈第五条皇城总兵史万宝,恰当的应该是史万岁。历史上的兴隋四名将之一,单挑高手,威震突厥。而史万宝是开唐后的人物,长安侠客,间接害死李家宗室的李道玄(李道玄+李玄霸=小说中的李元霸)
老辈虚构或增加(原本小说没有)了第二焦本忠和第三姚子林,还不如将厉害的历史武将选入,增加可听性。比如鱼俱罗,这老家伙历史上确实厉害。
如果要盗里的祖宗、偷里的大王、轻功无敌,也有现成历史人物。比如“肉飞仙”沈光(但他是炀帝时代的人,名气也不算大)。一定要老将的话也有后选,麦铁杖。投身军营又兼做盗贼,日行五百里的飞毛腿,加上勇猛过人。得杨素的厚爱。
如果要个胜过曹延平、罗艺的枪王、枪祖宗的话,不如将原本小说就有的,老熟人伍建章选入。兴唐传里兴隋九老第一名。说唐中他儿子伍云召排在罗成前面,他也可以排在老罗艺前面。
还有:野辈入选人欠考虑。原本野辈的定义是和尚道士外国人(少数民族)。但聂世雄,王九龙在说唐里都是汉人+龙套,为何有此高位?
华公义是厉害的龙套,但说唐里好象也是个汉人。
知世王王薄 定阳王刘武周 大梁王萧铣都是汉人反王。当然历史上刘武周是投靠突厥,且有勇力,可以勉强算一个。但王薄萧铣说唐里只是龙套反王......
还不如选入薛举薛仁杲父子,也是投靠突厥起家的反王,且薛举“骁勇绝伦”,薛仁杲更是“万人敌”
红袍大力士蓝天毕随便虚构个无所谓,但我记得罗通扫北的Boss左车轮的号是红袍大力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