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新开一贴,与燕兄万兄切磋, 长安可下否?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7-18 03: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战,英国大舰队司令杰利科掌兵权,以稳为主,日德兰大海战中不肯冒风险追歼突围德舰队.观点云:保全帝国舰队就是胜利,因德国人不能打破被困局面.若穷追胜,德国仍然被困,输了,英帝国危险.而大将贝蒂则以避战为怯,在多次战役中以勇武闻名,更屡次献策进取,杰利科不纳.英国官民本着纳尔逊精神,咸以杰利科过分谨慎,而盛赞贝蒂有胆识.旋杰利科去职,贝蒂继任,竟也改弦更张,主张以势围德国海军,而不切切求战.何也,在位谋本职而已.大将以克敌为功,元帅以保国为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7-19 21: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剑南节度使耿昭武于2005-07-19, 1:18:06发表
兵出子午是以攻为守,并不是战略进攻

兵出子午,不胜则丧师.有进难退,不可谓以攻为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7-20 03: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5-07-19, 21:53:26发表

QUOTE:
原帖由slq321于2005-07-18, 9:58:27发表
曹丕建魏后,把长安、洛阳、许昌、邺、谯五个北方大城市建成五个军事重镇,称为“五都”。
对这五都之一的长安竟然不驻扎精兵良将,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
夏候笨蛋很有可能想跑,但很有可能手下一位谋士幕宾对他陈述利害关系,守则万全,跑则依罪当斩,这位夏候手下又有兵有将,长安又大,粮草也丰富,一番犹豫,很有可能死守长安,然后大放烽火狼烟,潼关一看接着放,不要小看古代的烽火,它可以在一天之内将紧急的敌情传递到上千里之外,中央预备队马上赶来,即使时间紧张赶不来,潼关一守,魏延还会有什么作为呢?
燕京和万兄很长时间没来了,呵呵.等的花儿都谢了.

为了不让slq321这朵花儿谢了  ,赶紧在燕京兄登场前先支应一下。

“五都”是魏国五个大城市,并非军事重镇。至于长安驻扎精兵良将的问题,夏侯楙为安西将军督关中时,不管是陈寿《三国志•魏书》还是裴松之的注引,无一有名有姓的文官武将被记载辅佐在长安夏侯楙左右,可见“良将”一说并不尽然;至于精兵,若无良将指挥,群龙无首,兵再精有什么用呢?

再看魏延献计时怎么说的:“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这话告诉我们的信息是:魏延考虑到了除夏侯楙外是否长安尚有其他的良将据守的问题,并对此做过了解,结论是不存在有这样的“良将”。

至于说烽火,魏延曾说过:“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那么作为曾经在对魏防御第一线长达近十年的魏延而言,他连这个问题都没有考虑进去,可能吗?烽火固然是快,但魏国的援军不可能像烽火传信那么快赶来。魏延也考虑到了援军的因素,并判断援军到来尚须二十几日,这个时间恐怕不是魏延随便说的。

魏延涉及此计各条内容,我认为是在了解对手情况后作出的判断,而不是为了逞强而胡乱地、毫无根据地猜测和臆断。

这个论点不是建立在分析子午之谋的可能性上的,而是建立在魏延的观点是对的,而得出支持这个观点需要的论据(就是魏延的看法)成立,然后再下结论说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看看逻辑关系,魏延是多年老将,不可能不了解情况,不可能乱说,所以他说怎么怎么样,是符合事实的,是正确的.既然他说的正确,所以他的子午谷之谋自然是可行的了.
这叫什么高论啊.
至于没有良将,兵多无用的观点,在下有点不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魏延投兵重地绝境,目的是赌敌人不战而逃.能够把获胜的机会寄托于敌将不战而逃,敌兵一哄而散上么.
再说没有良将.不要良将,只要有几个人能劝说夏侯关门守城,就几乎没有问题了.魏将军真的能把魏军谋臣将领全部调查的清清楚楚么.再如邓艾入蜀,黄崇劝说诸葛瞻据险不让邓艾入平地.诸葛不听.或者我们可以认为邓艾肯定是认为成都再无良将,如诸葛瞻为卫将军重任也是未经战阵,才敢冒险走阴平.但说他料定蜀军无良将的观点是正确的,又或者能料定诸葛不会听取建议么.只是邓老爷子好运.
任何计划都有几分风险,只有大小和运气的差别.魏延的计划,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只是可能性太小.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9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5 17: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6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