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晋春秋》,一部为诸葛亮说公道话的良史, (效颦之作)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1-18 18: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众寡不侔"四字,原来我还是以为仅是指蜀汉和魏国总兵力有差距.现在看了这个论述,赞成楼主的看法,如果迎战诸葛的魏军兵力不如或者与蜀汉军相当的话.蜀军形成西线战场的相对优势,还不能胜,那叫做以卵击石不知自量.算不上因兵力不足众寡不侔而不能成功.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1-19 21: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马征东这话不完全正确.老毛是和老蒋抢地盘.不是分兵攻敌坚固设防的领地.而且他派出10万人.这个数字是抽调的了的,尤其是这10万人是派入东北做干部的,一晃就扩充几倍了.老蒋在东北的处境只是占有大城市,拥郡而已,四肢全被老毛占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1-26 18: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万先生,唐太宗评价司马才略过人不假.可你引的那段话下边接着就是唐太宗说司马缩头不出很差劲.你怎么不引用了.莫非还没读到不成.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3-1 19: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延常谓亮为怯”是指认为诸葛亮谨慎过头不敢冒险.如同你的策划被董事长以风险太大否决了,你理解就没事情,不赞成的时候,认为自己对董事长错啦,发牢骚时候自然是说他胆子小.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3-4 00: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拿诸葛的例子和司马.陆逊的例子比是不合适的.
魏延的计划和邓艾渡阴平一样,是奇兵奇谋.
而这个给魏延认为胆怯的诸葛却去找司马要求堂堂正正的正兵决胜,司马都不肯.
司马的部将和陆逊的手下是一样的观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人求战都不敢应战.在大将看来当然是胆小了.
我找阁下要求决斗,阁下闭门不出.别人认为阁下胆小毫不奇怪.但有人建议我:不如派弟兄爬水管潜入你家里打你个措手不及.我觉得这样太危险,一不小心就损失兄弟啦,而不同意.你能说我胆小么.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3-8 13: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04, 17:53:44发表
哈,在蜀汉那种环境下,还有谁敢说诸葛亮胆小?
关键是,不能有人说司马胆小,就大家都赞同,有人说诸葛胆小,就反对。
魏延是没有说诸葛害怕司马,那时还没有司马对占诸葛呢?也就是说诸葛害怕夏侯懋?因为当时魏国西线司令就是此驸马爷。

嗯,燕京兄的逻辑非常高明.
蜀汉的环境,大家不敢说诸葛亮不行.后人写史也不敢写.
而司马懿孙子建立的王朝反而准许史书说祖宗如何如何胆小.根据燕京兄的逻辑,我推荐晋朝为宇宙第一民主政权.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3-9 00: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没事没事,估计下一个轮到姜维或者王平惨败在司马手下了.呃,不对,应该是高翔、吴班.
诸葛亮是派魏延,高翔、吴班三大将出击的,燕京兄认为诸葛是贪占功劳,所以按照燕京逻辑把其他人的功劳都划给魏延,这点很好理解,不过我相信燕京兄在分派"大败"的"功劳"时候是不吝于给高翔、吴班一份的.因为按照俘斩万计的标准,魏延只怕送上全军也不够司马消灭的,这点有脑子的人都能够想到的啦.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3-15 13: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们没有否定战胜的大将军功.大家是在赞叹燕京兄那个司马懿大败诸葛亮的争议论点还在被驳斥的时候就已经"公平"的被司马懿大败损兵万人的帽子扣到魏延头上去了.
燕京兄几天不出.所做的辩论越来越不敢针对别人的论点了.可喜可喜,继续发扬.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3-18 01: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哦,原来魏延曾出兵打了个胜仗,所以败仗也只能是他出军的啦.原来打胜仗时候不是说了三个大将出战的吗.就算燕京兄命令蜀汉其他将领干看着我也没意见.只是推论只有魏延出去打败仗并损失了上万人马(姑且算他本部有上万人给司马俘虏和斩杀),可为什么不顺便推推另两个大将也一起去被司马蹂躏啊.大概燕京兄指令他们回营了吧.
燕京兄口里的历史真是千奇百怪.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5 12: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31051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