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亡隋之因:杨广难辞其咎
性别:未知-离线 z2287507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0
编号 258125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19-11-20 13: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隋亡的原因是如果當成是一個公司治理結構的問題,那答案就是隋朝的行政管理體制已到了一個極限,它已管理不了一個擁有870萬戶46,019,956納稅人口的國家。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12,366,470戶,57,671,401人。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10,677,960戶,56,486,856人。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8,914,709戶,52,919,309人。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12,462,531戶,男口26,421,651人。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10,621,436戶,60,692,856人(實際人口1.3億)。根據粗略統計,當封建王朝超過五千萬人口或1000萬戶左右就會出現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及吏治管理問題,就要進行改革(如王莽新政、慶歷新政、萬歷新政,不改正的話又會出現動亂或滅亡的危機)。隋朝在剛統一後不久就到達臨界點,政局不穩未解決,吏治問題由於世家大族和缺少合格基層官員更顯嚴重。要知道,北齊和南陳的官員有不少都活到唐朝貞觀十年,在員工奇缺的情況下,隋朝要裁徹不合格或招聘沒貳心的合格員工,辦得到嗎?。外部有強敵,突厥、吐谷渾和高句麗,要一直花費大量軍力去迎戰,國內交通要重新鋪設去確保運輸及補給,有整頓軍隊的純潔性的時間嗎?

公司治理結構要解決涉及隋朝這間公司成敗的兩個基本問題。

一是如何保證投資者(股東)的投資回報,即協調股東與企業的利益關係。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由於股權分散,股東有可能失去控制權,企業被內部人(即管理者)所控制。這時控制了企業的內部人有可能做出違背股東利益的決策,侵犯了股東的利益。這種情況引起投資者不願投資或股東“用腳表決”的後果,會有損於企業的長期發展。公司治理結構正是要從制度上保證所有者(股東)的控制與利益。

二是企業內各利益集團的關係協調。這包括對經理層與其他員工的激勵,以及對高層管理者的制約。這個問題的解決有助於處理企業各集團的利益關係,又可以避免因高管決策失誤給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

隋煬帝時楊家手上的統一戰爭紅利已耗盡了,內部根本填不滿那群利慾熏心之徒。前朝被破壞的戶口及基礎建設等根本來不及全部重建,改革官制與租調制度,開始設進士科的事情被拖到文帝晚年才開始,隋煬帝官員的水平也不可能比未統一前提升太多,同時很多成果也來不及看到,自然根本談不上什麼長期發展或激勵士氣。統一後的平穩環境和均田制和輸籍之法使農民擺脫地主的控制卻同時又制造了一批新豪強導致豪強勢力抬頭(特別是山東,統一時被沒收天下武器,削弱了地方勢力,但國家的文治對基層控制缺少合格基層官員又因大量重要位置由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所把持,結果十八年後又出一堆兵器)。

外部外交軍事環境惡劣,吐谷渾在大業五年利用鐵勒玩了一手驅虎吞狼才算被打服,可是吐蕃又崛起,高句麗和突厥天天勾結在一起,開皇年間分裂出來的東突厥又開始對外進攻。楊家手上三十年來也只有十萬驍果衛,可全國兵力當時最少都有二百萬。唐朝能壓得住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國家人口不足隋朝十份一,那人口及戶口幾乎到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才恢複到隋煬帝時代,貞觀之治人口不足隋朝10%,經濟實力更沒法比,分明是歷史上最大的騙局?李家全體家人親戚都有軍職並直接控制超過一半全國軍隊才沒出大亂,同時世家大族中除山東七姓外基本上都在隋末動亂時被農民起義軍大殺特殺。楊家只能靠十萬比較忠心驍果衛,去和全國軍閥鬥,或用來統率一百萬或壓服一百九十萬有貳心的軍隊,這靠譜嗎?打不服高句麗和吐谷渾就要被崛起的東突厥帶小弟群歐?

北周有24年國運,平均2.66年換一個皇帝。西魏22年國運,平均5.5年換一個皇帝,但22年中大半權勢都在權臣宇文泰手中。北魏由孝文帝遷都洛陽計算起,平均2.33年換一個皇帝。整個中原都是戰場,文化、道德、國家稅收制度、國家對基層控制組織、戶口及基礎建設等遭受嚴重破壞。外面有剛剛分裂出來卻依舊強大的東突厥、及明顯還處於上升期的吐谷渾和高句麗。這代表什麼?這代表皇帝在當時是一個比江湖俠客、軍中死士好不了多少的危險職業。

三征高麗第一次和楊廣無關,那是在隋文帝開皇十八年,高句麗先發制人突襲遼西的營州,激怒隋文帝,引發高句麗與隋朝第一次戰爭。隋文帝派漢王楊諒協行軍元帥王世積、長吏高熲和大將周羅睺率30萬海陸大軍攻打高句麗(在隋朝中算拿得出手的好牌)。結果是隋軍死了27萬人,損失90%。而與隋相比,高句麗軍隊傷亡很少。隋文帝手上死了差不多30萬人,但人家還是被人稱為明君。

隋煬帝第二次時,損失30萬大軍,只攻下遼河西岸的武厲城(置遼東郡及通定鎮),他就被稱為昏君。第三次因楊玄感叛亂,根本沒打開打就要徹退。第四次隋煬帝可是打了勝仗,明面上打服了高句麗。然後,隋朝的公司股東連戰爭紅利都不要就直接選擇反了隋煬帝,沒陰謀的話,誰會相信。

當年楊勇被廢不排除是楊家對關隴集團的一次反擊的後果,關隴集團根本就是楊廣的主要敵人,寫史書的全是世家大族,楊廣繼位本來就已得罪所有統治階層,所以即使他不是那麼好,也會被抹黑得很厲害,再加上他本人的所作所為本來就很非主流,有點朋克文藝青年風格。我在這裡只想說一句,如果把一個國家的滅亡只單純歸咎於一個人,或是一個人的道德水平,那看法未免是太偏面和膚淺。

[ 本帖最后由 z2287507 于 2019-11-20 18:5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4 18: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6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