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姜维最大的错误:弃守剑阁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15-1-28 01: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姜维最大的错误:弃守剑阁

邓艾偷渡阴平,破诸葛瞻于绵竹。此时姜维仍在天险剑阁守御,剑门之外则是钟会所统领的曹魏大军。让人奇怪的是,当姜维在获知诸葛瞻全军覆没后,居然做出一个严重错误的决定:弃守剑阁!(即使不是全军抽走,也是带走了相当可观的队伍,几乎等同放弃剑阁。)
他弃守剑阁为何?看似他要率军南撤,救援成都。但他并不是从涪城、绵竹一线向成都靠近或者掩袭邓艾军之后,而是在其东侧绕行,打算从广汉南撤。当时姜维手头上有一支相当可观的部队,据钟会给魏廷的表文中描述:“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这支部队守剑阁时,钟会十万大军而不能克。八十多年后,孙盛从蜀中故老那里听到一些姜维在蜀亡前后的事。在此期间,他还见过常璩,以其熟识蜀中旧史,誉之为“蜀史”。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写道:“姜维未知后主降,且谓固城;素与执政者不平,欲使知卫敌之难,而后逞志;乃由巴西出郪、五城。”按常璩的意思,姜维是想让成都的“执政者”们感受一下压力,再解除危机,以便自己在蜀汉决策层重新取得主导地位(因为之前姜维迫于成都“执政者”们的压力,不得已屯田沓中避祸,失去主导权和饱受当廷非议。)。亲身经历蜀汉灭亡的陈寿则写道:“维初闻瞻破,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或闻欲东入吴,或闻欲南入建宁,于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邓艾破诸葛瞻于绵竹,绵竹阻在剑阁与成都之间的联络,所以姜维并不知道后主最终的决策,只是听到三种不同声音,或固守成都、或东投吴国、或奔南中。姜维只好率军南撤,探听消息。到达郪县时,才收到后主投降的敕令。可知从绵竹初败到后主投降这段时间里,姜维仍有机会做出反应。此时,姜维为何不以部分兵将守剑阁,自己领一支精兵攻击邓艾之后,再派出少量部队绕道广汉打探消息;又或者自守剑阁,另派他将攻击邓艾之后。在他打听的时候,无论后主做出怎样的决定,他都应将钟会大军挡在剑门之外。蜀汉在失去汉中屏障后,再舍弃剑阁险要,任由大批敌军涌入巴蜀腹地,则无论后主将作何打算,实施起来都要困难得多。万一后主不愿投降,你姜维弃守险要,任曹魏大军深入蜀地,不是啥搞吗?不是想覆灭蜀汉吗?纵然后主愿意坚守城都,官民愿与曹魏死战到底,也是大势已去了。
如果说汉中失陷,是姜维客观部署错误所导致(更何况蒋舒临阵降敌,也是大家想不到,这也不能全怪姜维。),那么弃守蜀汉最后的险要剑阁,则是主观上犯的更为严重的错误。放弃剑阁,就等同于放弃蜀汉,任由敌人大举进入腹地,岂有不亡国之理?“心存汉室”的姜大将军纵然有心救国,也是无力回天了。事实上后来姜维那个所谓“诈降计”,就是十分麻烦的事情,风险大,步骤困难、复杂,一步错就满盘皆输。指望钟会能帮助自己复国,还不如当初就死守剑阁到底,把敌人主力阻挡在剑门之外,即便后主降了邓艾,只要身边的将士们还愿意战,区区邓艾孤军,又有何能为(更何况建宁霍弋军团、巴东阎宇军团尚在,还怕对付不了邓艾孤军?)?事实上愿意奋战到底的将士还是有的,接到后主投降的敕令,大伙都气得拿刀砍石头,可见大伙还是愿意死战的。只要部队在,部队愿意战,收复成都、消灭邓艾孤军不是难事。更何况汉中外围的汉、乐二城并没有失守,钟会大军久攻剑阁不下,士气不振,也有撤兵之意了,为何随随便便弃守险要,带着大部队去绕道探听消息,未免不智。更重要一点是,剑阁在,才能有希望收回汉中(当时汉、乐二城还没有失守,钟会有退军打算,这便是姜维反击收复汉中的机会。),才可以驱逐魏军,才可以真正保卫蜀汉。
所以,汉中之失,姜维只是客观犯错;弃守剑阁,才是大错特错,错上加错。魏军大队进入剑门之内,蜀汉不灭才怪。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香港李飞 2015-1-28 22:11 +90 非常鼓励原创讨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15-1-28 23: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 naniwa 的帖子

你说得有理,姜维明明探到钟会治兵关中,他自己不赶紧回去固防汉中,倒是写信大老远从沓中寄往成都,最后还被人家压下。那信从沓中送往成都,都够他回师汉中了。还有,他自己去屯田,却把主力部队带着身上,种田带那么多人干嘛?实在啥搞。
虽然姜维那个所谓“聚兵蔹谷”效果没有魏延那套方案好,但也不算太错,问题是他自己将汉中外围的游军大部分都要走,统统安排跟着自己去大老远沓中屯田了,这根本就不是按照自己的计划部署进行防御,闹得要请求后主从剑门之内调兵去把守阴平桥和阳安关,更离谱的是督汉寿那个胡济,本来他手上是有些兵马的,然而钟会大举入寇时,他居然没有动静,史书竟然对他以后的举动就失去了记载,不知搞啥去了?按道理,从汉寿去援汉中要比姜维快,他督汉寿正是姜维刻意安排,方便增援汉中和策应游军,结果却没了下文。由于后主要从剑门之内调派廖化、张翼等部上前线,导致江油、绵竹一带兵力后虚,给了邓艾可乘之机。事实上直到丢了汉中,姜维所带这支部队,根本也没有损失太多,直到后主投降也保存相当可观的实力,你说姜维想保己还是保国,很难说得清了。

[ 本帖最后由 关张马黄 于 2015-1-29 00:0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15-2-4 22: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后世对姜维多有指责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蜀汉最大的问题不是它要灭亡,而是亡得太快了。

当年刘备攻刘璋(从采纳庞统中计袭击白水关算起),从公元212年冬到214年冬,整整两年,刘璋才投降;
再看人家张鲁,财雄势大的曹操从215年三月开始征讨张鲁,历时约八个月,张鲁于这年年底才投降。

而蜀汉,它的土地可是刘璋和张鲁的总和(等于拥有两处天险),其腹中险阻更难于上青天,然而怎么样呢?钟会秋天在洛阳出兵,冬天刘禅就投降了,从进攻到灭亡,历时约三个月。

想当年刘备还有张松、法正做内鬼;
想当年张卫运气欠佳,被一群麋鹿乱闯进营。

诸葛瞻为何就不知当年张任在雒城苦撑了一年的事迹呢?为何就不会退守雒城抗拒邓艾,而是愚蠢地在绵竹与邓艾进行野战?我们打个比方,就算诸葛瞻最终也失败了,也战死了,也够邓艾耗了,邓艾拼掉诸葛瞻,攻占雒城,他的兵马也所剩无几了!张任也不是什么名将,人家刘备那边的力量也比邓艾强,还有庞统、法正从旁献策,也耗了一年,还把庞统给耗死了,怎么诸葛瞻就那么无能呢?
还有姜维,他这个人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就是不断放弃天险,不断放弃自家的先天优势,把“重山之固”全都轻易让给敌人了。先弃汉中屯沓中,后弃剑阁走广汉,每当想起张任,一提姜维就很别扭!诸葛瞻不会利用险要,连当时被曹魏评价最高的蜀汉大将姜维也不懂。
后主刘禅也比刘璋、张鲁窝囊,因此后世只有“扶不起的阿斗”,没有“扶不起的刘璋”“扶不起的张鲁”。
拥有“重山之固”的蜀汉,它是刘璋加张鲁的地盘的总和,而且刘璋、张鲁手下也没什么名将,面对的又是天下枭雄级别的人物,尚且能撑那么久。蜀汉再怎么差劲不至于输于他俩吧,居然亡得如此之快,实在太遗憾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15-3-31 22: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6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姜维本来就不该北伐

费祎生前就跟他说,我们的能力不如丞相,丞相那么高的水平尚且搞不掂,我们咋搞,还是等以后有能人出现再搞吧。
姜维这个人呀,综合能力不行,又不会培养和发现人才(诸葛亮培养了蒋琬、费祎,从军中发掘了王平,姜维北伐了那么多次,一个人才都没有发现,支持他北伐的夏侯霸是敌国输送过来的,廖化、张翼都不是他培养出来的,刘备、诸葛亮生前一直不重用的两个平凡之辈,到最后倒成了左右车骑将军。论资历,廖张二人是比王平、姜维要早,可是诸葛亮重用和培养的却是后辈王平、姜维,可见这廖张实在没什么过人之处),更不能管理好内政,魏国那边能人又多,哪里是个头?
姜维却不听,同僚的意见也不理会,想折腾就折腾,白白耗费国力,结果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 本帖最后由 关张马黄 于 2015-3-31 23:0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15-4-1 09:0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8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当年张郃守汉中险隘尚能挡住刘备的猛攻,张郃在世时又是郭淮的上司,多年屡抗诸葛亮,连诸葛亮都说他是“蜀汉之患”,刘备杀了夏侯渊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反而忌惮张郃。就是这个人,在诸葛亮最有希望成功的第一次北伐中,击败马谡,坏了诸葛亮的大计。张郃做守方,抗拒姜维,总不会比郭淮、陈泰要差吗?张郃能挡姜维,那么其余五子与张郃水平伯仲之间,张辽更是曹魏一等一的名将,比张郃有过之而无不及。你觉得姜维能优越于五子,不敢苟同。
关羽、张飞万人敌,当时就人所共知。这么厉害的张郃却败在张飞手上,五虎将不如姜维谈何说起?大概就赵云、黄忠差点,马超要是刘备予以重用,以他在雍凉的威望,比姜维熟识雍凉地利还要强得多。关羽坐镇荆州,威震华夏,差点令曹操迁都。姜维洮水大捷有威震华夏的效果吗?连威震西北也做不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15-4-6 21: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燕京晓林 于 2015-4-6 18:09 发表
而陈寿是为姜维做了隐晦地 ...

燕兄分析得还在理,不过陈寿似乎没有为姜维隐晦什么,陈寿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这绝对不是好评价,陈寿对姜维亦无好感,还为他隐晦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15-4-6 21: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4-2 09:17 发表


其实到不是过于频繁,而是姜维本身并非相才,无法把内政搞好,国力无法恢复,即便刘备夺汉中,也是女子当运,诸葛亮数次北伐,也导致国内厌战,幸亏诸葛亮是个全才,内政搞得好。而且姜维又过于追求战功,导 ...

应该蜀汉后期人才缺失严重,诸葛亮生前培养的许些人才随着时间的推延,一个个地离去(蒋琬、董允、马忠、王平、邓芝、费祎),轮到姜维接手时,人才方面竟是青黄不接,张嶷随后也在北伐过程中牺牲了,投降过来的夏侯霸起到的作用有限,廖化、张翼这些一直在刘备、诸葛亮时代无所作为的角色反倒最后成了左右大将军,而主将姜维也只是粗有文武,威望不足,却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折腾得老百姓民有菜色,诸葛瞻也不过徒有虚名,黄皓更非理政之才,谯周之流早在刘备时代已经私下议论“当涂高”那玩意,内心恐怕巴不得蜀汉早日灭亡,蜀汉如此局面,也难怪会灭亡。
姜维不仅不像诸葛亮一样悉心栽培一些后起之秀,好好留在国中整顿内政,本来费祎突然遇害,国内急需一位能够继承蒋琬、费祎事业的人安顿为上,即使要北伐,亦宜留在成都先治理一番,当时外部形势大好,曹魏、东吴都接二连三出现宫廷政变,出现流血事件,无暇顾及蜀汉。蜀汉应趁此良机,好好休整,以待天时。姜维却不然,费祎刚死不久,尸骨未寒便举兵北伐,他贪图战功,大肆攻伐,其用兵规模之大和出兵次数更胜诸葛丞相,以致关陇及两川军民饱受战祸之苦。川民可以利用中原动荡从而得以休整的机会白白错过。结果从来没有出现大规模内乱的蜀汉,也被誉为治理得最好的蜀汉,最先灭亡。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姜维不搞北伐或者北伐小搞些,杨戏会讥讽他吗?谯周有理由写《仇国论》评击他吗?张翼、廖化会极力反对他吗?诸葛瞻、董阙有理由提议削其兵权吗?黄皓、阎宇有机会谋算他吗?姜维在蒋琬、费祎时期也搞了一些北伐,可是那时并没有谁指责过他,对吧?显然易见,姜维众叛亲离,最后闹得屯田避祸,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怨不了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15-4-6 22: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当年东方六国你争我夺,无暇顾及秦国,商鞅却利用此机在秦搞变法,得以增强国力。现在曹魏、东吴一片糜烂,蜀汉依旧政局清明,但由于蜀汉国力为三国中最弱,利用两国乱局之际,正好效法商鞅治秦,增强国力。姜维却放弃费祎的”保境治民,敬守社稷“之法,强行耗费本来就较弱的国力进兵,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倒是成就了邓艾。姜维北伐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邓艾,邓艾从一介校尉逐变成位列三公的太尉,全拜姜维恩赐的机会。邓艾出身草根,本来就指望不上能成为三公,因为曹魏实行的是“九品中正”,是世家大族享受特权的国度,轮不到邓艾出头,结果姜维倒成就了邓艾,使邓艾成为曹魏继贾诩之后第二位寒门太尉。
姜维又贸然改变魏延、王平当年守汉中正确的部署,自弃险要,众敌深入,随至亡国。本来,曹魏如此混乱,连皇帝都可以随随便便被人杀死的,姜维只要好好守住蜀汉,根本不存在所谓“姜维不北伐,弱小的蜀汉就会被强大曹魏吞并”的说法。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强大的曹魏正逐步衰落,内廷政变频繁,连皇帝都会被人谋杀的,淮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叛乱,姜维不胡折腾,按照原先的部署守住蜀汉,是能保证曹魏先于蜀汉而亡。蜀汉根本不用出兵,曹魏就因其自身混乱而被司马氏或者其他可以取代司马氏的权臣篡灭了,甚至可能会出现中原四分五裂的局面。而蜀是三国中治理得最好的,又什么可能因其弱小就会先亡的道理?当年弱小的蜀汉在汉中,由王平指挥下尚能挡住曹爽大军,守住蜀汉,姜维不胡来,难道就守不住?老百姓日子过得好好的,姜维却为了成就自己的功名,害苦了两川人民,乃至“民有菜色”,本来治理得最好的蜀汉,没有出现内乱的蜀汉,就这样灭亡在曹魏前面,可惜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15-4-6 22: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naniwa 于 2015-4-6 22:05 发表
我本人支持北伐,只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姜维北伐的确过度,同时又和朝中不少大臣关系紧张,这说明姜维政治才能不足,作为一个纯粹负责军事的将军可以,总览军政大权的能力不够。

至于说姜维时期人才缺乏,这 ...

因为很多人都将蜀汉灭亡的问题批评诸葛亮不会培养人才,事实并非如此,蒋琬、费祎、王平等个个都是诸葛亮留下来的好人才。实则是诸葛亮培养的这些人才不会继续培养人才,蒋琬、费祎所重用照旧是老丞相留下来的那批人,包括姜维。完全怪姜维确实不妥,蒋琬、费祎在这方面也做得不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12: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7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