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陈宫:“小人”与“君子”, 陈宫的背叛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08-2-28 13: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陈宫:“小人”与“君子”

陈宫为何背叛曹操?首先要了解他与曹操的关系。陈宫对曹操的态度,经历了推崇备至、一刀两断、不共戴天三个过程。其中亦真亦假,留给后人思考的问题很多。
    可以肯定的是陈宫并非戏剧中那位“捉放曹”的中牵县县令,也没有亲眼目睹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更不可能听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惊世明言,因此使陈宫坚决与曹操分道扬镳。本身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也是一个迷,到底有没有杀,历史学家们也在争论不休,姑且不说这些,我只说陈宫的为人。
    那么,历史上的陈宫是如何与曹操相识的?《吕布传》注引《典略》的记载: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及天下乱,始随太祖(曹操)-------
那时是初平二年(191),曹操刚任东郡太守,正在积极招揽人才,陈宫就在这个时候投靠曹操的。
历史上的陈宫虽然没有“捉放曹”,不是曹操的救命恩人,但他为曹操的谋划,却胜似救命恩人。
    初平三年(192),兖州刺史刘岱(并非后来奉曹操命令去讨伐徐州刘备的后将军刘岱)被青州的黄巾军杀死,陈宫眼前雪亮,立刻建议曹操把兖州拿到手,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还主动请缨去游说各州县,使各州县迎奉曹操为州牧(兖州牧)。在游说中,陈宫推心置腹,由衷地推崇曹操,称他是“命世之才”,担保曹操为州牧后,可以做到保境安民。结果,他的目的达到了,曹操也因此担任了兖州牧,有了一块充实的根据地。
    可以说,是陈宫成就了曹操一生事业的重要起点。此时的曹操,非常器重陈宫,待之若“赤子”;此时的陈宫,也将曹操视为理想的君主,或者说骨子里将曹操视为自己的理想。这时候是两人的“蜜月期”。
    但是,过不了多久,两人的关系就破裂了。二征徐州时,曹操派陈宫留守东郡。不料陈宫居然策反了曹操的密友陈留太守张邈,共迎吕布为兖州牧。一时间,山东各郡县都反了曹操,响应吕布去了。幸亏荀彧、程昱等力保三城,否则曹操真的成了丧家之犬。
好了,我们的问题来了!为什么陈宫要背叛曹操?他不是曹操所器重的吗?我曹某人让你陈宫留守东郡,这就证明我曹某人信任你,重用你,没亏待你呀!你骨子装什么心?居然如此对我,还害得我从此以后不能与张孟卓(指张邈,孟卓乃张邈的字)坐在一张桌子上聊天,要兵戎相见,由朋友变成仇人,你陈公台是这样做人家的臣子的?夺了人家的城池还不够,还害了人家少了一个死党,最可恨的是你还要让吕布这只恶狼来对付我,我曹某人什么地方得罪你了?好像前世我俩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我做错了什么你就说吗?干嘛这样呢?(曹操哭了,而且是痛哭流涕。养贼不知贼心肝啊!心痛啊!)。
    那么,陈宫为什么要做出如此反常的行为呢?
近年来,有所谓反传统的观点。有些人认为陈宫本身就是一个野心勃勃、反复无常的小人,根本不讲什么品德修养,有利可图就行。所以,利益的驱使让他背叛了曹操,从此走上了一条与曹操抗衡的道路。
此观点的根据是:
1:陈宫年轻时就喜欢和名士、豪杰交往,素有大志(可能有过一些称王封侯的想法)。
2:曹操爱才但多疑。陈宫在兖州建立奇功,曹操虽然表面上很信任他,但未见有什么表示或封赏。也许察觉到陈宫的雄心壮志不在自己之下,有所防备或控制。(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要让一个嫌疑人去留守东郡呢?这点我也搞不懂)
3:占据兖州后,荀彧、戏志才、程昱等纷纷汇集曹操门下,曹操这时不再仅仅依赖你陈宫一人。而且,荀彧、程昱、戏志才之辈的才能,不会比你陈宫差,而且也许比你陈宫要强。更何况,这三人都是名士,素有名望,口碑极好。
4:陈宫策反张邈时说:“今天下群雄并起,四海分崩,孟卓(张邈)你聚集数千里之众,在这样一个四战之地,干一番大业,也足够成为一方豪杰,而现在反受制于曹孟德,你不觉得让人瞧不起吗?今曹孟德引军东征,其地空虚,吕布乃天下名将,英勇无敌,若我俩共同迎奉他来当州牧,观天下形势,待时机而行动,这也足够纵横一时了!”这实际就是陈宫的内心想法。
5:陈宫没有选择投奔对他颇有好感的袁术和当时还算强大的袁绍等,而是选择了有勇无谋的吕布,这是他认为吕布缺少像他那样的人才,需要他的智谋,同时可以达到刘备信任诸葛亮那种效果,进而实现自己“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野心。可以说,他也并非忠于吕布的,只是利用吕布实现自己的野心罢了。(但事实证明了,陈宫的初衷让吕布给搞坏了)。
6:吕布的妻子曾对吕布说:“公台这个人,不太可靠,将军你千万不可委以重任于他。”这也可以证明陈宫确实是一个反复小人。当陈宫建议由吕布领军在外,自己留守下邳,互相策应时,吕布之妻又说:“当年曹操待公台如赤子,托以重任,公台却背叛了曹操。今将军你待公台也比不了曹操的厚德,而要把全城的身家性命交给他,自己孤军远去,若一旦有变,妾只能来生再做将军的妻子了!”吕布于是否定了陈宫的建议,死守在下邳城里。
7:当吕布投靠刘备,陈宫却唆使吕布趁刘备去征讨袁术的机会,夺下徐州,赶走了张飞,把刘备的妻子都虏去了。
以上这些都是陈宫类似小人的观点。
    而另一种观点,则以陈宫是一位“悲天悯人的君子”为前提,将传统的观点更深一步发展。
    事实上,陈宫初期还真把曹操当成自己的理想君主。而最后陈宫为什么背叛了曹操?那就是曹操这个在他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出现了问题。这问题不是因为曹操杀害了吕伯奢一家,让他看清楚了曹操的真面目,而因此离他而去。那曹操究竟做错了啥事?让陈宫对他反感,出现一种强烈的仇恨,最后彻底对他失望,而选择与他分庭抗衡。此种观点有两个可能:
1:曹操两征徐州,杀戮过重。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人就杀,连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都不放过,甚至采用坑杀这种极端行为。当初陈宫迎曹操代理兖州牧的理由是:“此人必能保境安民。”如今曹操的兖州牧还未坐稳,即开始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且杀得大多是平民百姓,大众又怎能指望这样的杀人魔王来保境安民?这就等于说陈宫你为了自己的利益,让这只嗜血的魔鬼进来我们兖州,把咱们给害苦了。也就是说你陈宫讲了一个大话,在说谎。什么保境安民的?说不准这姓曹的,杀完徐州就回来杀咱们兖州,我们兖州弟兄还在他统治之下,这可遭大殃了!陈宫这回知道,原来我错了,我把一只嗜血鬼引进来了,“引鬼入室”,我跟着这只鬼又怎能对得起山东的父老乡亲呢?我陈某人可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正人君子,岂能容忍自己的上司干这种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反了,还教张邈和他弟弟广陵太守张超合伙反了,起码有个伴!向投资似的,买准吕布这只股,然后果然一时间“郡县皆应”,真的反了起来!为什么一时间“郡县皆应”呢?这就是曹操不得人心之处,最后只剩下三座孤城,如果没有荀彧他们,恐怕连最后的安身所也保不住。这就是陈宫看穿曹操的奸雄面目,做出报复的表现。
2:杀害了兖州名士边让。边让这个人在当时可谓“名动天下”,很年轻就受到蔡邕(蔡文姬的父亲,后被王允所杀,在当时也是有名的士人)、何进等敬仰,授以高官。曹操杀他就跟杀孔融一样,冒天下之大不为。陈宫性格刚直烈壮,海内闻名,又喜欢交揽天下名士,也许他和边让说不准是密友,关系好得很,更何况他们都是老乡。而且,曹操杀了边让以后,陈宫是深深自责,可能是幼小的心灵受到很严重的伤害。边让不杀也杀了,兖州名士的反应很可能埋怨陈宫“引鬼入室”。陈宫则定会愧疚得无地自容,他利用大家的信任,说服大家让曹操代理兖州牧,但却让他杀了名士们的代言人边让------陈宫绝望了,他的心目中理想居然是如此不近人情,好吧!“我陈某人制造出来的魔鬼就让我去毁灭掉吧!”于是,他毅然地选择背叛曹操,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是后话。
叛曹之后的陈宫,他的理想不在是什么争霸天下、图王封相了。为了杀死曹操,不惜任何代价,使尽一切法宝,选择了当时最勇猛的强人吕布作为自己的君主,非要致曹操于死地不可。而且很急功近利,这是仇恨所驱使的。虽然几度让曹操走近死亡线,但终究没能成功弄死他心目中的魔鬼。最后他成为曹操的阶下囚的时候,曹操也不想杀他,他却坚决去死,为什么?我陈某人男子汉大丈夫,死也不当你这只魔鬼的帮凶,还来一个引颈受刑,来给自己痛快了断。(曹操这时候又哭了,而且是痛哭流涕。你怎么这就走了!我管我一家子还搞不掂,还要我养你老母、妻小,你这不是加重我的负担吗?我那有时间管这些琐碎事啊!你这不是靠害吗?你还害我不够吗?天地良心啊!我曹某人那里对不起你了?你到死还要害我一把------)。
    陈宫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一位比较优秀的谋士,但他所处的阵营的条件限制了他:吕布没有称霸之志,或者没有称霸天下的足够条件,谋略又差曹操太远;武将不过高顺、张辽、臧霸几个,谋士恐怕就只有陈宫一人了;而且吕布对他并不信任。在这种条件下,陈宫凭着一个人的才智与曹操强大的智囊团对抗,简直就是以卵击石,但仍然数次将曹操逼入危境,可见陈宫也绝非一般的谋士。可惜,天妒英才,每次都在成功边缘遭到失败,实在是遗憾。更何况陈宫为了杀死曹操,让仇恨冲昏了头脑,妨碍了自己计谋的准确实施,这也是一个他不能成功的原因。
    陈宫是一位魅力英雄,从他一手把曹操拉到争霸天下的位置上和一手差点让曹操永不翻身的地步,便可知道陈宫确实是一位魅力英雄。但他终究是一位悲剧性人物,他被自己深深所伤,却忘了自己最初的伟大抱负,陷入了绝地。从那一天起,他的存在意义只是为了消灭曹操而活,活在曹操的阴影下。
    但曹操最终还是为陈宫流泪了,应该是真诚的泪水。只不过------一个人地位变化了,他就必须做他这个地位上该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永远保持一种状态。
    陈宫,我会永远怀念您!!!


[ 本帖最后由 关张马黄 于 2008-2-28 14:0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08-2-29 16: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五光 于 2008-2-29 16:22 发表

诸葛亮写给李严的书信当成给诸葛瑾的。
-------------------------------
我实不知,请赐教。

可能是诸葛亮寄信时寄错了,寄到东吴老哥哪去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4 04: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2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