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新版《三国》真的挺好看的~心态放宽即可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3 10: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究竟如何,还得看到去才能判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5 13: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前两集看得确实很不舒服,第三、四集不是在汜水关斩华雄虎牢关战吕布也让人不舒服,听到张飞要刘备做盟主也让人不舒服(三爷只是有些莽撞,可不是无知)。不过,看着看着也觉得有些味道。
现在看到第六集,“匿玉玺孙坚背约“,下面就应该是”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了,人气很高的”常山赵子龙“就要出场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5 17: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见吕布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应该是戴紫金冠,而不是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5 20: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连江都没过孙坚就死了,以后更别想再“跨江”了。然后直接就“连环计”。“磐河战公孙”看来也没了,子龙只能如老版《三国演义》一样,在“三让徐州”突然蹦出来了。
遗憾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6 12: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七八两集,九岁的孙权取代桓阶出使、连环计成了悲情言情剧……
真让人无语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7 13: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怎么很多人都认为曹操刺董卓之前的官“骁骑校尉”是个很小的官?

骁骑校尉

  越骑校尉
  汉武帝始置八校尉之一,掌越骑,东汉沿置,秩比二千石。
  汉八校尉
  中垒校尉:掌北军营垒。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兵。
  越(骁)骑校尉:掌越骑(轻骑兵)。
  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
  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
  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弓箭兵)。
  虎贲校尉:掌轻车。
  屯骑校尉:掌重骑兵。
  校尉原属于中央军中层武官,秩俸与郡守即地级市市长相同,军职约同师、旅长,而且是掌握实际军权的军中实力派职位,东汉时多由皇家宗室担任。三国时期因诸侯割据,校尉之职才天下泛滥。


二千石,相当于地方官的太守了。这是小官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7 13: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看完第十集,有些地方又觉得不吐不快:
1、“大哥、二哥”满天飞。刘关张是结义兄弟,才叫“大哥二哥”,曹仁曹洪是曹操族弟,叫大哥也说得过去。李傕、郭汜、西凉众军官也“大哥二哥”,这他妈什么玩意儿?
2、陶谦:“徐州乃四战之地,北有袁绍,东有袁术……”徐州再往东不远就是大海了,袁术明明在淮南,淮南明明在徐州南方,什么时候跑到徐州东边去了,袁术在大海之中割据不成?还有没有点地理常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8 09: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赵云一出场就来个马失前蹄,郁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8 11: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yt89 于 2010-5-8 10:41 发表

那个貌似不是马失前蹄是赵云为了作战需要自己把马放倒的吧?和吕布张飞一样的神级马术啊。。。

在战场上玩儿这等马术,十有八九是嫌命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8 11: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uluwei8 于 2010-5-8 11:20 发表
袁术身边的那位白须老头是谁,我怎么看象和神仙啊

可能是长史杨大将。《三国演义》原著中此人曾多次向袁术献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8 17: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十三集
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封袁绍为大将军、武亭侯。
袁绍本来不就已经是祁乡侯了吗?
乡侯→亭侯 
岂非降级?

许攸虽有智谋,但比之田丰、沮授还是有差距的吧。可是从十三集看,他比田丰要智谋多了。
建议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沮授,怎么这番话让许攸说了呢?田丰反倒成了郭图、逢纪之流了。这等田丰,袁绍早该杀了他,等到官渡之战后再杀,实在杀得迟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8 23: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十九集
吕布死了之后,貂蝉说他的爵位是都亭侯。
吕布不早就进封为温侯了吗?
温侯是县侯,都亭侯是亭侯。县侯>乡候>亭侯
岂不是给吕布降了两级。

觉得这编剧像韦小宝,前面给袁绍降级,这里又给吕布降级,不学无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10 11: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别说“孙策立业”了,连“孙策之死”到第三十二集也没见到。而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和儿子曹丕看地图,就直接说江东的领导人是孙权。
“小霸王”真要感谢新三国,无疾而终总比被人砍得一身伤再气死要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10 18: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杆神 于 2010-5-10 14:40 发表
转帖


总结了一下,喷三国的大多属于以下几类:

   
1.狂热的历史考据迷,表现为到处搜索转载网上的历史知识,对于武器、道具、服装、人物的籍贯、用语的出处、地理的位置等等挑剔到偏执的地步,什么关 ...

虽说不能太较真,但有些地方实在错得离谱。
别的不说,就说说地理方面:
  陶谦说:“徐州东有袁术”。袁术是在淮南,陶谦这么一说,淮南岂不跑到东海里去了?
  关羽往河北寻兄,往北走居然走到了汝南!袁绍还说汝南距冀州城不过二百里。事实上汝南是在河南南部,距冀州城有好几个二百里,比距离许昌还要远,还要再往南。
  

这些常识性的东西也能错,把观众都当白痴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28 23: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白衣天子 于 2010-5-23 22:18 发表

本意是想弱化一下诸葛亮的神人形象,再拔高一下乔美女的蕙质兰心以增加看点,想法是没错,错在切入点不当,显得过分牵强,反而破坏了效果。
坦白说,乔美女生生插入赤壁大战这一段,怎么看怎么别扭。

这个小乔不该出现的时候乱出现,该出现的时候不出现,后来周瑜死的时候小乔死哪儿去了,连面都不露一下,也太不合情理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28 23: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yangmeimei 于 2010-5-28 00:56 发表
这个强,笑死我了

作者:荞麦饭 回复日期:2010-05-25 18:36:50 

高希希版出师表是这样滴

    
    主公家父对我本官是恩爱有加,可是却早早的离我而去,我心乱如麻,我神魂颠倒 ...

“新三国”式的《出师表》,精彩啊!
读之如观“新三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5-28 23: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操平定北方,曹丕说割据东吴的是孙权,俺觉的合理,无论史实还是演义,这个时候东吴的领导人都确实是孙权。
诸葛孔明出山之后才发出,原来孙策居然还健在,然后迅速挂掉。
孙权接位之后没过几个月就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不过一年,孙权说我已当了十年吴侯。


连环计成了于禁或毛玠献的,对此没意见,应该更符合史实。可后来庞统又出来大嚷,说连环计的版权归他庞士元所有。


亮点还是有的。战长沙关云长和黄汉升的打斗比老版精彩。
庞统的形象也更符合原著,这个庞统才称得上奇丑。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7 01: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61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